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張不出兵的高崗,為何在抗美援朝結束後,反被彭德懷稱為功臣?

朝鮮戰爭結束後,曾任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官的範弗裏特,在他的回憶錄中説過這麼一句話:

“聯合國軍的空軍盡了一切力量,企圖切斷敵軍的後勤供應,然而敵軍卻以頑強的毅力,把物資運送到了前線,不得不説,他們創造了驚人的奇蹟。”

眾所周知,範弗裏特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接替李奇微成為了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官。此後的範弗裏特,便一直指揮美軍和志願軍作戰,例如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也就是在範弗裏特的策劃下發動的,美軍則稱這場戰役為,三角山戰役。

主張不出兵的高崗,為何在抗美援朝結束後,反被彭德懷稱為功臣?

而範弗裏特此人,在作戰戰術中,極其重視火力,志願軍將他的戰法,更是稱為“範弗裏特當量”,這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在上甘嶺戰役中,範弗裏特命令美軍將上甘嶺地區的山頭都直接轟炸掉了兩米。

但現在這個唯火力論的美國上將卻説出這樣的話,可見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志願軍的後勤工作是非常出色的。而現代戰爭,與古代戰爭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後勤保障,當然古代戰爭後勤也非常重要,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由此可見後勤保障在古代戰爭中佔據的重要地位。

但是和現代化戰爭比起來,後勤已經不能用重要來形容了,堪稱是決定性因素,毫不誇張的説,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後勤保障。所以在朝鮮戰爭時期,美軍幾乎每天都派飛機在天空中偵查轟炸,企圖切斷我志援軍的供應,而在那個年代,能將物資安全並且完整運送到前線的戰士,都會被記大功。

而志願軍入朝總人數達上百萬之多,並且在抗美援朝初期,連朝鮮人民軍的後勤供應,都需要我方去完成,那麼如此龐大的後勤供給,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主張不出兵的高崗,為何在抗美援朝結束後,反被彭德懷稱為功臣?

説到這裏,就不得不説兩個重要的人物,第一個大家都知道,他便是志願軍副司令,主要負責朝鮮境內後勤工作的洪學智。而彭德懷元帥,在朝鮮戰爭時期,就多次誇獎過洪學智,説他為抗美援朝立了大功。

但是除洪學智之外,還有一位重量級人物,他的級別,和彭德懷是一個檔次,他對抗美援朝的貢獻,甚至彭德懷元帥本人都覺得超過自己的貢獻,彭總更是當着金日成的面稱他為大功臣,此人便是時任東北局書記的高崗同志。

提起高崗,很多人都知道他和劉志丹等人,創立了陝北紅軍,在陝西和甘肅一帶建立了革命根據地。但是這些革命貢獻,和他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做出的貢獻相比,就有點微不足道了。因為抗美援朝戰爭時期,他是整個東北地區的黨軍政一把手,毛主席更是為了讓東北大後方能盡力支援前線,他便以軍委主席的名義,在志願軍組建後,下達了這樣一條命令:

“中國人民志願軍以東北行政區為總後方基地,所有一切後方工作供應事宜,以及有關援助朝鮮同志的事務,統由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同志調度指揮並負責保證之。”

由此可見,毛主席將抗美援朝的所有後勤工作,都交給了高崗,而在毛主席眼裏,一切事物也要為抗美援朝讓路,所以他更是賦予了高崗,在東北自己決斷的權力。這在我軍歷史上,是極為少見的,因為我軍向來是民主集中制,任何事情都需要民主討論,只有統一意見後在實行。

主張不出兵的高崗,為何在抗美援朝結束後,反被彭德懷稱為功臣?

但是毛主席卻為抗美援朝另開先例,給予了高崗極大的權力,從這些事情我們不難看出,真正的抗美援朝戰爭其實有兩位掛帥之人,前方便是彭德懷,後方則是高崗。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儘管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高崗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他在抗美援朝戰爭還是籌備階段的時候,卻主張不出兵,和林彪持有一樣的意見。那麼高崗為何主張不出兵抗美援朝呢?而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他又是如何轉變態度,為志願軍的勝利究竟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呢?

要徹底説清楚這些事情,還得從彭德懷進京説起,在1950年10月4日,遠在大西北的彭德懷被毛主席召到北京,就是否出兵朝鮮一事,進行討論。而在當時參會的人員裏面,就有高崗,在這場會議上,高崗和林彪等人,都反對出兵朝鮮,尤其高崗的發言,極其具有代表性,堪稱是大多數反對出兵之人所保留的意見,其中高崗這樣説道:

“不要出兵去打,還是加強東北邊防為好,如果一定要打,那還是晚一點打好,可以等到我們經濟發展了,部隊武器裝備改善了,海軍、空軍建立起來了,再打。”

主張不出兵的高崗,為何在抗美援朝結束後,反被彭德懷稱為功臣?

高崗的發言,在當時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尤其和高崗在解放戰爭時期有過合作的林彪,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當然此次會議本身就是各位領導互相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而高崗的想法,在當時確實有一定的可行性,他也並不是主張徹底不出兵,而是建議在現階段,還是保衞東北邊境,實行保境安民政策的好,等未來軍事實力強大了,經濟實力雄厚了,在去同美軍打。

不過高崗的發言,卻有點過於理想主義,如果只講防禦,失去了朝鮮這個天然的戰略縱深,那麼美軍,甚至逃到台灣的國民黨,隨時有機會進攻東北。當然高崗本身是一位政治家,並非軍事家,他沒能想到這些,也很正常,所以在高崗發言完畢後,周總理很快便進行了辯論,其中周總理説道:“鴨綠江一千多里防線,需要多少部隊來防禦?積極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

主張不出兵的高崗,為何在抗美援朝結束後,反被彭德懷稱為功臣?

就這樣,高崗的建議最終沒能通過,後來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彭德懷在會議上一針見血,説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真正意義,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的極大支持,最終會議決定出兵朝鮮。

説道這裏,我們不難發現,新中國的領導人在大事面前,都充分發揮了民主討論的原則,高崗主張不出兵,也並非是什麼錯誤的認識,而以上所説的事情,其實是高崗主張不出兵的原因,那麼他既然不主張出兵,為何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卻能成為大功臣呢?

實際上高崗不主張出兵,代表的只是自己的個人意見,這並不代表他沒有大局觀念,毫不誇張的説,在抗美援朝戰爭還沒有爆發之前,高崗就為這場還不確定的戰爭做足了準備。而東北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也使得高崗成為了當時所有新中國的領導裏面,為抗美援朝籌備工作付出最多的人。

主張不出兵的高崗,為何在抗美援朝結束後,反被彭德懷稱為功臣?

早在1950年9月,此時距離朝鮮戰爭爆發僅僅三個月,而高崗帶領下的東北軍區就開足了馬力,在東北整個境內向朝鮮方向開設了三條兵站運輸線,同時高崗還開始全國性的籌備物資,分別籌備到了能維持一個月的作戰物資以及糧食,其中包括炮彈、食油、乾菜、汽油等各種後勤物資。

當然東北軍區為抗美援朝戰爭所做的籌備工作,如果將功勞全都算到高崗身上,這也是有失偏頗的,但高崗身為東北軍區司令,如果沒有他的積極動員,那麼在彭德懷率領大軍入朝後,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

例如先期入朝的志願軍,就達二十七萬之多,如果沒有高崗提前部署好的三條運輸線,光是大軍如何入朝,就是一個大難題。也正是高崗為志願軍入朝打下了堅定的物質基礎,這才使得彭德懷指揮十三兵團和九兵團,在第一次戰役和第二次戰役中打了美軍一個措手不及,使得志願軍佔領了先機。

主張不出兵的高崗,為何在抗美援朝結束後,反被彭德懷稱為功臣?

其次在抗美援朝戰爭最重要的階段,高崗幾乎每天工作的任務就是擔負志願軍的後勤問題,並且高崗還建設性的提出意見,以東北軍區為主,在朝鮮設立由東北軍區管理的四個後勤分部。到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所有參與後勤保障工作的人員,就達六萬,這足以證明,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後勤工作的龐大。

除此之外,高崗同志為了更好的支援前線,他還多次去往莫斯科,申請蘇聯的援助,幾乎蘇聯對志願軍所有援助的武器彈藥,都是經過高崗之手。而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給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發的每一封電報,幾乎在開頭都會寫道“彭轉高”,可見在毛主席眼裏,高崗在朝鮮戰爭中的作用,是和總司令彭德懷一樣的。

並且對於毛主席的這一認識,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也是深表認同,而高崗同志為了更好服務志願軍後勤保障,他還不顧美軍飛機的轟炸,曾親自入朝就達三次之多,這也使得彭總和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值得一提的是,後來曾有人借高崗一事,企圖給彭總加罪名,但是彭總卻絲毫不懼,他認為高崗的過是過,但貢獻就是貢獻,這是誰也無法抹殺掉的。

主張不出兵的高崗,為何在抗美援朝結束後,反被彭德懷稱為功臣?

實際上彭總的表態是非常正確的,雖然在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高崗犯了錯誤,甚至他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最終做出了讓人惋惜的事情。但高崗曾經為革命做出的這些貢獻,永遠不會隨着他的離去而被人們忘卻,相反他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發揮的巨大作用,身為後人的我們,是永遠會銘記於心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58 字。

轉載請註明: 主張不出兵的高崗,為何在抗美援朝結束後,反被彭德懷稱為功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