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唐高祖李淵,是如何滅隋建立盛唐的?一封信便看出重要的原因

由 亓官天亦 發佈於 經典

公元前1046年,武王姬發建立周朝,公元前221年,始皇嬴政統一中華,開創大秦帝國,公元前206年,高祖劉邦創建大漢王朝,公元618年,高祖李淵開創盛唐,在此,中國成為歷史的巔峯,成為世界最強之國。在歷史更替,後人永記的時代,這些人物依然在我們腦海中時刻出現,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李淵的故事。


李淵

李淵為隴西成紀人,今甘肅省秦安縣,他出身極為顯貴,其先祖李暠是西涼開國君主,祖父李虎、父親李昞先後擔任西魏北周時期的柱國將軍,是名副其實的國之柱臣。而他的母親卻是獨孤氏,西魏柱國將軍獨孤信之女,而出身在這樣的士族家庭,李淵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公元572年,父親李昞病故,雖然在家中排行第四,但七歲的李淵卻繼承了父親唐國公的爵位。但讓人不解的是,隋末天下大亂的最後關頭,各地起義已成燎原之勢,但此刻,與其他傭兵一方的封疆大吏相比,李淵似乎並無問鼎天下之至。而李淵也是被迫起兵反隋的。整個過程中,李淵的表現並不像一位能夠君臨天下的開國君主。據歷史記載,公元617年正月,李淵因鎮壓農民起義時,遭到隋煬帝楊廣的拘押,雖然幾天之後便被官復原職,但在危情之下,而當時年輕的李世民建議李淵效仿當年漢高祖劉邦出逃芒碭山的情景,以觀時局變化,而面對這個倡議,此時的李淵卻沒有答應,因為他另有想法。


李世民

讓她有了起義想法的就是穆皇后,而穆皇后就是竇皇后,她是北周神武軍竇毅之女,自幼才貌出眾,喜歡讀書,因上門求親者眾多,特地為女兒設下擂台比武招婿,而李淵因射術精湛而與竇氏結婚。在李淵的父親去世之後不久,常年卧牀的母親也接連去世,而竇氏的出現,卻像一盞明燈,温暖了李淵的心靈。而竇氏先後為李淵生下了四兒一女,幾經絕户的家庭卻重新有了興旺,這或許是李淵一生之中最為幸福的時光。但在公元617年李淵出任晉陽留守的時候,竇氏已於四年前病逝,而年僅16歲的三子李玄霸也在四年前去世,而此時的長子李建成與四子李元吉依然身在隋帝國控制的河東老家,當時的李淵更加覺得骨肉至親的重要,因此,當李世民提出舉兵時,卻被李淵給拒絕了。顯然,李淵早已下定起兵的決心,之所以按兵不動,只是因為時機尚未成熟,但李世民並不知道李淵拒絕起兵,還有另外的原因,當時的晉陽是隋朝帝國的北部邊陲,也是防禦北方的遊牧民族的軍事重鎮,要想西進長安,則必須解除來自北方遊牧人的威脅。以致由公元6世紀中葉崛起於漠北的遊牧民族集團,此時的遊牧人已經取代了隋朝,成為北方的割據勢力。李淵雖有霸業之心,但為了減少阻力,它既不能與遊牧人為敵,也不願公然揹負亂臣賊子的罵名,這似乎又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障礙,這一年的李淵已經52歲,或許與其他地方的割據勢力不同,李淵起兵叛隋的抉擇並不完全出於自己的權利慾望。而那時的社會兵荒馬亂,盜匪橫行,他知道自己成為了王者,才能保全家人的平安。


李淵

當時的李淵親自給遊牧人始畢可汗寫了一封信。李淵在信中表示,願與遊牧人和親結盟,同入京師,只要不搶奪,欺詐百姓,長安城中的所有金銀玉帛皆為遊牧人所有,若因路途遙遠,不願南下,也可坐享長安的豐厚財物,之後又在信上用了某種字樣以表示謙卑,尊重。

公元617年,在頻繁的勞役和兵役的透支下,一度繁榮興盛的隋朝帝國再次風雨飄搖,瀕臨崩潰的邊緣。這一年,天下各路英豪早已不把隋朝當自己的國都了,而是都擁兵割據稱帝稱王。此刻,時任晉陽留守的李淵,提早就建立了自己的核心軍事集團。


隋煬帝楊廣

一個月後,隨着人馬糧草資助基本準備就緒後,李建成和李元吉也終於抵達晉陽,蟄伏多年的李淵終於在此時宣佈了一套完整的起兵方案,首先昭告天下,尊隋煬帝為太上皇,擁立隋煬帝楊廣之孫為幼帝,披上了匡扶社稷、安定天下的合法外衣,而且挾天子以令諸侯還可以營造一個統一的戰線。其次北連遊牧人為援,不但西進長安後無後顧之憂,並且藉助遊牧人的兵馬,壯大自己的聲勢,同時在進長安的過程中,沿路大量封官加賞,收買人心。最終僅僅半年之後,便坐擁關中,可見李源非但不是一個無能之輩,而且從晉陽起兵到建立大唐的過程中,李淵一直都是最高決策者和全局總指揮,是當之無愧的開國君主。


太子李建成

公元618年5月,李淵在太極殿登基稱帝,建立唐朝改元武德。雖然此時天下戰火頻起,烽煙未息,但唐朝的疆土也只有關中都城的部分地區,但是上天卻給了他們無數的機會,就在僅僅數年的統一戰爭之後,大唐帝國終於實現統一。橫跨400多年。作為大一統的王朝,在唐朝開國之後,太子李建成更多時候是做協助員,幫助李淵處理政務,隨着一路的戰爭,征討後投降的大多士兵都為次子秦王李世民所得,已頗有功高蓋主之師。而他的秦王府中也匯聚了號稱18學士的一眾當世之才,為謀奪太子之位,日夜籌措,面對李世民的聲望,李建成深感不安。兩個兒子之間便產生了巨大斗爭。兩個兒子之間的爭鬥,卻考驗着李淵的政治能力。不料在公元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為了自保,李世民親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而他身邊的將士也用箭射中了李元吉並跌下了馬。事後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禪讓皇位給李世民,退居太安宮,稱太上皇。


李世民

貞觀九年,也就是公元635年,大唐王朝的開國皇帝李淵病逝,此時正是農曆的五月,當時天氣炎熱,李淵的陵寢卻還沒修建,既沒有選定陵寢,也沒有做過任何營建帝陵的準備,但面對帝陵選址和營建的事情,李世民卻沒有一點定論。李淵生前曾經留下遺詔,要求遵照秦漢時期的喪葬制度,為自己營建陵寢,一切從儉。

而當時大唐的都城在長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城北,在這片土地上擁有18座大唐帝陵,號稱唐18陵。一千多年過去了,歲月的風沙遮蓋了他們昔日的榮光,卻只有這些散落荒野的殘碑,依舊無聲地見證着那個巔峯王朝的盛世圖景。

關注我帶你瞭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