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時間的推移,各大高校新生開學報到逐漸來到了尾聲,大部分高校已經完成了新生開學工作,走向了正規,而每年新生開學都會發生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剛開始進入校園的時候十分的興奮,看着漂亮的學姐,帥氣的學長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但是新鮮勁一過,開始有了抱怨吐槽的想法,發現很多地方和自己想象的大學不一樣,每一年都有這樣的學生,並且每一年都不例外。
一,接觸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磨合的過程每當我們接觸一個事情的時候都有一個新鮮感,在新鮮感的期間,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好奇心,然後不斷的去接觸,當新鮮感一過,就開始厭倦厭煩了。在大學裏面還會各種各樣的社團,剛開始會充滿好奇,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開始滿眼嫌棄,反正對哪兒都不滿意。
再比如今年春季學期,大家在家上網課,剛開始也是特別新鮮,對線上教學充滿了諸多好奇,發彈幕,遠程連麥等等,但是當大家熟悉之後,一切變得索然無味,甚至還在想法設法逃避網課,逃避監控。這也説明了,接觸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磨合的過程,當我們習慣之後,就會回到正常狀態。
二,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學校因為高考沒考好,或者其它原因來到了某個學校,要是當初再努力一點會有多好。因此雙非一本的學生會説應該是985,211的水平,普通二本的學生會説有雙非一本的水平,專科的學生會説有普通二本的水平,以此類推。當然也不排除,確實有失利的學生,但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説都是無形中高估了自己,認為復讀重新高考或許會更好。
正常來説大多數考生在高考的時候都是正常發揮,會比平時的模考多考20-30分,再加上覆讀一年帶來的優勢,那麼高考成績上會有更大的提升,但是今年高考改革,許多省份採取新高考模式,那麼復讀一年後成績有沒有之前的高呢?報志願的時候還有沒有往年的數據可參考呢?這一切都是一個未知數。
高考雖然會把學生成績分為369等,但是並不決定學生以後的未來和發展就是369等了,不要低估學校給你帶來的資源和平台,不得不承認名牌大學相比較普通一本和二本擁有很多資源和機會,但是即使身處一般大學,只要你願意爭取,刻苦上進一樣可以爭取到機會,就看你自己願不願意去付出,去努力。
三,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上大學前認為大學裏面非常自由,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還想着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但是上了大學後發現,整天滿滿的課程,到了週末稍微有點休息時間,和自己理想的大學差距太大。
再者來説就是填報志願的時候,糊里糊塗,嚮往一線城市,到了學校才發現,這所學校並不適合自己的發展,有的專業需要考研才能更好的就業,但就是一時衝突選擇了大城市,去了保研率較低的院校,那麼一時衝動的後果只能自己承擔。並且在大學裏面,各方面的管理也比較僵硬,有的輔導員和學生之間關係並不是很好,在一些工作配合上十分的突兀,進而有很多讓人不理解的地方,而反觀初中高中,班主任都會徵求大家的意見在統一做決定,到了大學巨大的反差讓很多學生難以適應。
四,專業和就業問題在填報志願的時候理想當然的認為這門專業應該是這樣的,或者對專業的發展瞭解不到位,進校之後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這個專業為什麼和我想的不一樣?”雖然很多時候已經做足了準備,但是在真正學習起來的時候,會發現要學習很多科目,有擅長的也有不擅長的,慢慢就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再來説很多家長和考生認為,學什麼專業以後就要從事什麼類型的工作,如果不做專業相關的專業,那以後就沒有飯碗了,其實並不是這樣,大學除了學習本專業的知識以外,更多的是要學會接納新事物的能力,學會“會學習”的能力。比如學土木的,畢業應該去工地,考證當監理,當建築師等等,但有的去做了策劃,運營,甚至還有做新媒體,當老師的。
學了很多理論沒有去實踐,這是很多大學生的通病,書本上的知識學到了考試過了,但是真正實踐的時候就傻眼了,這不會,那不會。還有的連最基本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做表格,做文檔都不會,那麼大學這四年裏到底學到了啥,學會了啥?除了書本上的條條款款,更多的還要有實踐經驗,招聘單位不會看你成績有多好,更加看重你的經歷,能不能勝任這個崗位。
最後,上大學既來之,則安之,不要抱怨有多麼的不滿意,機會永遠都是自己爭取的,不論什麼專業、做什麼事,都應該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