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開低走,秦王朝為何短命?背後原來是分封制與中央集權的角逐

公元前207年11月14日,秦王子嬰駕素車白馬於軹道投降,標誌着秦朝滅亡。

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這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的一大創舉。他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諸多方面實施了一系列的重大措施,以鞏固其政權,在各個方面都做足了千秋萬代的準備。

但為什麼秦朝高開低走,僅僅持續了15年就迅速瓦解了?

原因主要有三點:

其一,當時人們對於秦朝沒有認同感。

當時,六國人從貴族到平民,都對秦朝的統治缺乏基本的認同感。

歷代中國的君主在統治過程中都很看重“民心所向”,民為邦本,本固邦元。但秦朝在建立初期,偏偏就沒有這種認同感。焚書、坑儒、修阿房宮,就是這一認同危機的三大表現。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户。”粗略估算加起來超過六十萬人。

當時咸陽原來人口是25萬。秦始皇幹嘛把將近三倍的人弄來咸陽?

當時天下初定,各國勢力對秦朝並不認同。這六十萬人分散於各地,在當地也都是有一定影響的人物,對秦政權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殺掉必定不能除盡,反倒給了這些人造反的好藉口;但也不能讓他們留在原地。於是秦始皇決定把這些人遷到自己的地盤,嚴加看守。

但問題是,六國各地的人逐漸來到咸陽之後,原來的宮室人滿為患。這次大遷徙完成之後,秦都咸陽的人口一下子從25萬飆升到120萬。咸陽城顯得狹窄閉塞,於是秦始皇就下令修建阿房宮。

“遷徙”是對政權穩定的擔憂,阿房宮是這種擔憂的外化。

恢弘的阿房宮,綿延數百里,據説修建宮室所用的磚頭,都是由幾百人連成傳送帶,一點點傳送過來的。幅員遼闊的土地上,有着70萬徭役的血汗和痛楚,天下對暴秦的反抗和怨念也在逐漸發酵,最終如奔騰的洪水,一湧而出。

阿房宮復原圖

其二,秦朝在徹底顛覆了周以來的封建禮教體系之後,並沒有建立起一套與中央集權統治相輔相成的思想體系。“焚書”事件就是這一危機的體現。

我們歷來説秦始皇“焚書坑儒”,但其實“焚書”和“坑儒”並不是一回事。坑儒,主要是秦始皇坑殺欺騙他的方士;而焚書,是他在公元前213年焚燬“詩、書、百家語和非秦國史書”。

燒這些書是為了什麼?從文化上銷燬王官學傳統以毀掉禮樂制度,而毀掉禮樂制度就是毀掉分封制賴以生存的土壤。在新、舊交替之際,舊勢力還沒完全被消滅,而秦始皇如果想保證他的大一統集權長久統治,就必須要擊垮長期以來人們認定的那些倫理道德。

秦始皇的真實意圖昭然若揭,他要天下從此與過去割裂,大家一起來到一個新世界,運行他一個人制定的規則。當時皇長子扶蘇曾經進言:“天下剛剛安定,邊遠地區百姓尚未歸附,儒生們全部誦讀並效法孔子的言論,而陛下卻嚴厲地處罰他們,兒臣擔心天下會因此而不安定,希望陛下明察。”

高開低走,秦王朝為何短命?背後原來是分封制與中央集權的角逐

其實扶蘇和秦始皇並無太大區別,這兩個人都清楚的看到了秦朝初建時統一之下的隱憂,並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只不過秦始皇選擇去堵,扶蘇選擇疏導,循循善誘。

但是扶蘇卻因此觸怒了秦始皇,自己也被髮配邊疆,遠離朝堂。在秦始皇死後,被趙高篡改遺詔謀害。

秦朝幾乎是以秦始皇一人的威壓,彈壓住六國亂象。而他的迅速死亡,也導致秦走向崩潰。

高開低走,秦王朝為何短命?背後原來是分封制與中央集權的角逐

其三,秦朝滅亡的眾多原因中,表面上看,是説楚地針對秦朝統治者的反抗勢力,但實際上,是舊的分封傳統對新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反撲。

一個國家的政治制度不僅是一套由一系列外部機構組成的管理或法律,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思維方式。生活於任何一種政治制度下的人都會成為這一制度的一部分,首先就會從這一制度裏習得這一制度的思維方式與思維習慣。所以一種制度一旦被確立下來,哪怕用極端的手段或者方式,也很難改變、突破。

公元前207年11月14日,秦王子嬰投降。但秦朝的滅亡似乎早已在王朝建立初期有所預示,從“楚雖三户,亡秦必楚”到“大楚興,陳勝王”。

可項羽根本無心當“皇帝”,他的理想是要從中央集權回到分封制,所以自稱“西楚霸王”,最大的野心也不過是衣錦還鄉。不然他就不會是一路屠城、殺人無數、燒殺咸陽,不給自己留任何餘地。

而劉邦卻在蕭何、張良的輔佐之下為“稱帝”做好了準備。從現實角度來説,劉邦投機取巧。因為秦軍的主力被項羽牽制,加上他一路施行仁政,得民心。最後,連他自己也沒想到能夠贏了項羽,成為下一位“皇帝”。

高開低走,秦王朝為何短命?背後原來是分封制與中央集權的角逐

秦朝滅亡,是分封制勢力的一次反撲;漢朝的八王之亂,是分封制勢力的第二次反撲。直到武帝時期,才逐漸被中央集權的大趨勢成功壓制,逐漸淡出歷史。

秦迅迅速滅亡的背後,暗含着分封制和中央集權兩種統治結構的角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92 字。

轉載請註明: 高開低走,秦王朝為何短命?背後原來是分封制與中央集權的角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