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165萬歐元的獎金後,女科學家不顧德國挽留,毅然回國效力

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時期,出國留學之風吹得人“東倒西歪”,諸如“國外的月亮圓又圓”、“美國的空氣最香甜”、“外國小孩從小就會講英語”等,即使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也要與國外的“優越”扯上關係。可是到了現在,情況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拿到165萬歐元的獎金後,女科學家不顧德國挽留,毅然回國效力

儘管《桐譜》中有句話叫:鳳凰非梧桐而不棲,但是中國這顆梧桐樹,卻不是一般的鳳凰能棲的。莊曉瑩 ,一位年輕的中國女科學家,對於在32歲就斬獲“索菲亞-科瓦雷夫斯亞獎”的她,足以稱得上是一隻“高貴的鳳凰”。然而,莊曉瑩最令人敬佩的,卻是她那顆愛國之心,她婉拒了德國的挽留,放棄了優厚的薪資待遇,最終選擇回國繼續任教。

拿到165萬歐元的獎金後,女科學家不顧德國挽留,毅然回國效力

莊曉瑩在上海讀高中的時候,就目睹過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的盛景,可以説,她是上海崛起的見證者之一。從那個時候開始,莊曉瑩就樹立了與這個城市共同成長的願望,所以在填寫大學志願的時候,她不顧家人反對,填寫了同濟大學的土木工程學院。眾所周知,土木工程是男孩子的領域,莊曉瑩一介女流,是不佔據任何優勢的。但是,莊曉瑩卻是個不服輸的性子,既然無法在實踐中尋求突破,那就換一個研究方向。

拿到165萬歐元的獎金後,女科學家不顧德國挽留,毅然回國效力

讀研的時候,導師朱合華給了她一個更加開闊的研究視野:“很多具體工程項目雖然在工藝上實現了突破,但理論方法滯後,問題遠未解決。”於是,莊曉瑩就將數學領域的知識應用到工程中,進而順利寫出了她的碩士論文——《岩石邊坡穩定性分析無網格法研究》。之後,她又以此為契機,決定了自己未來十年的研究方向。

拿到165萬歐元的獎金後,女科學家不顧德國挽留,毅然回國效力

碩士畢業後,莊曉瑩又到了英國杜倫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在此期間,她每天都翻看厚重的學術資料,向教授請教各種晦澀難懂的問題,一有時間,她還會實地考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就這樣,莊曉瑩獲得了每年僅有一篇的英國計算力學領域優秀論文獎,以及歐盟的優秀論文提名。博士畢業後,莊曉瑩又轉戰挪威攻讀博士後,對她而言,學習永無止境。

拿到165萬歐元的獎金後,女科學家不顧德國挽留,毅然回國效力

2014年,獲得博士後學位的莊曉瑩被同濟大學聘為副教授,她從此開啓了教學生涯。不過對莊曉瑩而言,她即使當上了教授,也依然是一個求學者,她探索的領域還有許多未解之謎。次年,莊曉瑩獲得了德國洪堡基金會授予的“索菲亞·科瓦雷夫斯卡亞獎”,同時還得到了高達165萬歐元的研究資助。據悉,莊曉瑩是該獎自2002年設立以來,第一位工程領域的獲獎者。

拿到165萬歐元的獎金後,女科學家不顧德國挽留,毅然回國效力

作為年輕一輩的翹楚,莊曉瑩自然被德國極力挽留,他們坦誠地表示,希望莊曉瑩能在德國進行科研工作,但如果不能,她也永遠是德國的朋友。最後,莊曉瑩婉拒了德國的好意,選擇回國發展。莊曉瑩説,她看到了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她願意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去推動中國進步,哪怕只有一點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2 字。

轉載請註明: 拿到165萬歐元的獎金後,女科學家不顧德國挽留,毅然回國效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