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戰役中哪場贏的最艱難?當屬“收尾之戰”淮海戰役
大家好,我們的鵬舉説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1948年中共中央連續發動三大戰役,作為國名黨與共產黨較量的最後一個環節,為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基礎。遼瀋戰役和平津戰役,我軍有利的分割了敵軍主力,較快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淮海戰役我軍與國軍相差二十萬的兵力,想要取勝尤其困難。國民黨認為在人數和裝備上佔優勢就能打敗我們,我軍雖然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但是這場偉大的戰役還是以國名黨的失敗告終,成功的解放了長江以北以及中原地區。我們也知道,此次戰役國民黨方面投入不少軍事人才,即將給大家解密,有哪些高官參戰了,對戰爭起了什麼作用。
解放戰爭從1946年開始,在1948年9月終於快迎來結局,三大戰役就是解放戰爭的“收尾戰”,共產黨在這片大地上獲得了更多中國人民的支持和信賴,解放軍的任務就剩下了解放被國民黨統治着的地區,消滅以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眾部,在中國建立新的制度。於是在這個階段的抗戰中,以東北為中心的遼瀋戰役、以北平天津為中心的平津戰役、以徐州為中心的淮海戰役,讓華北、東北、沿海這三個地區被解放。這三場戰役都帶來了豐厚的勝果,淮海一戰中,我們的兵力比敵方少了很多,國民黨幾乎是不惜一切代價在守,於是淮海戰役成為三大戰役中贏的最艱難的一場。
平津戰役進行過程中,傅作義作為能力出眾的主指揮官,要與中華人民解放軍的百萬大軍對戰,也是無計可施的。他的部隊無論是實力還是裝備都沒法和國民政府的中央軍相比,況且蔣介石的華北嫡系在此前的戰鬥中就失去過一部分了,還剩下的一部分也沒有在這裏,而是全撤到了南方,平津戰役,國民黨很難贏。再説遼瀋戰役,遼瀋戰役中流行起了一句話“陳主任真能幹,瀋陽南站通北站”,也説明是國軍內部出了很大的問題,這個第九兵團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勇猛的第九團了,即便國民黨的新一軍和新六軍是當時最強的軍隊,以及優秀的四十九軍也無法力纜狂瀾。公認最難打下來的,是淮海戰爭,不管是人員配置還是戰爭規模,都在表明這場仗的艱難程度,即使國民黨投入八十萬裝備先進的兵力,也沒能讓這場戰役變得輕鬆點。
黃百韜在整個國軍中追隨者眾多,他在國軍中立下汗馬功勞,他到死都還在戰鬥,國民黨為了表彰他的貢獻追授他二級上將的頭銜,所以也可以説他是被埋沒的軍事人才。即使他對戰爭的進展有很敏鋭的感知,但是在危難時候他的勸告沒有將領聽進去了,導致被困在新安鎮上44天,沒有其它部隊能夠支援他。雖然自己身處困境,難以脱身,他也沒有坐以待斃,而是拼最後的兵力想要突圍,他指揮軍隊不停突圍,解放軍還是吃了不少苦頭。好不容易看到勝利的光芒,但是實在是天要亡他,共軍一支部隊在這時恰巧經過,導致他又一次陷入困境,這次戰爭雖然失敗了,但是他的領導力和指揮才能還是不能忽視的。
蔣介石在徐州需要支援時,將杜聿明調了過去,雖説讓杜聿明指揮主要是因為白崇信放了蔣介石鴿子,他是否是一位優秀的將領呢?但是遺憾的是,我們沒能在淮海戰役中看到杜聿明的能力。因為在開局的時候,他就陷入了徹底的被動,即使手握30萬精鋭,卻早早就被定下了黯然的結局。看着軍隊一步步走向覆滅,他即刻與蔣介石取得聯繫,説明了情況並希望進行撤退,加強長江防線的防禦。但是蔣介石卻不認同他的決定,在他撤到一半的時候改了決定,讓他回去解黃百韜的圍,在明知道去救黃百韜救等於送死的情況下,他還是去了。這就註定了淮海戰役的結局,也就是我軍最終贏得戰爭。認真説,蔣介石如果少插手杜聿明的決定,讓他自由發揮的話,憑藉杜聿明的軍事才能,必將讓淮海戰役的狀況更加複雜。
在國民黨將第12兵團組建完成後,黃維成為了這個部隊的司令官。這個結局並不是所有人都感到滿意,好有一個人直接氣憤的跑回了家,他就是胡璉。胡璉原本以為新部隊在組建後一定會挑選自己當司令官。而在雙堆集戰役期間,黃維被共軍圍剿時,胡璉由於一直擔心他的18軍,坐專機前往雙堆集,他的降臨讓身處包圍圈中心的國軍安心了不少。胡璉考慮到現在的戰局,決定只有做好防守才有機會獲勝,他在內部下達了嚴厲的的軍令,國軍很快完善了防禦體系所存在的不足,所以也使得共軍的中野進攻進行的異常艱難。在之後我軍仍舊打敗了國軍,還是全靠華野及時增援。
看不透情況,看不到當前的情況,就足以讓一個有才能的將領折臂。邱清泉“邱瘋子”的名聲一直在外,帶兵風格狂暴,但他並不是一個莽夫,反而非常有才,不管是學識還是戰績都引領全軍,可惜的是他看不清局勢,對國民黨認識也不夠,主要是因為覺得蔣介石能讚賞他的能力,至此對蔣氏家族死心塌地。就是因為他在性格上的缺陷,他在徐東狙擊戰中打輸了,最終命喪陳官莊一帶。他作為能力過人學識豐富能打勝仗的人才,接近盲目的信任自己的判斷,包括杜聿明給他建議他也聽不進去,綜上所述,邱清泉的隕落或許也是必然。
淮海戰役在整個人民解放戰爭中意義非凡,是雙方爭奪長江以北戰場的主動權的重要戰役。兵力投入上就能看出國共雙方的重視程度,國軍以80萬遠超我軍60萬士兵。是解放軍人數的一倍多。淮海戰役給國共雙方都帶來了慘重的傷亡,這場戰役造成的傷亡人數具體達到了171151人,雖然解放軍是獲得勝利的一方,但也是用沉重的犧牲和代價換來的,解放軍的傷亡數據在12萬之上。這是中國人民解放戰爭中犧牲最多的一場戰役,從此蔣介石就在長江以北的戰場上處於下風,後來的南京國民政府被解放軍推翻也在意料之中。
淮海戰役,很多國內外軍事專家都很詫異。當時的解放軍軍隊和國民黨軍隊,僅組織的士兵國民黨就比共產黨多了近20萬人,我軍的武器裝備更是落後,但就是這樣的情況解放軍依然取得了淮海戰役的勝利。以上情況來看,雙方的軍事實力差距是非常大的,我們細看便會發現,實際上我軍的兵力不止60萬,還有廣大的人民羣眾。致使淮海戰役勝利的一大因素就是人民羣眾,只有為人民羣眾切實考慮,獲得人民羣眾的依賴與支持,讓人民羣眾始終保持必勝的決心,使人民羣眾時刻對解放軍施以援助,才能極大地鼓舞所有作戰烈士以堅毅不拔的革命精神奮戰在前線,而只有作為人民民主專政執政黨的共產黨,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展現出淮海戰役時軍民一心的美好狀態。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