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不是嫡長子,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讓他繼承皇位?
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説是家喻户曉的人物,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貞觀之治”便是由他所開創,而在他去世以後,唐高宗李治繼續推行父親的政策,使得唐王朝社會穩定,發展更加繁榮,從而延續了“貞觀之治”的成就。
但是身為皇帝的李治並不是嫡長子,在他前面還有兩個哥哥,為何他能夠在這兩人中脱穎而出,順利繼承大統呢?
實際上,李治同父異母的大哥太子李承乾本應該是定好的儲君,但是李承乾卻急着上位,私下多次想要暗殺自己的老師,從而激怒了唐太宗李世民,換句話説,李世民也怕兒子像自己當初在玄武門那樣發動政變,所以他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廢掉了李承乾的太子身份。
而李治的另一個哥哥李泰 ,依仗着太宗對他的寵信,逐漸對皇位產生了想法,後來李世民為了讓自己這些兒子們都能活下來,不至於因為政變而產生兄弟反目成仇,刀兵相見的悲劇,最終他選擇了看起來並不機敏的李治。
但是李治兵不只是因為這兩個哥哥不中用才當上皇帝的,當初為了得到太宗的信任,他也做出了許多的努力。史書記載,李治從小就特別喜歡《孝經》這本書,有一次太宗問他:“你認為這本書裏面什麼最重要?”
李治毫不猶豫地回答:“孝道。”之後他還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看法,李世民聽完以後很是欣慰,誇獎了他一番,並説:“如果你真的能夠如此行事,那以後一定能夠孝順父王,和睦兄弟了。”
在這之後李治也的確做到了,那麼他究竟是怎麼做的呢?首先,在母親長孫皇后去世以後,李治異常悲痛,哭的十分傷心。傷心到什麼程度呢?就連李世民都看不下去,他多次前來安慰李治,並從此對他變得更加寵愛。
後來在李治被任命皇太子以後,李世民多次讓他上朝聽取政事,並讓他觀摩自己是如何處理國家大事,此舉無疑是培養李治作為君王。但李治卻並沒有像自己兩位哥哥那樣變得張揚,相反他還更加地保守。
在唐太宗遠征高麗時,李治被命令留守在定州。等到李世民大致確定了發兵時間之後,李治卻終日一副悲傷的神色,啼哭不已。
他請求驛站用飛馬傳遞自己生活工作起居的表章,並及時地傳遞邊境情況的報告,李世民答應了他,用快馬傳遞奏事便從此開始。李治這一舉動可謂是高明,不僅打消了李世民的顧慮,還讓自己的地位更加穩固,讓人不得不感嘆他的智慧。
除了這件事以外,在李世民大軍凱旋歸來後,李治跟從他前往幷州。而當時李世民身上生了個大毒瘡,李治為了幫父親療傷,居然親自用嘴巴去吸毒膿,還扶着他步行了許多時日。
就從這幾件事來看,李治真的要比他那兩個哥哥強太多了,且不管他是不是真心對李世民的,單就這兩個舉動來看,絕對能夠讓李世民放心地把王位交給他,至少他在李世民的眼裏是個既孝順又善良的孩子,讓他當皇帝最起碼可以保證其他兩個兒子的安危,更不用説他會做出謀逆篡權這種事了。
之後李治繼續穩定自己的地位,不做任何出格的事情,在父親李世民面前他始終都是一個孝子的形象,這下讓李世民徹底放心了,在他去世之後,李治最終順利繼承皇位,他在期間推行李世民的政策,使得國家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從而延續了一代盛世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