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暗度陳倉”與“柳暗花明”的典故

【成語】暗度陳倉

【讀音】àn dù chén cāng

【釋義】指正面迷惑敵人,而從側翼進行突然襲擊。亦比喻暗中進行活動。陳倉,古縣名,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為通向漢中的交通孔道。

【出自】《史記·高祖本紀》: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

【近義詞】暗送秋波

【反義詞】明目張膽、明火執杖

【典故】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古代戰爭史上的著名成功戰例。

成語:“暗度陳倉”與“柳暗花明”的典故

秦朝末年,政治腐敗,羣雄並起,紛紛反秦。劉邦的部隊首先進入關中,攻進咸陽。勢力強大的項羽進入關中後,逼迫劉邦退出關中。鴻門宴上,劉邦險些喪命。劉邦此次脱險後,只得率部退駐漢中。為了麻痹項羽,劉邦退走時,將漢中通往關中的棧道全部燒燬,表示不再返回關中。其實劉邦一天也沒有忘記一定要擊敗項羽,爭奪天下。公元前206年,已逐步強大起來的劉邦,派大將軍韓信出兵東征。出征之前,韓信派了許多士兵去修復已被燒燬的棧道,擺出要從原路殺回的架勢。關中守軍聞訊,密切注視修復棧道的進展情況,並派主力部隊在這條路線各個關口要塞加緊防範,阻攔漢軍進攻。

韓信“明修棧道”的行動,果然奏效,由於吸引了敵軍注意力,把敵軍的主力引誘到了棧道一線,韓信立即派大軍繞道到陳倉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打敗章邯,平定三秦,為劉邦統一中原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成語:“暗度陳倉”與“柳暗花明”的典故

【成語】柳暗花明

【讀音】liǔ àn huā míng

【釋義】垂柳濃密,鮮花奪目。形容柳樹成蔭,繁花似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難中遇到轉機。

【出自】唐·王維《早朝》詩之二:“柳暗百花明,春深五鳳城。”唐·武元衡《摩河池送李侍御之鳳翔》:“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樓歌灑換離顏。”

【近義詞】枯木逢春、豁然開朗(在困難中遇到轉機的解釋)

【反義詞】窮途末路、走投無路

【成語故事】南宋時期,陸游被免職回到故鄉山陰,在故鄉閒居三年,靠讀書打發日子。四月的一天,春光明媚,他獨自一人到西山遊覽,經過一山又一山,終於找到一個綠柳成蔭的山村,就作詩《遊山西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08 字。

轉載請註明: 成語:“暗度陳倉”與“柳暗花明”的典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