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暑假是最可怕的”“小學二年級的暑假很危險”“三年級的暑假是最可怕的”“五年級的暑假才是最可怕的”“小升初的暑假是最可怕的”“孩子在初二的時候,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開學就要初三的孩子們,暑假別再玩了”……
如果你是家長,刷到這樣的短視頻,會做何感想?
這兩天,上述短視頻的截圖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身邊不少家長看到之後氣不打一處來。“現在的小鬼和家長們已夠慘了,這些人還在到處販賣焦慮,應該全部封號!”朋友圈裏,一位同事表達了憤怒。從具體內容來看,這些人所説的“暑假危險、可怕”,無非指的是暑假如果沒有好好補習,就很容易落後。言下之意,讓家長報班或者購買教材學習。
公開信息顯示,這些賬號都下掛着購物櫥窗,點進去自然是各種補習教材。
這些年,因為短視頻的普及,坐在鏡頭前侃侃而談教育的人越來越多。中小學生家長只要刷到過一兩個,平台就會反覆推薦類似內容。其中當然不乏所謂“資深名師”,但更多的是這些打着關愛孩子的幌子,實際上在販賣焦慮,行“恐嚇營銷”之實的人。
他們是否有足夠教學經驗無從考證,單從內容來看,同質化非常嚴重,因此才有從一年級到七年級,每個暑假都很危險的説法。他們抓住並放大了家長不願意孩子“輸在起跑線”的焦慮感,不斷強調“超前學習”才是“正常學習”,以此來實現自身的商業利益。
這種模式也常見於幾年前的教培行業,從業人員會人為製造緊張感,比如經常向家長暗示“大家都報了”,引導家長下單。
“販賣焦慮”是一種百試不爽的營銷手段。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説,永遠都有個理想化的“隔壁鄰居家的孩子”,需要自家的娃不斷學習追趕。很多家長有時候明知道“學無止境”,以及可能面臨的“智商税”,但出於責任心和焦慮感,還是會加大投入,通過報班,買更多學習資料來消解負面情緒。
尤其在互聯網時代,平台通過算法制造信息“繭房”,讓“販賣焦慮”獲得更多流量和關注。關心孩子學業的家長只要簡單搜索幾條信息,就會有大量相關信息撲面而來。經常出現的結果是,想要解決的問題沒解決,又發現了一堆潛在的新問題,徒增了煩惱和焦慮。
算法原本是為了更有效率地提供更有效的信息,這確實會和平台提升用户停留時長等商業指標相悖,需要做一些平衡,特別在醫療、教育等關乎民生的內容上,平台的職責顯然不應該只是簡單地提供更多內容。
實際上,在醫療領域,這些年許多平台都加強了審核,比如要求賬號持有方提供醫生資格證。在教培行業遭遇整治後,平台也對教培機構發佈的內容進行了嚴控。這些都證明如果平台願意,就能對此類信息進行規範,實現更高質量和有益內容的推送。
此前,教育部組織過專門力量,抽取線上培訓機構和重點網站平台,就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及“雙減”政策要求情況,持續不間斷開展線上巡查監管。指導各地清理打着“名校”旗號製造教育焦慮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