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家庭教育與網絡素養”研討會
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5月15日是國際家庭日,迎來了我國首個“全國家庭教育宣傳週”。5月13日,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中心聯合華中師範大學青少年網絡心理與行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共同舉辦了“家庭教育與網絡素養”研討會。多位專家學者表示,培養青少年識別有害垃圾信息能力,青少年正確參與網絡互動方式至關重要。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在會上以2022年中國青少年網絡素養數據調查為基礎,分析了家庭教育與青少年網絡素養的相互關係,呼籲實施家庭網絡素養教育計劃。家長需自我訓練,提高自身網絡素養水平;注重溝通,增加温度,減少不必要的控制。
方增泉表示,引導青少年識別有害垃圾信息,正確參與網絡互動,健康文明上網,家長要承擔起第一導師,營造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圍,教導孩子恰當利用網絡為自己塑造良好形象;鼓勵孩子從網絡內容消費者轉變為內容創造者,規範孩子網絡價值認知和行為。
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教授邊玉芳表示,家庭教育要關注青少年學習需求、關係需求、自主需求、價值需求的統一,家庭中家長高質量陪伴促進親密關係的建立,滿足孩子自主發展的需求,驅動孩子自我價值感實現,才能實現孩子健康成長。
“讓孩子們踩在真實土壤的生活裏,給孩子多元、温暖、豐富的家庭生活選擇,改變家庭生活方式是提升孩子網絡素養的重要突破口。”邊玉芳説。
中國兒童中心家庭教育部部長霍雨佳提出了家庭教育中網絡生活存在的問題有:一是家長不能完全掌握兒童的上網活動;二是對兒童上網行為缺乏科學的監管,力度不夠,效果有待提升;三是家長對兒童上網活動的教育作用有限;四是親子網絡關係不佳。
她提出家庭教育網絡監護策略:家長要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的網絡素養;要建立良好的網絡親子關係,家長與孩子一起塑造安全、健康、積極的網絡消費文化,將網絡管控轉化為網絡參與正向賦能。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豔在發言中指出,目前有九成、1.84億未成年人在上網,三成以上的孩子在六歲前就已上網。全社會要樹立兒童友好型環境理念;學術界應該進行數字產品的正向價值研究,正面引導互聯網積極賦能青少年成長;家長要主動提升能力、履行責任,營造有温度、有閒暇、有規則的良好家庭生活。
中國傳媒大學法律系主任鄭寧分享了“依法帶娃”的理念和方法。家長要承擔家庭教育主體責任,尊重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培養青少年互聯網學習、生活、娛樂時間規劃能力;提出要從合法合規、安全保護、隱私保護、消費保護、網絡防沉迷、網絡亞文化(追星)等方面加大對青少年的網絡保護力度,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積極賦能。
此外,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鄭素俠教授認為在數字時代,親代與子代之間形成包括技能、知識、信念差異在內的“數字溝”,子代憑藉新技術的掌握獲得“反哺”能力,在代際傳播中居於主導地位。“要建立家庭協調民主、傳播隱私管理、親子共同成長的新型親子關係,適應數字環境,培養合格數字父母、數字公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