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學校不開學、老師無法正常到崗,只能在線上課,讓很多人大為頭疼。但也正因為這次疫情,意外讓在線教育得到了廣泛應用。
一些平台在分析數據時發現,他們的用户不僅有大城市的學生,很多還來自三、四線城市甚至貧困地區。這樣看來,如果好的資源、好的教師能夠通過這種方式被獲取到,可以更好地助力教育普惠化。在這次服貿會上,傳統的教育服務、在線教育、國際教育合作都有涉及,聽説也有不少“黑科技”,馬上跟隨總枱央視記者都昕竹的鏡頭,看看她有什麼新發現。
教育服務專題展:教育引領未來
下一代互動在線教室什麼樣?
模擬教室的環境,不同的是學生的桌上每人都有一個平板電腦,老師在白板上寫的內容都會同步呈現在上面。
白板也不是普通的白板,依靠上面的投影,這個白板上可以進行即時的觸摸互動。比如可以選擇一個喜歡的顏色,直接用手指在上面板書,覺得寫的不好還可以刪除掉,白板還還可以有倒計時功能、舉手互動、搶答功能。
有了科技的融入,還可以有無限可能,這樣一堂課可以分發給更多教室裏的學生,而且這些教室裏的學生也會很有沉浸感,這一互動在線教室的解決方案目前已經出口到了150多個國家。
未來的網絡直播課將更具現場感交互感
上圖是未來網絡直播課的新場景,可以看到記者身後的背景不再是簡單的海報,而是綠幕,老師通過一個簡單的設備就實現了摳像,學生們看到的就是老師出現在課件前面,也會更有沉浸感。
本次教育展還有很多教育和技術融合的案例。以技術驅動教育創新發展,為教育帶來更多可能。
聚焦文化教育服務
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確實非常熱,現在是9月開學季了,各級各類學校都在全面開學,恢復線下面授,有聲音説以後線上線下相結合已經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這該怎麼看?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分享了他的觀點。
普惠學子 在線教育促進教育公平
線上教育是這些年來新的傳播技術支撐下,教育遠程基礎設施的完善下所形成的新的領域,在這次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它有很多優勢,首先,它是先進技術,公共平台擴大了教育領域。其次,線上集中了優勢教育資源,做到了城鄉共享。同時,普惠學子,促進了教育公平。此外,還節約了成本。我想,今後這種形式和學校教育可以融合一體,成為教育發展的新方向。
在線教育強調教學 需完善“育人”功能
最近有統計説,疫情期間“小眼鏡”變多了;也有聲音説,“青少年還是和同齡人在一起,才更利於身心健康”這樣的聲音。對於這個問題,柳斌杰表示,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線教育有三個方面值得注意:一是隻教書,不育人;二是學生個性得到張揚,但如何融入團隊,缺乏進入社會的訓練;三是不好管理,對孩子全面健康成長不利。還需要進行研究,改進完善。
技術助力媒體融合 提升輿論引導水平
在本屆展會上,很多前沿技術都有展示。這些新技術不僅應用在教育上,也應用在媒體。在傳統媒體向新媒體發展的道路上,有哪些方向需要發力?柳斌杰表示,一是體制改革;二是機制完善;三是技術上的融合;四是培養融合型人才,最重要的是實現媒體治理現代化。(總枱央視記者 李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