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説先主欲起兵東征,趙雲諫曰:“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願陛下察之。”先主曰:“孫權害了朕弟;啖其肉而滅其族,方雪朕恨!卿何阻耶?”雲曰:“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先主答曰:“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遂不聽趙雲之諫,下令起兵伐吳。
—《三國演義》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
建安26年,公元221年,關羽失荊州,走麥城,被吳將呂蒙所殺,223年,劉備舉兵伐吳,為關羽報仇,成為歷史美談,為兄弟領傾國之兵,只為取敵酋人頭祭一縷亡魂,跟着劉備這樣的大哥確實敞亮,太講義氣了!然而歷史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劉備輸掉了戰爭,毀掉了大好局面,葬送了蜀國本就不多的精兵,令人扼腕嘆息,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假如當時劉備真的採納了趙雲等人的建議北伐曹魏,就真能改寫歷史,統一三國嗎?其實分析一下就知道,在當時的形勢下,劉備只有三種選擇;一、自守本土,按兵不動,以待時機之變。二、採納趙雲意見攻打魏國。 三 、攻打吳國,為關羽報仇。
先説自守本土肯定不行,劉備的組織團隊裏有很多荊州籍的將領,他們親眷財產很多都在荊州,東吳背信棄義,奪取蜀地,於公於私,都應該反擊一下,不然就失去了人心。劉備入蜀搶了劉璋的基業,可是他和劉璋一樣都是外來政權,一直面對當地門閥豪強的信任危機,在這種情況下,萬萬不能再冷了手下荊州將領的心。三國志《劉曄傳》中記載了這樣的話,(曹丕)詔問羣臣令料劉備當為何?眾鹹雲:“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無緣復出。”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劉曄的話對劉備伐吳的心態做了最準確的解答,劉備肯定會出兵,也許不是給關羽報仇,但絕對是提振威望,鞏固統治的必要手段。
那麼趙雲的方案可行嗎?完全不可行,仔細想就可知趙雲之計是下下之策,魏國有雄兵險郡,關中地形易守難攻,哪有急切可下的道理。曹魏經營北方多年,人心漸漸歸附,何處還有關東義士?注意漢獻帝是禪讓給曹丕,雖然過程噁心人所不齒,但禪讓是一種儒家推崇的合法行為,起碼在表面上是讓人無話可説的。
三國裏相對於魏國來説,吳國弱小一點,當時孫權背信棄義,劉備正好有了藉口,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就像當初曹操以陶謙殺害他父親為由而進攻徐州。而且東吳自周瑜、魯肅過後人才凋零,沒有什麼能人,當時東吳還要分心防守曹魏,蜀軍定佔上風,孫權必會妥協。諸葛亮前期對整套計劃瞭如指掌,他和劉備分析通過局部戰爭是有可能奪回荊州主權的,可以説討伐東吳在當時形勢下來説,是最可行的一個方案。那麼劉備真的想滅了東吳嗎?答案是沒想現實也不可能做到,從他拒絕了大將黃權水陸並進的提議就知道了,“水軍順流,進易退難”,黃權是在江北,撤退確實困難,陸戰後退,水軍就會全軍覆沒。劉備不讓水軍深入恰恰是不想讓戰爭擴大化,以益州一州之力奪取天下,在電腦遊戲裏可以,但在實際中完全不可行,換句話説,即便真的讓他滅了東吳,他也沒兵去守,到頭來還是便宜了曹魏。劉備的本意是要通過局部戰爭手段打疼東吳,讓東吳做出一定的賠償,至於這個賠償方案,兩方肯定是沒有談攏。《三國演義》裏説孫權要送回荊州,送還夫人,這肯定是扯淡,天底下不可能有這樣的美事,都是羅貫中替劉備意淫出來的。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孫權豁出去了,竟然主動向曹丕稱臣,簡直是臭不要臉,失去了曹魏對東吳的鉗制,夷陵戰場的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劉備也是騎虎難下,無法班師,只能硬着頭皮打下去。
八月,陸遜火燒連營,劉備大敗,夷陵之戰是一個轉折點,西蜀從此再無可能染指荊州,次年劉備亡於白帝城,一代梟雄從此謝幕。討伐東吳可以説是劉備為扭轉局面而做的一次孤注一擲式的豪賭,從幾率上也有很大成功可能,奈何最終惜敗。講到義氣,關羽的死,根本就不可能擾亂一個亂世梟雄的心,雖然史書上歌頌了桃園兄弟的情義,但劉備最希望的肯定不是這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