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妃子,八阿哥胤禩的生母,良妃衞氏,歷史上確係辛者庫出身,身份非常的卑微。
良妃衞氏(?-1711年),正五品內管領阿布鼐女,是清朝首個出身內管領而得封妃位的后妃。康熙二十年(1681年)生皇八子胤禩。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冊為良嬪,後晉封良妃。康熙五十年(1711年)去世。
辛者庫,含義是“包衣管領下食口糧人”,是八旗之下的包衣組織,而絕不是專門監管罪奴的機構,更不會像電視劇那樣只能從事皇宮中卑賤的苦差的,畢竟辛者庫的的人再怎麼卑賤,還是八旗的旗人,擁有者八旗的“户口”,在當時也是屬於特殊的階層。
辛者庫人員在關外時期,主要是通過戰爭俘獲而來的漢族手藝人,被編入辛者庫籍;而在康雍時期,主要用於接受犯了罪的旗人,特別是滿洲八旗的旗人的機構,而其中,經濟罪犯又佔了絕大部分。良妃衞氏一家就是在康熙年間獲罪被降入辛者庫的罪籍當中的。
良妃衞氏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為康熙生下了皇八子胤禩,之後還被冊封衞氏,成為被康熙冊封的僅有的五位妃子之一,但是這並不能改變良妃衞氏低賤的身份和八阿哥胤禩卑微的出身。
首先,良妃衞氏的雖然為妃,但是同康熙的“四妃”相比,不在同一檔次。
康熙的“四妃”是指惠妃那拉氏、宜妃郭絡羅氏、德妃烏雅氏和榮妃馬佳氏。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與惠妃那拉氏,宜妃郭絡羅氏和德妃烏雅氏與榮妃馬佳氏同時晉封為妃,按照順序是“惠宜德榮”。而此時的衞氏,連嬪都不是,直到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十二月才被冊封為良嬪,後晉封良妃,冊封的時間大大的晚於“四妃”。並且,衞氏僅僅為康熙生下了一個皇子,也就是八阿哥胤禩。
所以不管是冊封的時間上,還是生育子女的數量上,遠不及“惠宜德榮”四妃,這就説明康熙寵愛良妃衞氏或許就是一種偶然,僅僅是因為良妃衞氏的美貌吸引了康熙,並不是像其他四妃一樣在一段時間內收到康熙的寵愛而為康熙生育了多個皇嗣。而衞氏在地位、出身、背景上也與“四妃”差距甚遠,所以良妃衞氏一般都是單獨拿來説,並沒有“五妃”的説法。
其次,就是良妃衞氏冊封嬪的時間,是在生育八阿哥胤禩二十年之後。
以德妃烏雅氏作為參考,德妃在生育皇子前,也是沒有名分的,但是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下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1679年)就被晉封為德嬪,有了名分。而良妃衞氏冊封良嬪的時間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此時的八阿哥胤禩已經是快20歲了,也就是説,自己雖然生育了皇子,但是直到二十年之後才有了名分,足可見康熙對於良妃的忽視以及良妃的不受重視。
再次,就是良妃的這個“良”字。
良妃衞氏,是中國封建史上唯一一個嬪以上等級的妃子當中,用“良”字的,成功的避開了皇帝用來讚美女子常用的“貴德淑賢”等常用詞。而“良”在清朝前期的一些朝代,曾用來形容品階和地位非常卑微的後宮之人,給良妃的這個“良”也可見良妃衞氏的身份和地位,還是非常不受到重視的。
實際上,康熙説“辛者庫賤婦”,並不是再説良妃衞氏,而説是的良妃衞氏的兒子,八阿哥胤禩,而這也僅僅是一句氣話而已。
作為“九子奪嫡”的大熱門,八阿哥在朝中大臣和兄弟們之中擁有龐大的支持人羣,但是正是因為如此,受到了康熙的極大反感。
康熙一廢皇太子後,八阿哥胤禩被眾人推了出來,希望他繼位太子,這立馬引起了康熙非常的不滿,直接訓斥了胤禩,並且當眾宣佈不會將大位傳給八阿哥。可是事與願違,康熙在一次非正式會議上與納蘭揆敍、王鴻緒、阿靈阿等人商討太子人選時,眾人又再一次推舉八阿哥胤禩,讓康熙對於八阿哥胤禩更加的厭惡。
康熙五十三年(1713年),康熙前往熱河,八阿哥胤禩以為母守孝為由留守北京,期間派人給康熙請安,並派人送去兩隻海東青,誰知到了康熙那裏的時候,這兩隻海東青已經是奄奄一息了,要知道,這是在詛咒康熙的大逆不道的行為,因而引起了康熙的震怒,立馬將胤禩召集過來,當着眾人的面大罵胤禩為“辛者庫賤婦所生”,這樣説一來是因為對於胤禩送死鷹的事情表示極為的憤怒,二來也是對八阿哥長久以來一直處心積慮奪取皇位的不滿,而在非常講究母方出身的清朝初年,對胤禩的母親如此的描述,也就基本宣告了胤禩從皇位爭奪戰中的徹底出局。
所以,康熙説良妃是“辛者庫賤婦”,並不是康熙對良妃有什麼不滿,而僅僅是因為良妃衞氏的兒子八阿哥胤禩惹怒了康熙,而坑了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