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個時候中國處於內憂外患並存的時期,為什麼一直説攘外必先安內呢?就是因為在內戰過程中會消耗、牽制大量的兵力,從而削弱對外的軍事實力。舉幾個例子,在歷史中唐宋時期,唐朝末年受到藩鎮的制約,中央政府幾乎被架空,因此北邊的吐谷渾、契丹,西邊的吐蕃等等勢力又再度崛起,威脅唐朝邊境。兩宋時期,國家崇尚文功而忽略了軍事建設,最終宋朝先被金軍拿走一半領土,後又讓蒙古軍給消滅。種種情況表明,在內亂時期是很難進行對外抗擊的,不過,凡事皆有例外。
中國有一個朝代,即便四分五裂成十幾個乃至幾十個諸侯割據,也能夠將外來侵略者一一剿滅。這個朝代就是大漢王朝。昔日,漢朝是多麼的輝煌,高祖皇帝建立天下之後雖然跟北邊強大的匈奴採取和親政策,經過文景之治後,漢武帝一出必殺,將匈奴徹底覆滅。可是在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和董卓亂京的相繼發生,讓大漢的中央政權成為了傀儡。
只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大漢官軍有的是能夠對付他們的人。首先是公孫瓚,白馬將軍的名號殺得他們丟盔棄甲,甚至要奉送白馬進貢給公孫瓚以示降意。公孫瓚覆滅後又有袁紹,袁紹之後又來了曹操,烏丸人和鮮卑人認識到了一個問題,就算大漢的內亂再嚴重,這些諸侯依舊可以像以前一樣將他們消滅。
古代中國對外戰爭
同樣情況的還有西北邊的羌人。羌人從一開始就受到董卓的制約,董卓本是黃巾之亂的敗軍之將,花了不少錢財才賄賂到一個涼州刺史的爵位。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戰敗者,還是能夠在涼州將羌人趕出去。到後來,馬騰、馬超兩父子更是羌人吃盡了苦頭,馬超被羌人奉為神威天將軍,這就是羌人對他們勇武的恐懼。
所以説,大漢縱然已經到了滅亡的邊緣,可是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依舊是無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