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抗戰時期,新四軍、八路軍有軍銜嗎?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經典

1937年7月,七七事變爆發,在外部的強大壓力下,國共兩黨終於再次走向合作。8月22日,國民政府宣佈將陝甘寧地區的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這就是八路軍的來源。10月,又將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統一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這是新四軍的來源。經此兩次改編,全國軍隊暫時實現了表面上的統一。

但是,國共的矛盾還是存在的,只是因為抗日的暫時目標選擇了合作。在這一前提下,或者因為雙方首腦的心態關係,或者因為雙方士兵的情感傾向,終究是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的。比如,國民政府並沒有為正式八路軍、新四軍的軍官們授予軍銜。


在説到這一問題前,容我先簡單介紹一下國軍的軍銜制度。

自1935年國民革命軍開始實行新軍銜制之後,國軍的軍銜就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式軍銜,一種是職務軍銜。

所謂正式軍銜,是指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銓敍廳根據軍官的職務、資歷、戰功等諸多因素綜合考量過後,由銓敍廳授予適當的軍銜。國軍從少尉至特級上將之間所有軍官的軍銜,都要由銓敍廳正式敍任,配套的還有國民政府要頒發任官狀。除開褫奪和晉升外,軍銜為終身制,不根據職務變動而變動。對軍銜的形容一般是陸軍中將、海軍少將之類。這種正式軍銜很好理解,比較符合大家心目中對軍銜的印象。

同時,在國軍內部,還有另外一套軍銜制度,被稱為職務軍銜。如果熟悉中國古代宋朝官制的話,可以將之理解為差遣。簡單來説,這種軍銜是一種臨時性的軍銜,他是根據軍官任職來的,任什麼職就授什麼銜。我們在看書的時候一般會看到上校團長、少將旅長、中將師長之類的稱呼,指的就是這種職務軍銜。職務軍銜一般是由軍事委員會的委員長(也就是蔣介石)授予。


抗戰時期,八路軍、新四軍雖然也歸屬到國軍編制,但是是沒有軍銜的。老蔣給朱老總、彭老總授予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副司令等職務的時候,並沒有授予軍銜。

那麼,抗戰時期八路軍、新四軍的戰士們有沒有軍銜呢?

根據現有資料來看,有肯定是有的。雖然我不確定是不是所有部隊都有,但八路軍、新四軍下面的師旅團這種相對比較正規的部隊應該是都有的,那些地方上的游擊隊什麼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其實八路軍新四軍的戰士們對軍銜是不太感冒的,甚至有點討厭。

這個很好理解,八路軍內部一直強調官兵平等,等級森嚴的軍銜制度顯然把幹部和戰士們人為的拉開了距離,不討戰士們的喜歡是正常的。就算建國後在55年為全軍戰士們頒發軍銜,也因為這種心理,在65年又把軍銜給取消了。


另外,畢竟此前和國軍進行了十年內戰,廣大戰士們對國軍的感情一時還扭轉不過來,他們認為軍銜制度是國軍腐朽的表現。

但是,這個軍銜制度又是必須要有的。

簡單來説,這是在爭取大義的名分。國民政府為什麼不給我黨控制的軍隊授予軍銜,其實不就是故意噁心人嗎?大家都是國民革命軍序列,別的軍隊都有軍銜,就你沒有,看着就覺得怪怪的。

既然國民政府不給,我黨只能根據部隊整編後的情況自己授予了,大概就是少尉排長、中尉副連長、上尉連長副營長、少校營長、中校副團長、上校團長、少將旅長、中將師長軍長、上將總司令這樣。

之所以要設置軍銜,一來是為了表明八路軍新四軍和其餘軍隊一樣,都是國家正規軍,是合法的武裝力量。二來也是為了讓某些嘴比較髒的人閉嘴,我們知道,在抗戰以前,國民政府把我紅軍污衊為匪的,大家都聽過五次反圍剿,對我們來説是反圍剿,對他們來説,那就是剿匪。讓八路軍新四軍和國軍部隊一樣正規化,就是對國民政府過去污衊的有力回擊。


有讀者可能要説了,他們污衊就由他們污衊唄,在乎這麼多做什麼。理是這麼個理,但當時主要目的不是抗日嗎,能減少點摩擦就減少點摩擦。

另外,之所以要在內部設立軍銜,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外交對等。八年抗戰,雙方之間難免有交流有接觸,不管是招待還是會談,總應該由級別差不多的人進行才比較合適。

所以,軍銜制度對我軍來説,主要是給外人看的,必須要有但在內部又不怎麼重要的情況。根據袁任遠將軍的回憶,當時戰士們為了照顧統一戰線,不得不佩戴象徵軍銜的帽徽胸章等東西,但是部隊一開到前線,馬上就摘掉了,屬實是不適應。

在這種情況下,我軍內部的軍銜是個什麼情況,就不太重要了,所以我們在抗戰電視劇中很少看到給八路軍新四軍的軍官們設置軍銜的情況。

最後,綜合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抗戰時期,八路軍新四軍是有軍銜的,和其餘部隊不同,他們的軍銜是由我黨內部授予,主要是為了統戰需要,給外人看的。至於我黨軍隊內部,則不怎麼重視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