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這樣一則趣事:作家賈平凹曾到四川二郎鎮採風。
一天早晨在鎮子裏溜達,遇到一位老者,二人於是攀談起來。
老者説他有兩個兒子,都在酒廠工作,還有一個女兒在北京,他最近在北京住了一個月剛回來。
賈平凹説:“北京多好啊?怎麼不在北京多住些日子?”
老者回答説:“北京好是好,就是太偏遠了!”
平湖一柱看了,覺得這老漢着實有趣。相必不少人聽了,也都有此同感,都可能會笑話這鄉村老漢的孤陋與寡聞。
但是現在,在高考志願填報這件事上,很多考生和家長卻也是和老漢一樣的“有趣”。
很多考生、家長覺得志願難選,難報,可選的院校太少。其實,不是可選院校少,而是他們將志願院校範圍鎖定在了省內、甚至是市內的院校。
詢問緣由,孩子説從小沒出過遠門,走遠了會想家。
家長説就這麼一個孩子,走遠了一學期才能回家一趟,心裏捨不得,更何況,走得遠了,氣候、水土、飲食再出現不服,那就麻煩了。
孩子的顧慮可以理解,家長的想法也不無道理。
但是,現代社會,已然是地球村,更不要説在國內了。
飛機高鐵,便利的交通工具,很多地方“早出晚歸”已然成為現實,哪裏還有什麼“遠方”呢?
生活上更是方便,不要説各高校食堂都會照顧到來自四面八方不同地域學生的口味,就是家長包了水餃快遞給孩子,他們接到時也都可能還是熱乎的!此種情況下,還有什麼不適應的呢?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是偉人毛澤東當年外出求學時給父親留下的誓言,相必很多人也都熟悉。
可是,為什麼到了高考志願填報——自己人生前行的最重要關口,我們的考生和家長同學卻就忘了呢?
現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如果想成就一番事業,就當放眼世界,開闊視野,唯有走出去,世界才會變大,才會遇到更多成功、成才的機會,人生前程才會似錦!
因此,我們的考生和家長,要提升境界,放寬心胸,在志願填報這件事上,唯有向遠看、走出去,可選擇的院校才會更多、更好、更有“挑頭”!
更何況,按照往年慣例,同檔次院校,省外的總比省內的分數低東北、西北、西南總比,沿海、內地的院校分數低,以同樣的分數,上更好的大學,何樂而不為呢?
(作者:李玉柱,本文為 平湖一柱原創作品,歡迎指導,轉載或引用請註明作者和出處,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