梅雨季節,陰雨連綿,溪河氾濫,塘塥溢洪。水中游魚,豈願久困於方塘淺灘之域;欲化龍而去,唯機遇難逢。此種東風,何妨一借。若方向得當,時運上乘,便可順風順水,暢遊江湖,闖入更大更自由的廣闊空間。
靠河吃河,更是近水知魚性。佔天時地利之宜,使網捕之,可換錢財,可為美食。科技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漁具,給水產資源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與生態平衡,以致老式漁具束之高閣,淡出人們的視野。今偶拾一二,屬文一篇,水平有限,唯能聊作記憶耳。漁網不知始於何時何人,妄猜人類祖先可能以蜘蛛為師,唯其滿腹經綸,擅此絕活耳!
魚罩,魚籠,皆篾器也。
罩與雞罩略同,毛竹編制,經緯(圍)篾較厚,從而結實。編成之後,能容一人站其上而無恙矣。罩底的經篾絞口後尚餘三寸,形如齒狀,似獠牙,亦稱獠罩。以便嵌於塘泥,對於塘泥不平的地方,能起到防魚逃遁的作用。罩高以成人用手自罩口伸入,摸罩底一週有餘為宜,應急時亦有人使雞罩為之。一般用於魚遊淺灘產卵及乾塘之時,見魚速罩,若罩住大魚,則罩身衝擊有感,漁人即喜形於色,怦然心動。根據衝擊力可判斷魚之斤兩,則用合適的方法擒之到手。魚籠約長一米,身圍一米,呈桶狀。口部捲回編向籠子內部,呈圓形漏斗狀,至拳頭大時就不再編了,但經篾仍留至全合攏時,根根剪作劍尖狀,即籠子須部位,魚進去後就出不來了。後身有蓋連接,便於取魚之用。編織時從籠子須編起,至一定尺寸時翻(反)過來編籠身的。一般用於汛期,安放於塘口、溝渠、田缺,堵出水之魚。
蝦探,前口平角,後端半圓形,有長柄。用四方形膠絲窗紗(蝦探布),取兩角對摺,將對摺處縫好,即形成一個兜狀,未對摺的兩角縫於蝦探前口,其餘的縫在半圓之上。多用於池塘河塥有藻類的地方,可探得蝦子和小彎子(方言),乾塘之時也可撈得浮頭之魚。
蝦探
夾網,用麻線手工織制而成,根據網花大小有猛網稀網之分,猛網線細,網花一指,捕小魚用,稀網線粗結實,網花大,兩指到三指不等,易脱水,捕大魚用,小魚漏之。先起一定數量的頭,然後邊織邊加網花,叫放鬆,放到三分之一時就不再增加。中間部分網花多些,後三分之一時,就適當的將兩個網花縮成一個網花,叫收松,這樣中間就形成弧形的兜子,結束時的網花比開頭的要多,那是前綱。將網四周穿上細繩做綱,綱亦用網線製成,結實耐用。砍兩根筢子竿粗的竹子做網棍,兩米左右。將網兩邊的前綱繫於棍子的前端,後綱繫於網棍自前向後約七八十公分處即可。前綱上依次鑲上錫腳子,以便網口下沉。使用時兩手持兩竿,竿後部夾在一個腋窩下,捕魚時兩手張開。在汛期時的溝渠及塘稍,有水流動,間有落差的地方,魚難躍上,即可持網堵之。乾塘時的淺水,也是理想的捕魚器具。撈兜子,與夾網相似而偏小,用蝦探布縫製而成,雖省工而作用也相對小些,可捕些小魚蝦及泥鰍,走運時半斤八兩以上的也能抓着。
夾網
夾夾網,俗稱泥鰍網,手工織成,近似於系在兩樹之間,炎天用來休閒睡覺的網差不多。網花密,一指左右,長度約八尺,兩端用網綱繫於兩根長三米的竹竿上,網上綱安有浮標,下綱鑲錫腳子。網下塘時,人側身向塘,兩竿根部撐在腹上,兩手握竿,兩竿上部逐漸張開,將網悠向塘中。網入水時,兩竿要全部張開,網有多長就張多寬。然後將兩竿根部放在肩上,手握兩竿水中抖動並向中間靠攏,意在將兩竿中間的小魚趕入網內。再將竿根部撐在腹部,屁股往後墜,兩手端着兩竿用力往上舉。網竿豎直時用一手扶住,另一手將網裏小魚泥鰍抖至網中間,然後從腰後的魚籮裏,拿出一葫蘆瓢,將魚舀起,放入籮中。此網以捕菜花魚為主,其它的時候很少能派上用場。
夾夾網
岑(第三聲)網,樅陽人稱趕網,極像前幾年安在牀上的活動蚊帳。兩根竹竿育成弓形,呈菱形交叉狀伸向網的四角。網有底,前口一方鑲有錫腳子,其他三方圍有網幫。在池塘邊上,水深膝蓋以上,大胯深的水位處。將網僅手一伸,放在水稍深的地方,另一手持一三角形趕棍,從岸邊趕至網口。然後將網拎起,網口這邊偏高於另一邊,好讓小魚兜在網裏邊。河中捕魚,則要人多合作,形成圍追堵截之勢,眼疾手快,網起網落,全憑反應。捕的小魚相對大點。
撒網,在漁具中算先進的了,也有稀猛網之分。猛網,底部一指的網花。稀網,有兩指、三指、四指的,稀網易織,猛網難編,織時常有“屁股坐巴之,眼睛看花之”之怨。邊織邊放鬆,有規定位置,織好後還要漿網,方法有:用清油,或用桐油熬成清油,或用殺豬時廢棄的殘血,或用山中野柿,於農歷六七月時,野柿多汁,此時摘回磕開,放入瓦罐中,加上清水,幾日之後,清水便成了近似於現在的水膠,呈粘液狀,即可漿網,亦可保存一至兩年。漿網是使其結實,漿後的網硬增增(方言),便於撒開。用一段時間之後,就不再硬增增的,太瓤(方言)了容易裹在一起,撒不開,就得再漿一次。一副網有四到五斤的錫腳子,模具是一個U型鐵槽和一根鐵條即可,鐵匠打的,鐵條上綁着幾個摺疊過的布條,厚度以正好嵌入U型鐵槽為宜,錫腳子的長短將布條移動就行。用一破鍋用炭將錫化開,以鐵勺將錫水灌入兩布條中間的鐵槽內。然後取出鐵條,將卡在鐵條上的錫腳子敲下,再將鐵條鑲入槽內再倒,倒幾下之後便將鐵槽與鐵條放入冷水中降温。倒好的錫腳子冷卻後還要修理,將有稜角的地方剪掉銼光。裝網,網底部一週穿上網綱,然後排花鑲錫腳,鑲完後將網綱的每個或隔一個腳子之間,用膠絲線吊回上面的網花,成回頭狀,叫網兜子,網內的魚都會鑽進這一週的兜子裏無法逃脱。撒網捕魚四季皆可,有經驗者可根據地形魚類,撒成長形,橢圓形,大魚在網內有明顯撞動的感覺,若魚太大,進不了網兜子,就找同伴將網撒在相同的位置上,防止單網被魚撞破逃走。然後潛入水中,連網將魚抱起。飛鰱最明顯,直竄網頂,復入網兜。
撒網
還有筢網,冬天温度下降,魚兒躲着不愛動,又是農閒季節。用長繩牽着從塘這邊拉向塘那邊,可以拉到些魚蝦,也有時能拉到大魚。
絲網,網細如絲,是用來攔截魚的。最厲害的就是漁盆了,漁夫扛一扁擔,一頭挑漁盆,一頭挑着圓形淺幫花眼籮筐,裏面放着漁具。下塘後,漁夫悠閒地坐在小板凳上,,根據塘口的形狀及魚羣動向,邊劃邊下網。網下完後,就一改作風,躬身站立盆中,兩手用力划水,還不時地在盆裏抖動渾身,要麼就用手上的棒槌將盆幫敲得嘭嘭作響。塘裏馬上大浪湧動,前槽陡岸,被浪撞擊有聲;後稍淺灘,如同潮水一般,湧上去一兩米遠,又退了回來。可想而知,正在覓食或遊玩的魚兒,受此驚嚇,豈不四處躲藏,慌不擇路,一頭撞在網上,被牢牢裹住,成了餐桌上的美味。
撒網
漁夫,常年行走於河道池塘之處。鞋掛腰間,足下赤腳;踏泥涉水,濺濕衣衫。為了生計,大多落下了風濕的毛病。雖然現在養殖水產豐富了市場,但不及以前的味道與營養。
前年底,往金神聯圩做了幾天工,聽當地小工閒談,説今年圩區不準餵食養殖,撤除網箱及攔河迷魂陣,又禁止了電瓶捕魚,説不定梅天就可以用撒網捕魚了。吾聽後甚喜,但願如此,老式漁具不足以破壞生態平衡,民諺雲:魚撒千千網,網網都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