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5月23日,中南海懷仁堂,紅旗招展,軍樂雄壯。
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正在親切接見志願軍歸國代表團成員。
接見活動有一個環節,由一名志願軍歸國代表團成員向毛主席獻花。
獻花儀式開始了,一位頭戴軍帽,身穿軍服,梳着長辮子的女志願軍戰士,手捧一束鮮花,走到毛主席面前,向毛主席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隨後將鮮花獻給毛主席。
毛主席接過鮮花,伸出手來和對方緊緊握手, 沒想到這名女戰士突然做出一個大膽舉動,一下子撲向毛主席懷中,雙臂緊緊抱住毛主席,禁不住熱淚縱橫……
這一切來得如此突然,都不在安排之中,所有人都愣住了,在場的攝影記者呂厚民敏鋭地抓住這個難得的瞬間,摁下了相機快門。 咔嚓!一個珍貴的歷史瞬間就這樣定格了。
熟悉毛主席的朋友一定知道這張經典照片,但你知道這位深情擁抱毛主席的女戰士是誰嗎?她在抗美援朝過程中有着什麼樣的感人經歷?在受到毛主席接見、“突然”擁抱毛主席後,這位女戰士後來發展如何?她又有什麼樣的人生結局? 本篇文章帶你一起挖掘這張經典照片背後的故事,回顧一等女功臣的傳奇一生,體會一代偉人毛主席與志願軍戰士親密無間的深厚感情。
參軍入伍,文藝宣傳,鼓舞士氣
1932年冬,天寒地凍,北風勁吹。
河北省高陽縣於提村一個姓解的貧苦農民迎來了一個女兒,取名秀梅。
解秀梅出生在舊中國,她的童年是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下度過的,從小目睹日本侵略者無惡不作的行徑,耳聞八路軍英勇抗日的事蹟,讓解秀梅形成了堅強獨立、嫉惡如仇的性格。很小就懂事的解秀梅立下了一個宏大的志向,長大之後加入八路軍,打跑日本鬼子。
1950年2月,18歲的解秀梅光榮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文工團一名女戰士。
如果僅僅是作為文工團女戰士,解秀梅的一生絕不會有太大波瀾,更不會有機會成為一等功臣,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但朝鮮戰爭的爆發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正式入朝作戰,偉大的抗美援朝開始了,解秀梅所在的部隊在其中。
一路之上是連續18天的艱苦行軍,很多人擔心這個不到20歲的小姑娘,能不能堅持下來,但解秀梅用自己的表現征服了所有戰友,作為文工女戰士的她揹着和戰士們一樣的負重,
一路跋山涉水,從不叫苦叫累,非但沒有拖後腿、掉隊,還幫助瘦弱的戰友分擔行禮。
作為文工隊員,解秀梅時刻不忘自己的職責。不論是行軍路上,還是戰鬥間隙,解秀梅都充滿激情和活力,她和隊員們一起表演唱歌、跳舞、快板等文藝節目,為大家鼓勁加油。
解秀梅身材不高,肩膀稚嫩,卻擁有一顆愛國、堅韌、倔強、不怕犧牲、永不服輸的心,這是一名戰士最優秀的品格,也奠定了解秀梅屢立戰功的基礎。
解秀梅從來不害怕危險,她經常冒着槍林彈雨,深入戰鬥一線,把志願軍戰士們不畏強敵、英勇作戰的先進事蹟編成故事、快板和唱詞,深入到每一個連隊表演、歌唱,宣傳這些英雄事蹟,傳遞不怕犧牲、積極樂觀的強大正能量,極大鼓舞了大家的鬥志。
有一次,解秀梅正要準備演出,敵機突然來襲,大家趕緊躲到防空洞裏,但像手鼓、快板等樂器沒來得及收拾,都被敵機炸飛炸壞,解秀梅好不氣餒,她靈機一動,拿起戰士們的碗筷、飯缸、臉盆等當作樂器,繼續投入表演,積極樂觀的表現讓戰士們肅然起敬。
轉行救護,不怕犧牲,救死扶傷
除了發揮文藝女兵的本職作用外,解秀梅還不辭勞苦為戰士們服務。
每到一處宿營地,解秀梅都會第一時間燒水做飯、縫洗衣物、上山砍柴,忙個不停。朝鮮戰爭上糧食供應極其困難,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每當這時,解秀梅都一馬當先,帶着文工團的姐妹到處挖野菜。解秀梅知道精神食糧固然重要,但必須先填飽肚子,戰士們才有力氣打仗。
總結起來,戰場上男同志能幹的,解秀梅都能幹;男同志幹不了的,解秀梅也能幹。如果不是不允許女兵上前線打仗,以解秀梅的性格,早就扛起鋼槍,奮勇殺敵打鬼子了。
不久之後,隨着戰場傷病員的不斷增加,部隊醫護力量嚴重不足,上級從文工隊中抽調了一些女戰士參與醫護工作,解秀梅被調到志願軍第68軍202師政治部文工隊,分配到戰地手術所,經過簡單培訓後,她開始參與傷病員的救治與護理工作。
對於解秀梅而言,不論是文工,還是醫護,都是戰鬥,容不得一絲馬虎。在危險四伏的前線手術所裏,解秀梅繼續發揚不怕犧牲的精神,渾然忘我地投入到救護工作中去。
抗美援朝的頭兩年,我軍武器裝備、後勤保障等方面條件都很差,導致志願軍戰士的犧牲很大,特別是凍傷的傷病員特別多,而醫護人員很少,很難及時救治,嚴重影響了我軍戰鬥力。
為了儘快救護前線退下來的傷員,解秀梅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救護工作上,對每一名由自己負責的傷病員,她都盡最大努力精心照料、護理,經常幾天幾夜顧不上閤眼,希望讓戰士們儘快傷愈,能重新扛起槍炮上戰場、打敵人。
朝鮮冬天極其寒冷,由於後勤補給不力,很多志願軍戰士沒有棉衣,手腳都被凍傷。每當看到有戰士的手腳凍傷,解秀梅就抓緊燒熱水幫助暖手暖腳。有的傷員凍瘡嚴重,不能直接用熱水洗腳,解秀梅乾脆用雙手握住傷員的腳,甚至把傷員的腳放在自己袖筒裏。
有一次,一位戰士的雙腳在戰鬥中嚴重凍傷,鮮血、冰雪和腳、鞋襪都凍在一起,根本沒法脱下鞋襪,解秀梅見後十分心疼,如果錯過及時治療,這名戰士的腳很可能被凍死,不得不截肢變成殘疾。心急如焚的解秀梅見狀,毅然解開自己的棉襖,把傷員的腳放到自己懷裏取暖。
“情到最真已無言”,解秀梅的善舉令所有在場的傷病員、戰士們都無比感動。一位年輕的志願軍戰士感動地流下了熱淚,説:“是你保住了我的雙腳,傷愈後,我還要回到前方英勇殺敵!”
奮不顧身,勇救傷員,立一等功
1951年11月30日下午,解秀梅正在為傷病員洗晾衣服。
忽然,空中傳來一陣嗡嗡的聲音,幾架敵機迅速出現在前線手術所和病房附近的天空。
不好!解秀梅暗叫一聲,急忙組織傷病員進行轉移。就在轉移過程中,敵機發現了我軍人員蹤跡,飛過來投下炸彈,還不斷地低空俯衝,使用機槍掃射,形勢十分危急。
等傷病員都被轉移到防空洞後,解秀梅忽然發現,還有一名重傷員——605團排長李永華被困在病房裏沒有出來。解秀梅確認之後,毫不猶豫地衝進了正在熊熊燃燒的病房,渾然不顧滾滾濃煙和肆虐的火舌,找到李永華後,使勁把李永華背了起來。
"轟!嘭!"敵機扔下兩顆汽油彈,病房瞬間被沖天大火吞沒。
李永華心想這樣根本衝不出去,便 催促説:“快放下我,你自己走!”
解秀梅堅決回答:“不行!要走一起走!我的任務就是保護你。”
解秀梅咬緊牙關,揹着李永華,毅然向火海中衝了過去。
等兩人衝出火海時,李永華的衣服着火了,解秀梅把李永華放下來,使勁撲滅了李永華身上的火,背起李永華接着跑。這時,敵機發現了他們,很快飛過來進行俯衝射擊。
噠噠噠……機槍瘋狂吐着火舌,一串串子彈在兩人背後響起。
形勢萬分危急,解秀梅用盡全身力氣向前狂奔,眼看就要衝進防空洞, 突然,敵機扔下一顆炸彈,眼看就要落在李永華身邊爆炸!
千鈞一髮之際,解秀梅將李永華扔在地上,一個轉身,迅速把李永華壓在身下。
轟!炸彈爆炸了,一股強大的氣浪濺起無數的碎石和塵土,把解秀梅和李永華一下埋了起來。
敵機走了,解秀梅把身上的碎石和塵土扒開,顧不上察看自己身體狀況, 奮勇爬起來,又背起李永華使盡全力向前跑,終於把李永華揹回了防空洞,擺脱了危險。
解秀梅把李永華放下,問他怎麼樣,李永華回答説:“我很好,沒受傷。”
解秀梅聞言,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隨後一下子癱到了地上。
這個時候,戰友們才發現 解秀梅的胳膊和手部多處受傷,流滿了鮮血,棉衣棉褲都被飛濺的碎石打爛了,她自己竟然毫無察覺,而李永華卻在解秀梅身體的掩護下安然無恙……
解秀梅捨生忘死,勇救重傷員的英雄事蹟,很快傳遍整個朝鮮戰場,全體志願軍戰士都被解秀梅這種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感動,更加奮勇殺敵,解秀梅因此榮立一等功,被授予“一等功臣”英雄稱號——這是抗美援朝全部一等功臣中唯一的一名女戰士。
與此同時,經過戰火的洗禮與考驗,解秀梅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主席接見,情難自已,深情擁抱
1952年1月18日,解秀梅作為志願軍歸國代表團成員,回國參加彙報。
5月23日,在中南海懷仁堂,代表團受到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領導的親切接見。作為唯一的一等女功臣,解秀梅被上級領導安排了一項光榮幸福的任務——向毛主席獻花。
聽到這個消息,解秀梅激動了,她拿着鮮花反覆演練,腦海中不停想着如何向毛主席敬禮,如何把鮮花獻給毛主席,跟毛主席説些什麼,是先敬禮還是先獻花……
很快,獻花儀式正式開始。
在雄壯的軍樂聲中,解秀梅手捧鮮花,眼含熱淚,走到了毛主席身前,她極力抑制自己的激動情緒,向毛主席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然後把鮮花獻給了毛主席。
“毛主席,我們志願軍全體將士向您問好,祝您健康長壽!”解秀梅激動地説。
毛主席高興地回答:“謝謝!祝你們勝利!”
毛主席伸出大手,緊緊握住瞭解秀梅的手。
聽着毛主席親切的話語,看着毛主席偉岸的身軀,感受毛主席大手傳來的温度,解秀梅突然感到一種眩暈的幸福感。那一瞬間,她覺得自己在戰爭中付出的一切都十分值得……
不知哪裏來了一股勇氣,解秀梅突然張開雙臂,一下子撲到毛主席懷裏,緊緊抱住了毛主席!
這個場景不在安排之中,出乎了所有人的意外,就連毛主席都一下子懵了,愣愣地怔在那裏,任由解秀梅抱着,不知作何反應,無論表情還是動作都顯得有些驚愕和尷尬。
此時此刻,一股巨大的暖流流遍解秀梅的全身,她忍不住痛哭失聲,淚流滿面……
這一切來得如此突然,也如此珍貴,在場的攝影師呂厚民追隨毛主席多年,抓拍過無數經典照片,他敏鋭地抓住了這個珍貴的歷史瞬間,迅速摁下相機快門。
咔嚓!一張經典的照片就這樣誕生了。
片刻之後,解秀梅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趕緊鬆開毛主席,擦了擦臉上的眼淚,然後從兜裏掏出一個小本子、一支筆,對毛主席説: “毛主席,請您為我提個詞吧!”
毛主席點了點頭,接過筆,在小本子上鄭重寫道:
“志願軍為中國人民爭了光,人民感激你們!”
呂厚民再次摁下快門,又記錄下一個珍貴的瞬間。
對這張照片,很多人印象深刻,讓人印象深刻的不只是解秀梅的舉動,還有照片中毛澤東的表情。
在解秀梅的熱情擁抱下,毛澤東的表情顯得很凝重很嚴肅,甚至眼睛都是閉着沒有張開,一點也不像他平時與年輕戰士們接觸的樣子——眾所周知,毛澤東為人親切,即便和最普通的羣眾在一起,也是十分和藹,充滿笑容,何況是在抗美援朝榮立一等功的女戰士。
很多人對這張照片中毛主席的反映進行了解讀。
有的人認為毛澤東這是因為毛主席見到一羣從朝鮮戰場歸來的年輕戰士,看到他們青春活潑的樣子,心裏想起了在朝鮮戰場上犧牲的兒子毛岸英,喪子之痛油然而生,根本高興不起來,所以當解秀梅擁抱他時,他動情地閉上了眼睛,眼前泛起的是毛岸英的模樣。
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的觀點。
當然,也有人對這幅照片給了不同的解釋。2011年6月9日,《光明日報》一篇文章認為,擁抱在當時是西方禮賓的方式,我國官方更習慣於握手,只有在與極少數外賓會見時,毛澤東才會採取擁抱姿勢,他完全沒有料到解秀梅的舉動,可能被嚇到了,所以低着頭,顯得有些矜持。
作者認為對這幅照片的解讀,無論哪一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
作為領袖,毛主席在公眾場合有着矜持、莊重的一面,如果對一名女戰士還以熱烈擁抱,還要開口大笑,不符合中國傳統風俗習慣,顯得有些舉止輕佻;作為偉人,毛主席有着平民百姓一般的心態,如果冷冰冰拒絕對方擁抱,顯得與戰士們有距離感,一點也不近乎人情;作為父親,剛剛痛失愛子,眼見朝鮮戰場歸來的青年,心頭沉重,表情凝重,也同樣合乎人情。
綜上所述,毛主席在那一瞬間的反映是真實的、生動的、正常的,也是合乎常理的。
這次接見後,解秀梅在國內呆了 4個多月,她跟隨代表團在全國各地做巡迴報告。據統計,短短4個月時間裏,解秀梅一共在全國1054個縣、市,為510萬人作了數千次報告。全國人民都被志願軍的英勇事蹟深深震撼,也被解秀梅這個一等女功臣的表現深深感動,全國各地羣眾紛紛給她寄來慰問信,向她表示慰問、敬佩和學習。
凱旋歸來,榮譽加身,火遍全國
儘管已經成為全國矚目的英雄模範,但解秀梅並沒有頭腦發熱,她始終牢記毛主席的教誨,深知抗美援朝還沒有勝利,她的心思始終在抗美援朝的一線上。
1952年5月25日,解秀梅鬥志昂揚,重返朝鮮戰場。
10月25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金日成隆重主持召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兩週年紀念大會,解秀梅作為志願軍的優秀代表,又被選中承擔一個光榮任務—— 向金日成舉杯敬酒。金日成親自宣佈,授予解秀梅朝鮮最高榮譽勳章—— 國旗勳章。
作為一名從事文工和救護工作的普通女戰士,解秀梅在抗美援朝過程中同時受到中朝兩國最高領袖接見,獲得中朝兩國的最高榮譽勳章,這是何等榮耀,也是對她最大的肯定!
1953年1月7日,新年到來之際,解秀梅夜不能寐,心潮澎湃,她提筆向毛主席寫去一封賀年信,深情回顧了1952年接受毛主席會見的難忘經歷,還向毛主席彙報了接受金日成接見的情況。信中,解秀梅向毛主席解釋了自己當初突然熱情擁抱毛主席的原因:
您熱情有力地和我握手,使我全身充滿着温暖。 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下子就撲到了您的懷抱裏,激動得説不出話來。當時我用灑濕了您胸襟的熱淚,表達了我和志願軍同志們對您説不出來的熱愛。從那以後,您那偉大的形象愈加有力地活顯在我的心坎裏了。
最後,解秀梅向毛主席表明了進一步努力戰鬥的堅定決心:
回到前線後,我們把您對我們代表團講的話,詳盡地傳達給戰友們。同志們無數次地為您的健康而歡呼鼓掌。大家並一致堅決表示: 牢牢記住毛主席的話,為保衞我們偉大的祖國、捍衞世界和平而戰鬥到底!
1953年7月,交戰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抗美援朝勝利結束。
1954年,解秀梅隨同廣大志願軍將士凱旋迴國。
英雄凱旋,百姓歡呼。在無數志願軍戰士的英勇事蹟中,作為女性的解秀梅格外引人注目,《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國內各大報刊不遺餘力地宣傳報道解秀梅的感人事蹟,她的事蹟被繪成連環畫、編成歌劇、改編成小説,甚至拍攝成電影,可謂婦孺皆知。
著名作家巴金創作的小説 《團圓》就是基於解秀梅和其他英雄模範的事蹟,而這部小説在1964年被長春電影製片改編成 《英雄兒女》,更是打動打動了千千萬萬的觀眾,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成為我國最著名的紅色主旋律經典影片之一。
電影《英雄兒女》中的王芳是英雄王成的妹妹,解秀梅就是這一角色的原型。電影中,王芳在前線慰問時突遭敵機轟炸,危急時刻,她用自己的身體掩護戰友,自己卻受了重傷。 這一事蹟與解秀梅勇救李永華的事蹟如出一轍,也深深留在無數人的記憶中。
牢記教誨,低調做人,因病去世
凱旋迴國後,解秀梅繼續在部隊文工團擔任幹部,為我軍培養文藝人才。
1956年11月,我國進行第四次大裁軍 。為減輕國家負擔,解秀梅主動提出從部隊轉業,她沒有回到自己老家,而是跟隨丈夫來到江蘇徐州,擔任徐州市鼓樓區團委書記。
1970年,解秀梅跟隨丈夫來到山東,任山東省臨沂市國棉八廠任副廠長、副書記。
1976年,解秀梅隨丈夫調到河北石家莊,任興華印刷廠黨委副書記、副廠長。
在地方工作期間,很多人都知道解秀梅是抗美援朝一等功臣。有的人便鼓動她向組織提條件,給自己安排更好的工作,但解秀梅都拒絕了。 她從未利用自己的功臣身份向組織開過一次口,既沒有為自己索要過什麼待遇,更沒有為家人和其他親戚謀取過任何利益。
與之相反的是,解秀梅一生廉潔自律,她的退休工資不高,僅能維持正常支出。
1994年,63歲的解秀梅因腦梗塞住院,由於病情嚴重,不得不先後3次入院治療,不僅花光了家中全部積蓄,還欠下數萬元的債務。因為無力支付醫藥費,石家莊人民醫院一度下達了停藥通知單。 即便如此,解秀梅也沒有讓家人向政府開口要求特殊照顧。
為了挽救母親的生命,解秀梅的兒子萬般無奈之下,不得不向媒體求助。1994年12月10日,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製作並播出關於解秀梅的節目後,立刻引發全國轟動,各地人民紛紛慷慨解囊,紛紛為解秀梅捐款,請求醫院千方百計給予解秀梅最好的治療。
遺憾的是,由於病情過於嚴重,醫院沒能挽救解秀梅的生命。 1996年1月30日,為革命奮鬥一生的一等功臣英雄解秀梅在石家莊因病逝世,享年65歲,被安葬在雙鳳山革命公墓。
“牢牢記住毛主席的話,為保衞我們偉大的祖國、捍衞世界和平而戰鬥到底!”
這是解秀梅1953年寫給毛主席的信裏的話。她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她前半生捨身報 祖國,後半生居功不自傲。解秀梅的一生,無愧於“人民功臣”稱號,無愧於毛主席對她的勉勵。這就是一代領袖毛主席的偉大魅力,他徹底改變了解秀梅的一生。
謹以此文獻給偉大領袖毛主席和人民功臣解秀梅。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沒有他們的付出和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