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臣子,一輩子除了造反當皇帝,恐怕也就只能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常將其稱作"丞相"或"宰相"。可實際上,這兩個稱謂有着不小的差別。
"相"是一個早在先秦時代就存在的稱謂。"百官之長",也就是執政大臣,都被視作"相"。但這只是一種泛稱,並非一個確定的職位。譬如魯襄公二十五年(前548),作為執政大臣的崔杼和慶封就被齊景公分別稱為"右相"和"左相"。
而有時候我們會在先秦史料中看到的"國相",其實才是更接近後世"丞相"或"宰相"的朝官。"國相"發端於"家相",也就是世卿大族們招納來為自己管理家事,出謀劃策的謀臣。後來"家相"發展成"相室",也就是"家宰",再之後才發展為"國相",也就是戰國時代的一國之宰輔。
在秦一統天下之後,需要處理的政務數量翻了無數倍,秦始皇也自然需要輔佐之人。不過因為先前秦國的"相國制"不同於東方六國,是獨具秦國特色的"丞相制度",所以新王朝的宰輔便是一位"丞相"。
"丞相",就是"丞,奉。相,助",上丞天子之意助理萬機,統領百官。它是秦朝的正式官名,也是"皇權"和"相權"之爭裏的"相"的本義。而春秋戰國以來的"相國"之名,在這時就已經只是一個尊稱了。
之後漢承秦制,丞相繼續作為輔佐天子的百官之首。不過因為西漢初年此職多由開國功勳們選任,所以出現了國家大事皇帝無法一言獨斷,丞相也沒法一手遮天,皇權和相權處在對平衡的狀態。
也許是因為我們太熟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句話,所以老是以為自秦漢以來,歷代丞相都只是一人。這句"一人之下"的原話出自東漢成書的《吳越春秋》。在此時,情況確實依舊如此。
但實際上,在漢惠帝至漢文帝時期,朝廷曾短暫地同時任命過兩位丞相。且在漢成帝時,因為皇帝將大司馬驃騎將軍稱為"大司馬",將御史大夫稱為"大司空",並給了他們丞相的待遇,所以當時形成了事實上的三相併存,即"三公多相制"。
而後漢光武帝吸收了王莽篡漢的教訓,削弱了三公的權力,"三公多相制"逐漸被廢棄。結果"接替"東漢的魏晉因為自身的發展狀況,不僅把"三公多相制"又"翻出來",還加了把勁往"三省制"發展。
如果説"三公多相制"更多的還只是在事實層面讓"丞相"變成了三個,那三省制,乃至唐代完善了的三省六部制,就是在制度層面都將"丞相制度"發展成了多相制。
隋代,三省的長官中書令、侍中和尚書令,承擔輔佐帝王之職,是事實上的丞相。而專門的"丞相"一職,已然消失。至唐代,因為"丞相"歷來是專指某一職務的正式官名,所以人們給中書令、侍中和尚書令這些有丞相之實的人另取一合稱——"宰相"。"宰",即主持、主管之意。
《新唐書》所言的:"宰相之職,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其任重矣。然自漢以來,位號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這其中的"名尤不正",説的正是宰相們明明算不上過去"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卻又每個人都幹着點丞相能做的事。
後來因為中書令、侍中和尚書令這三個職位也如丞相一樣變得尊貴起來,朝廷便又連這些官職也不願給宰相們了。因此真正行丞相之權的人,又變成了有着"侍郎"之職的三省六部的高官們。而大抵也是為了給他們點安慰,明確其身份,朝廷又給宰相們加了"平章事"或"同中書門下三品"的頭銜。
到了宋代,三省六部制名存實亡,中書令、侍中等職務更是"坐實"了自己榮譽頭銜的身份。而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和尚書左、右僕射等,成了這個時代行丞相之權的宰相。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宋孝宗時期,尚書左、右僕射被短暫地更名為左、右丞相。
而在宋之後,因為相權和皇權的鬥爭愈發激烈,明太祖朱元璋又是個眼裏容不得沙子的人,所以胡惟庸案爆發,所以從法律和制度層面"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就此消失。雖然後來隨着內閣制度的完善,以及清朝軍機處的發展,朝中還是出現了一些佐帝王而統百官的行丞相之權的人,但這些人都未能得到制度的承認。
因而梳理"丞相"這條線,我們從先秦的"相"出發,一直可以探尋到明初。無論朝代如何更迭,"丞相"或者"XX丞相"都是朝廷的正式官名。有此官職者,常行輔佐帝王處理天下事物之權,常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而"宰相",是在"丞相"這一官職逐漸成為一種榮譽,行輔佐帝王處理天下事物之權的人是多個而不再是一個之後,人們給這一羣人的一個統稱。
因而從我們這些後人的角度出發,我們可以説某位丞相是一位宰相。但若是此人的官職裏沒有"丞相"二字,卻又有着類似古代丞相的權力,那我們就只能説他是一位宰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