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在當時的地位有多高?看看他的16位抬棺人都是誰,你就懂了
中國文壇自古以來就有這樣一種説法,叫做“文人相輕”,意思是有些文化人因為骨子裏的“臭清高”,總是相互看不順眼。但是他們卻對20世紀一位作家發自內心地敬佩。偉人曾評價他的骨頭是最硬的,是當時社會人民最需要的寶貴品格。
這位先生就是有着偉大思想家和革命家之稱的魯迅先生。都説一個人生前有多成功,看他的追悼會就知道了。那麼,魯迅先生的身後事是怎麼處理的,從這場追悼會來看,他當時的社會地位究竟如何?
煙不離手,庸醫誤診
熟悉魯迅先生的人都知道,先生唯一的愛好就是抽煙。這也許是先生身上唯一的“缺點”:自20歲開始就煙不離手。到後來投入寫作中時,經常會因為沒有靈感就抽一會兒煙。
那個年代聊以消遣的項目十分有限。久而久之,抽煙就成了魯迅先生不離手的傢伙。寫作時來一根,會客時來一根,吃完飯再來一根。那個時候的煙草篩選不像現在嚴格,導致殘留的有害物質過高,毒性很大。
長達35年的吸煙史,使得魯迅先生患上了慢性支氣管炎,不久,慢慢發展成了肺氣腫。1936年國慶節以後,魯迅先生找來一位日本醫生,須藤五百三替自己治療。本以為是個醫術高超的名醫,沒想到卻是徒有其表的庸醫。
因為肺氣腫和哮喘的表現症狀之一都是呼吸困難,須藤五百三誤以為魯迅先生得的是普通的哮喘病。在他開出的方案下,魯迅先生僅僅被輔以吸氧治療。如此風牛馬不相及的治療,延誤了先生的最佳治療時機。
最終,10月19日凌晨,先生與世長辭,臨終前唯一的遺言是去世前一天問須藤五百三,“我的病怎麼樣了?”
消息一經傳出,引起文壇軒然大波
魯迅先生去世後,他的遺孀許廣平,首先通知了學生胡廣平,由他代為向外傳達魯迅去世的消息。雖然先生早在入院前,也就是當年9月份,就留有遺囑。言明不得大肆操辦治喪儀式,無需置辦追悼會等。但是以魯迅先生當時在文壇的影響力,想要默默無聞地下葬,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消息發出後,宋慶齡和馮雪峯因為就在上海,率先趕到許廣平處,在她的同意下,兩人擬定了一個13人的治喪委員會名單。消息擴散後,名單上又增加了兩位。最後一共定下了15人,這些人包括矛盾、蔡元培等當時首屈一指的人物。
追悼會第一天,自發來弔唁先生的羣眾多達4500人。第二天,前來弔唁先生的人依舊有3000人以上,除了普通羣眾,還有社會性的團體組織趕來。
前兩天統計了120多個團體,之後幾天來的團體幾乎沒有辦法統計出來,因為人數實在太多了。當時社會上小有名氣的團體、個人、文化界人士等,大概有上萬人趕來先生的追悼會,表達自己的哀思。
關於魯迅先生的後事,由先生生前的好友內山完造出面,聯繫萬國殯儀館安排出殯事宜。之前提到,魯迅先生在國際上也是名聲斐然,他去世的消息傳開後,連蘇維埃中央政府都發來電報,對魯迅的去世表示了哀悼之意。
在殯儀館停了4天后,魯迅先生的棺槨將被送往萬國公墓。按照當時的風俗,人們去世後,需要抬棺人將棺木抬到墓地。當時抬棺人普遍指自己的子女和好友,但是在魯迅先生這裏,為他抬棺的卻是16位文化界的翹楚。
這16個人分別是:胡風、巴金、黃源、鹿地亙、黎烈文、孟十還、靳以、張天翼、吳朗西、陳白塵、肖乾、聶紺弩、歐陽山、周文、曹白、蕭軍。
可以説,半個文化圈的文人大家都來了。從萬國賓館到公墓,有近幾十裏地,這些人輪流抬棺,將先生平穩地送到了最後的歸宿地。路上,上海民眾自發打着旗子和標語,以示對先生的悼念。
當先生的棺槨停在墓地上時,人們先主動挖了墓坑,又自發唱起《安息歌》。儀式結束後,在眾人的敬意中,先生的棺槨最終被掩蓋在厚厚的泥土之下。這個曾對着敵人“橫眉冷對千夫指”的勇士,對着自己人卻“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先生,從此就真的與世長辭了!
先生的身上的硬氣和才氣,是當時民國中最閃耀的一顆星;即便是現在再讀先生的文字時,依舊令人震耳發聵。先生一針見血的文字和思想,帶着時代的傳承性,被後世所熟悉;先生的為人,永遠被後世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