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25日,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殲滅日軍板垣師團第21旅團1000多人,為抗戰勝利奠定基礎,這就是著名的平型關戰役。而平型關大捷能夠如此順利,還得從第115師獨立團説起,若沒有楊成武成功地打贏一場敵軍阻擊戰,那麼平型關戰役可能會受到影響。
1937年7月7日,日軍全面發動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製造出盧溝橋事變。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之際,中國共產黨倡導全國各族人民拋開一切嫌隙,停止內戰,共同抵抗外來侵略者。最終國共形成第二次全面合作,中央紅軍主力改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東渡黃河、開赴華北,直奔抗日前線阻擊敵人。在平型關大捷奠定打敗日本侵略者的基礎,展現出中國共產黨堅決抗戰的決心以及全國人民共同一心抵抗外來侵略的勇氣。這場戰役來之不易,所以很多人都會記得,然而卻很容易忽視真正打響“八路軍抗戰第一槍”的阻擊——戰驛馬嶺戰役。
七七盧溝橋事變日軍大舉入侵
9月上旬,來自日本第5師團和關東軍察哈爾兵團朝山西北部進犯,由於日軍火力兇猛,導致大同、晉北以及綏東等地先後被日軍佔領。此時的閻錫山正在調集大軍死守在平型關到雁門關一帶,絕不能讓日軍跨過此地。當時日本第5師團朝平型關展開猛烈的進攻,企圖跨越平型關與察哈爾兵團進行匯合形成強大的戰鬥力,可達到南犯太原,侵佔華北戰略要地——山西。
9月22日,日本第5師團21旅對平型關主要陣地展開猛烈地進攻,中國正面守軍死守平型關,不讓日本侵略者有機可乘。而為了能夠減少平型關戰役壓力,八路軍總部要求115師負責拖住增援平型關的側面之敵,而此項艱鉅的任務就落在了楊成武身上,其率領115師獨立團成功阻擊日軍在平型關戰役的援軍,為平型關大捷立下“第一功”。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115師獨立團
驛馬嶺阻擊戰比平型關大捷來得早一些,如果沒有楊成武率領115師獨立團成功阻擊日軍增援主力,那麼平型關戰役絕對不會如此順利,甚至八路軍還要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那時的楊武成接到的是“死命令”,就算拼到最後一兵一卒,也不能讓日本援軍增援平型關,除非是踏着楊成武的屍體跨過驛馬嶺。
據悉,當時的115師編制並沒有得到國民政府的認可,在宣傳平型關大捷勝利之時,沒有提到驛馬嶺阻擊戰,所以關注的人才會比較少。然而,並不能因為這樣的原因導致楊成武以及驛馬嶺阻擊戰被世人所忘記,這場阻擊戰存在的意義重大,甚至可以説是真正打響“八路軍抗戰第一槍”的戰役。
驛馬嶺險峻的地理位置圖
當時驛馬嶺位處晉冀交界處,日軍想要支援平型關戰役,那麼此處就是必經之路。此地以嶺為界,嶺西是山西,嶺東是河北,海拔高度高達1500米,西面離靈丘縣僅有20公里左右,東面距離灤源縣城僅僅25公里,與平型關主戰場不到40公里,所以驛馬嶺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其實早在明清朝代就有説此地是雁(雁門)代(代州)通往京師的必經之路,歷來就是兵家的必爭之地。
因此,楊成武率領115師獨立團埋伏在此地,在與日軍激戰時非常勇敢,完全展示出八路軍不畏犧牲的革命精神。由於楊成武成功擊退日軍精鋭的多輪進攻,前後擊斃日軍300多人,才有力的確保了平型關戰役實現大捷。
八路軍指揮員偵察圖
驛馬嶺阻擊戰戰前部署
9月20日,八路軍115師於靈丘山寨迅速集結,師首長几經思考後決定利用平型關有利地形對日軍展開伏擊,阻擊平型關戰役援軍到來。此次楊成武帶上連級以上幹部全體參加戰鬥動員會,林彪在會中分析敵情並制定作戰戰略方針,聶榮臻展開115師戰鬥動員會。
楊成武率隊前往驛馬嶺
當時楊成武接到的任務是:“大膽深入敵後,隱蔽地插到腰站(驛馬嶺下的村莊)地區,切斷敵人從灤源至靈丘和從廣靈至靈丘的公路運輸線,阻擊灤源、廣靈兩個方向的敵人增援,保證師主力殲滅平型關正面曰軍。”115師首戰還不忘叮囑楊成武:“你們如不能把敵人的援兵擋住,平型關戰鬥就勝負難料。所以,你們必須全力以赴死頂住敵人,絕不放過一兵一卒。”
115師獨立團阻擊戰圖
楊成武在接受任務之後,立即率領獨立團全體成員向北急行軍30餘里,那時獨立團的人數只有1800多人。23日下午,獨立團成功渡過唐河抵達上、下北泉村宿營,然而進村的時候卻發現村長連個人影都沒有。最後在堆滿麥秸的村子角落裏發現幾位受驚的老人,詢問之後才發現這裏已經被日軍洗劫過,115師獨立團還是來晚了。
據老人説道:“日軍在佔領灤源之後,對上、下北泉村周邊進行燒殺搶奪,姦污婦女,不僅僅是日軍,就連從蔚縣敗退的國民軍也沿村搶劫,見到漂亮女人都不放過。”楊成武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非常憤怒,殊不知閻錫山在統治山西的時候就到處造謠:“共產黨的軍隊,共產共妻,貧富難逃”、“紅軍青面撩牙,殺人不眨眼”等子虛烏有的話語傳遍山西,讓村裏的老百姓對八路軍產生誤解,直接逃到山裏面去藏起來了。
115師獨立團大軍
然而,在楊成武率領獨立團來到上、下北泉村之後,這裏的老百姓才發現八路軍是專門打小鬼子,並且還不搶老百姓一針一線,甚至還會幫老百姓擔水、掃院等雜活,説話也非常和氣,此後周邊的村民才慢慢地從山裏面回來,還拿出核桃、花生,紅棗等吃的招待八路軍,甚至還為八路軍生米煮飯,幫部隊找房子。當然,115師獨立團看到村民被日軍如此“虐待”十分痛心,直接激起了八路軍同仇敵怕的戰鬥激情。
9月24日,楊成武獨立團向北前進,目的地直奔白羊鋪、腰站、驛馬嶺方向,但是過程中卻出現了意外。上北村村民呂闊在當嚮導的時候,把白羊鋪誤聽成白溝,意外的把部隊帶到了白溝村,進而耽誤了佔據驛馬嶺最佳的時機。楊成武發現情況不對後立馬更換向導,命令部隊丟掉比較重的物資,輕裝上陣迅速跑向白羊鋪。
平型關戰役舊圖
然而,就在白羊鋪村口有個急轉彎的山腳,獨立團一營一連尖刀排與日軍的小股騎兵遭遇,排長髮現後手疾眼快,直接向日軍騎兵隊發起進攻,打得日軍騎兵一臉懵逼,直接拋下7具屍體與許多受傷的戰馬逃跑。而此時的楊成武發現驛馬嶺已經被日軍佔領,只能被動地制定作戰策略。
隨後楊成武命令部隊佔領驛馬嶺道路兩側的山頭,迅速構建阻擊陣地。然而,兩側的山頭比驛馬嶺矮了很大,阻擊起來難度比較大,但是還是可以實現截斷公路,堵住日軍向平型關戰役增援的部隊。
驛馬嶺阻擊戰圖
9月24日下午4點多,獨立團偵察員偵察到日軍聯隊從灤源城出發,迅速向驛馬嶺方向趕過來,此時平型關戰役主場並沒有打響,灤源城的日軍明顯是針對獨立團一營一連尖刀排遭遇戰而來,確保靈丘與灤源間公路交通的暢通。此時楊成武斷定日軍抵達驛馬嶺必定會在晚上,而日軍對獨立團的實力並不清楚,定然不會貿然行動,而第二天早上就會發生一場惡戰。
阻擊戰激烈地打鬥圖
9月25日,從灤源向驛馬嶺方向開來的日軍聯隊足足有3000餘人,而當時楊成武獨立團整編才1800人左右,其中獨立團2營還被派到廣靈方向阻擊敵人,3營擔任獨立團預備隊,與日軍聯隊對戰的實際人數不到600人,這對於115師獨立團來説絕對是一場硬仗。
1937年9月25日拂曉,雨後的驛馬嶺天氣瀰漫着大霧,不到5米的距離根本分不清是人和物,日軍佔據領驛馬嶺隘口的優勢,對獨立團展開猛烈地進攻。日軍展開熟練地戰鬥隊形,兩三個人組成一組,利用岩石、土坎做掩護,探頭探腦地向前逼近。而楊成武則是利用濃霧作為掩護,命令部隊隱蔽進入阻擊陣地,就這樣敵我雙方展開劇烈的戰鬥。
115師獨立團阻擊戰圖
楊成武對獨立團進行分配阻擊任務:
1營1連作為主要戰鬥力量,對日軍展開正面阻擊,伺機衝擊驛馬嶺隘口;
2連從右翼進行攻擊,想方設法拿下隘口;
3連迂迴攻佔南面比隘口更高的山峯,直接用火力壓制日軍聯隊。
當日軍衝過隘口後,1連率先向日軍進行突然攻擊,打的日軍不敢抬頭。
雖然驛馬嶺阻擊戰非常激烈,而且現場十分殘酷,但是楊成武帶領獨立團隊員不畏犧牲,直接阻擊日軍援軍,給平型關戰役大捷創造了最有利的條件。楊成武戰鬥到下午4時,115師來電:“目前已經殲滅日軍板垣師團第21旅團1000多人,獨立團已勝利完成打援任務。”得知消息後的獨立團士氣大增,直接把來援的日軍打得潰不成軍。
楊成武偵察敵情圖
而楊成武看到日軍開始潰逃,直接命令獨立團乘勝追擊20多公里,收復了灤源縣城。在驛馬嶺阻擊戰中,楊成武率領獨立團直接殲滅日軍主力300餘人,為平型關大捷創造出最有利的條件。所以,才説真正打響“八路軍抗戰第一槍”的是115師獨立團阻擊援軍,擊斃日軍300餘人的驛馬嶺阻擊戰。
作者:大國志
註釋:【原創內容請勿洗稿抄襲;圖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參考文獻:
[1]高鳳山:《平型關戰役文獻資料彙編》,中共黨史出版社,2012年版,第412頁。
[2]武國友:《話説平型關大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版,第108頁。
[3]“麻排長”其實並不姓麻,只是由於臉上有幾顆麻子,所以被戰友親切的稱為“麻排長”
[4]楊成武:《楊鹹武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7版,第277頁。
[5]趙洪波:《平型關風雨70年》,中共黨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3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