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華錫
“我國今後幾年至少需要460萬名家庭教育指導師”“年收入可達10萬—50萬元”“沒有學歷門檻”“可推薦工作”……
今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標誌着家庭教育從傳統“家事”上升為“國事”,父母迎來“依法帶娃”時代。而隨着家庭教育指導需求的不斷升温,出現了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師市場亂象,不少培訓廣告虛假宣傳、誇大宣傳,還有的進行非專業家教輔導,甚至違背“雙減”政策,出現變相補課行為。對此,有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加強對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機構資質認定,建立白名單和黑名單制度,同時發揮政府、社會的主導作用,規範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市場。
家庭教育指導師竟有“速成班”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協科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胡衞注意到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的宣傳廣告,“不瞭解不知道,一瞭解嚇一跳,現在各類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證書可以説是滿天飛了”。胡衞瞭解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僅號稱“權威部門認證”或各類行業協會、學會頒發的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書就不下十幾種,而各類培訓機構自行頒發的培訓證書更是不計其數。一些培訓機構還推出所謂“速成班”或“純線上班”,幾乎交錢即可拿證。“總之,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市場可謂魚龍混雜、泥沙俱下。”
胡衞發現,一些培訓機構過度營銷造成新的社會焦慮。部分培訓機構利用各類自媒體進行“飢餓營銷”乃至虛假宣傳,誤導家長。有
的機構將家庭教育指導師渲染為缺口巨大的“高薪金飯碗”,推銷各類“高價班”攫取暴利;有的機構則刻意歪曲立法本意,宣稱家長鬚“持證上崗”,向家長兜售各類家庭教育指導培訓。
“還有的家庭教育指導異化成了學科‘私教’護身符。”胡衞認為,隨着國家“雙減”政策的落實和推進,在學科類培訓機構大大壓減的同時,一些“住家教師”或 “私人教師”為迎合部分家長的所謂“剛需”,改頭換面轉入地下,以“家庭教育指導”之名,繼續行學科補習之實。
我國家庭教育專家隊伍資源非常有限
胡衞認為,這種直接面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指導”乃至變相補課的行為,既不符合家庭教育促進法對家庭教育指導的定義,也違反了“雙減”政策的相關規定,對“雙減”實施成效產生了對沖。
“家庭教育指導培訓市場問題初露端倪,如不盡早加以規範,將背離家庭教育的立法初衷,成為新的逐利產業。”胡衞説。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同時作為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一直在關注家庭教育。
他認為,家庭教育促進法頒佈施行後,一定程度上帶火了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由於該法規定對於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可以採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產品的形式,這對教師、父母的培訓產生了很大的市場需求。如果不加以及時規範會出現培訓市場魚龍混雜的現象”。
朱永新分析説, 在中國高校開設家庭教育研究生課程和本科生課程的高校較少,中國的家庭教育專家隊伍資源非常有限,在教學一線中成長起來的真正優秀的家庭教育專家資源尤為稀缺。
他直言,“雖然我是中國教育學會的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但是包括我自己在內,從嚴格意義上來説,還不算是專門研究家庭教育的專家。”
委員建議做大做強家庭教育指導“正規軍、主力軍”
面對“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市場,朱永新建議,要制定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規範,對培訓機構的資質、教學質量、課程內容、專家背景,進行嚴格地審查和認定,建立培訓機構白名單和黑名單制度。
“通過嚴格規範,讓做得好的專業培訓機構能夠用心去做,及時叫停讓那些‘蹭’市場的機構,是非常必要和務實之舉。”朱永新説。
胡衞認為,要發揮政府、社會的主導作用,規範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市場。他建議,要強化政府主渠道作用,儘快將家庭教育指導納入公共服務。各級地方政府財政、發改及教育部門會同婦聯等單位,發揮家庭教育指導“正規軍”和“主力軍”的作用,切實加大人財物力投入,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公共服務範疇。“要牽頭整合各種學校和社區資源,做大做強各類‘家長學校’;同時要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和支持各類社會組織和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擴大有效供給”。
胡衞説,要秉持社會公益性原則,大力整治家庭教育指導培訓行為。結合“雙減”工作的推進,適時將家庭教育指導培訓機構的設立列為行政許可項目,明確歸口部門、加強行業管理。教育、人社、市場監管和發改等部門要建立協同機制,切實強化對家庭教育指導培訓機構的監管工作,重點打擊各類無證經營、價格欺詐、虛假宣傳和變異學科培訓等市場失序行為。
胡衞建議,民政部門要督促相關行業協會、學會加強行業自律自查,不得參與舉辦營利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同時嚴把培訓資質的“入口關”和培訓質量的“出口關”。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