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言行教你做個合格的父母,做個永不退休的班主任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獲得晉升,您都得考試,成為父母則不用考試。只要有證件,就可以生。有能力生孩子、養孩子,不一定有能力教育孩子。並非所有父母都合格,這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父母更需要接受教育。
一,生兒育女—是人類延續血脈的渠道
對人類而言,相比工作來講,孩子的教育是人類重中之重而又最困難的學問。無論你的孩子是什麼樣,既然生了,你都無法反悔或是“退貨”。為了教育您的孩子,除了愛,您還需要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就像插秧一樣。垂直和水平方向必須均勻。便於後續的除草和施肥,這也會影響收成。在中國,最需要教育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第二,成長之路-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體現
成長的關鍵時期是指對人類某些行為,技能和知識的掌握,也是最容易受影響。關鍵時期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他學快又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孩子成長階段
(6個月)咀嚼。
(2.5-6歲)秩序、規範、性格、行為、習慣。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3-6歲)語言開發。
(2-8歲)想象力發展。
(6-10歲)文化敏感。許多孩子非常好奇,有很多問題,對知識的渴望。
(8-14歲)黃金閲讀。科學閲讀指導並且大量閲讀,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12-15歲)獨立。也是孩子的叛逆期,正確的引導可以端正孩子的三觀。
2,母愛和父愛的區別
母愛和父愛,孩子都需要,僅是分工不同,各階段影響程度也不同。
嬰幼兒階段:8成母愛+2成父愛;
幼兒園階段:7成母愛+3成父愛;
小學低中段:6成母愛+4成父愛;
小學高年級:5成母愛+5成父愛;
初中全階段:4成母愛+6成父愛;
母愛在孩子的嬰幼兒及少兒階段有巨大的影響力。父愛是孩子的嚮導和思想的奠基人。中小學之間的過渡是浪漫階段的結束,也是孩子成長精確階段的開始;
三,父母言行-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榜樣
1,作為父母應意識到自己的教育責任,牢記:下班之路應是回家之路。同父母一起吃飯的孩子最幸福也更優秀,學習成績也好,不良行為也比較少。吃飯和睡覺時不教育孩子,不要將交談變成對孩子的教育。孩子上初中後,更需要父母多照顧。
2,身教重於言傳,父母就像一所學校,孩子最好的“榜樣”是父母。孩子若“生病”,父母先“吃藥”。當父母改變了,孩子也改變了,孩子的不良行為主要是父母的教育不當造成的。
3,瞭解孩子,才能“對症下藥”教育孩子。發掘內在價值,叛逆期的孩子,都會自我封閉,父母必須找到交流的語言密碼,瞭解孩子這階段特徵和規律,多交流,瞭解孩子想法和行為。
4,如何對其進行監管,用不同的方式教育孩子,嘗試豐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愛是一門藝術,要表達和行動,有時無聲勝有聲。適度地愛,但不氾濫,不愛的糊塗、愛的錯位、愛得過分,溺愛不可取。做一個懂愛會愛的父母。
6,當眾教育不可取,對孩子傷害很大,要給孩子留面子,孩子也有自尊心。
7,孩子最好自己帶,反之,必要的交流要時刻不間斷的進行。
8,在孩子面前學會讚美、欣賞。不在孩子面前談論他人的“不是”,批評、挖苦只會增加孩子對人生的曲解,隨着時間流逝,是孩子吃虧,父母受苦。
人生起起伏伏,為人父母,應有擔當,一切為了孩子,歡迎一起留言探討。
聲明:本文為四寶育兒原創,關注我,帶你一起長知識,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