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許世友的勤務兵,4年後卻成了許的上級,20歲當上軍政委

《孟子》有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心骨,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們能看到,但凡有一番作為的人,都會在某些方面要比其他人辛苦。可能是愛情,可能是親情,也有可能是經濟仕途或者身體素質,但是能夠從這些考驗中走出來的人必定都會是人中佼佼者。

只不過有上天的考驗,也有上天的“嫉妒”,有道是天妒英才,也有一些驚豔絕世的人,在人羣中發光發熱之後,最終只留下一羣人的嘆息惋惜之詞。比如作出《滕王閣序》如此文章的王勃,比如少年將軍霍去病,比如聰慧過人的曹衝,這些人無不例外都過早去世了。

其實不僅在古代,現代也有很多這樣的人,陳海松就是一位。他天資聰穎又勇有謀,

他本是許世友的勤務兵,4年後卻成了許的上級,20歲當上軍政委

全軍悲痛的消息

今年的3月12日,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植樹節,只不過在1937年的3月12 日,卻是一個令人萬分悲痛的日子。原因無兩,在這一天我軍上下傳遍了一個消息,

這一天清晨,陳海松作為後衞在紅九軍大部隊之後達到梨園山口,當時他僅僅還剩800餘人的兵力,在山上警戒的同時,後面的追兵就來了。

追兵是馬家兵,善於騎射,騎兵開道總是比兩條腿的步兵佔據上風,陳海松也意識到這點,立馬讓機關重要人員緊急撤退,而他則成為了戰鬥人員佔據了山口南側的一些土包和稜坎,準備與敵人決一死戰。

他本是許世友的勤務兵,4年後卻成了許的上級,20歲當上軍政委

一開始他們佔據着關鍵有利位置,還能抵擋一陣,但是隨着大量騎兵的瘋狂湧入,從山口的四面八方包圍了上來,陳海松和其餘十幾名戰士陷入了絕境之中。正當他準備起身再次勘察敵情時

陳海松的犧牲很快便傳遍了全軍上下,當時很多戰士都為他感到十分可惜,也為他的犧牲感到傷心。

身世悽慘

1914年,陳海松生於河南羅山宣化店李陳窪村(今屬湖北大悟)一個極度貧困的家庭裏,他自幼母親病亡,由嬸嬸帶大。寄人籬下的孩子都過早地懂事,陳海松也不例外,只不過看多了地主老財欺壓人的事件之後,在他16歲的時候就報名參加了當地的兒童團,正是成為了一名革命軍人。

最開始他的父親害怕他出去打仗,怕給他們陳家“絕後” 因此自作主張給給陳海松定了親,妄圖把他拴在家鄉。哪曉得深受革命影響的陳海松鐵了心要革命,1930年春節一過他就跟着紅軍走了,

他本是許世友的勤務兵,4年後卻成了許的上級,20歲當上軍政委

1930年7月陳海松加入紅4軍第12師,剛進入部隊時,他也是從基層小兵做起的,

由此可見即便陳海松沒有接受過正式的教育,但是他憑着自己的努力天賦,愣是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出來,並且也不比同期的戰友們差。

他本是許世友的勤務兵,4年後卻成了許的上級,20歲當上軍政委

靠着自己努力獲得巨大成就

魯迅先生曾説: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面對誣陷,陳海松並沒有放棄自己對革命的追求,後來在徐向前的幫助下他準備從頭開始。

後來在部隊面對敵軍需要人員的時候,陳海松毫無怨言衝在第一線,他以小部兵力扼守要點,大部兵力出擊的打法,與敵人鏖戰了三天三夜,成功擊斃了敵人1500多名,抗擊了敵人5個團的輪番攻擊。又在後面的多次戰役中,他因為貢獻突出

他本是許世友的勤務兵,4年後卻成了許的上級,20歲當上軍政委

沒想到陳海松的優秀並沒有止步於此,一年後他又因為在萬源保衞戰中以強有力的政治工作,又升任為了紅9軍政委,而他的老領導還是紅9軍副軍長。

如此一來就更加令人吃驚了,

他本是許世友的勤務兵,4年後卻成了許的上級,20歲當上軍政委

小結:

就如朱老總所言,如果陳海松沒有犧牲的話,他的成就肯定會更大,只不過天妒英才他卻沒有了再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了。

其實像陳海松這樣的“英才”還有很多,他們很多也像陳海松那樣天賦過人又勇有謀,只不過都在革命的洪流中犧牲了,每每想到這樣的情況就不免感到心酸。

其實我們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靠着這些革命先輩們真刀真槍拼出來了。有句話説得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在抗戰時期,為我們負重前行的是戰士們,而在和平年代裏,為我們負重前行的則是站在人民服務前線的人民子弟兵。

戰爭時期有了他們,我們才重新獲得了領土主權的完整,和平年代有了他們,我們才能在如今這個不和平的年代裏,擁有一片寧靜的土地。

時光荏苒,那個動盪的年代已經離我們遠去,如今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充滿危險和機遇的年代。在這個時代裏,我們也要肩負起為國為民的責任,立志讓祖國在我們的手中更加繁榮富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42 字。

轉載請註明: 他本是許世友的勤務兵,4年後卻成了許的上級,20歲當上軍政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