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搞笑飛哥採風另一種意境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很多人對封禪不是太瞭解,張守節《正義》解釋:“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通俗一點講就是帝受王命於天,向天告太平,對佑護之功表示答謝。中國封建2132年的歷史,泰山封禪的皇帝為何只有6位,1人拉低了標準,其他人不願與之為伍。
第一位泰山封禪的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先來到鄒嶧山,行祭禮,又讓石匠刻石,來歌頌秦朝的功績。秦始皇又親自來到泰山,在岱頂行登封禮,再一次讓石匠刻石,來歌頌秦朝。
秦始皇為何選擇泰山封禪呢?司馬遷的《史記·封禪書》有記載:“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蓋有無其應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見而不臻乎泰山者也。”然而司馬遷對泰山也是非常看中的,司馬遷曾經説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然而秦始皇到泰山封禪,還能追溯到齊桓公,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記載:“齊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獸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秦始皇到泰山封禪更多的出於政治目的,秦始皇統一六國,人心不穩,秦始皇為了鞏固政權,告訴那些六國的人,我的君權是神授的。你們不要有別的想法,秦始皇為了證明,是神授的權力,再一次啓動封禪活動。
第二位泰山封禪的皇帝——漢武帝
漢武帝這個人好大喜功,生活那是揮霍無度,漢武帝除了“尊王攘外”的窮兵黷武,漢武帝還大規模建造豪華宮殿。漢武帝為了顯示皇權,曾經8次到泰山進行封禪活動,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漢武帝也是歷史到泰山封禪最多的皇帝。
第三位泰山封禪的皇帝——漢光武帝劉秀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正月,劉秀夜讀《河圖會昌符》上面記載:“赤劉之九,會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於承。誠善用之,奸偽不萌”,漢光武帝就找到了封禪泰山的依據。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二月十二日,漢光武帝來到泰山封禪,劉秀也是出於政治目的,宣傳德政,鞏固地位。
第四位封禪泰山的皇帝——唐高宗李治
李治在泰山封禪是陣仗最大的,李治在位期間,南征北戰,四海來朝,成就了唐朝歷史上最廣闊的疆域,這次封禪意義重大,出了文武百官,還有命婦,還有唐朝周邊的鄰國比如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
第五位封禪泰山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剛繼位的時候,選賢任能,勵精圖治,形成了歷史上的“開元盛世”,不斷的有大臣讓李隆基封禪泰山,然而李隆基卻聲稱:“朕以眇身,託王公之上,夙夜祗懼,恐不克勝,幸賴羣公,以保社稷。朕承奉宗廟,恐不克勝。未能使四海從安,此理未定也;未能使百蠻效職,此功未成也。”
李隆基越是推辭,源乾曜和張説第三次上書,堅持敦請李隆基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説李隆基不去泰山封禪,是“稽天意以固辭,違人事以久讓;是和平而不崇昭報。至理而闕薦祖宗”,似乎不去泰山封禪就對不起祖宗,有悖天意。開元十三年(726年)李隆基便率領百官到泰山封禪。
第六位封禪泰山的皇帝——宋真宗趙恆
宋真宗和遼國簽訂“澶淵之盟”後,王欽若就建議趙恆舉行封禪大禮,為了去泰山封禪,宋真宗便開始製造祥瑞,宋真宗還編了一個故事:“説自己夢見了一位仙人,那位仙人説他有一本仙書留在了宮中,”宋真宗就讓大臣們找這本書,大臣真找到了這本書。
這本書中記載,在宋真宗的治理下,國家長治久安,國富民強,仙人很滿意,就有大臣投其所好,製造了很多的祥瑞。後來大臣們直接聯名上書,讓宋真宗泰山封禪。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宋真宗從汴京出發,到泰山封禪。
澶淵之盟簽訂後,宋真宗在政治上沒有什麼作為,他還致力於封祀之事, 粉飾太平,廣建宮觀,勞民傷財,誰都知道宋真宗不配到泰山封禪,從宋真宗以後,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不願與宋真宗為伍,成為天下的笑柄。宋真宗以後的皇帝來到泰山,只是舉行祭祀儀式,不再進行封禪。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