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君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慢就業”現象較為普遍,給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和挑戰。由於就業率的剛性要求,直接面對學生的輔導員老師,往往成為就業工作壓力層層傳導的終端。在這場圍繞就業的拉鋸戰中,出現了學生不急老師急,為勸就業輔導員老師“説幹嘴”“跑斷腿”的現象。(6月29日《中國青年報》)
“慢就業”是這幾年熱起來的一個概念,但它不具備統計學意義上的數據支撐,因此,究竟有多大存量的“慢就業”,誰也不清楚。其實,在學生就業問題上,並非表面看到的“學生不急老師急”,更可能的情況是學生也急,而且比老師還急,但雙方着急的地方不一樣。老師急的是“你怎麼還不籤就業協議”,學生急的是“為啥找不到合適的簽約方”。而所謂“慢就業”給高校就業指導帶來了挑戰,也可能是個假問題,真能坦然接受“慢就業”的沒幾個人,畢竟,“慢就業”的經濟成本、時間成本和心理承壓太大,這注定是一個奢侈品,因而不會是大多數人的菜。這也從側面説明,讓高校就業率數字“不好看”的,不可能是什麼“慢就業”,而是依然如故的就業匹配老問題:一方面是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單位找不到對的人。
有很多人可能覺得,在就業觀念越來越開放的當下,畢業後考研、深造、出國、旅遊,等等,有一大把的畢業去向選擇,“慢就業”分明就是應運而生的,而且勢必“圈粉”很多。這個時候,一定要看到就業的本質,它是一種生存要求的保障,更是一種社會交際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的載體,不工作或者沒工作,會帶來各方面的不適感,這是毋庸置疑的。即便家裏存款無數,一個人也不會選擇無所事事,“不務正業”的感覺不是誰都能消受得了的。所以,工作絕對不是養家餬口、掙一份口糧那麼簡單。人拒絕了工作,很大程度上也就拒絕了人羣,跟“社會性死亡”沒有多大區別。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警惕有人藉着“慢就業”的名頭,將其引申為一種“年輕態”,附會為一種個性化展示,因此就懶散有理,躲在家裏打遊戲,成為真正的寄生人羣,坐視自我意義的消亡。從這個角度説,打着“慢就業”旗號的消極就業,不合倫理。
當然,我們需要正視一部分人“世界那麼大,我想出去看看”的人生自選動作,但也不能因此就否認了“就業率”這個硬槓槓存在的合理性。從常識而言,允許很大一部分人“慢就業”,不事生產卻能活躍在消費端,這樣的社會構成是消耗型的,是不具備可持續性的,因此,對於就業率有所要求,不是沒有道理,這關乎社會的安全線、穩定線。從個人和家庭而言,就業意味着幼有所教、老有所養,意味着“家有餘糧”和家庭經濟結構的穩定;從社會角度説,就業意味着不存在閒置的生產資料,不存在閒置的勞動力資源,是社會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所以,如果你對“慢就業”確實甘之如飴,但千萬不要對就業率要求嗤之以鼻,不要輕易把“慢就業”和就業率劃線對立起來。老師苦口婆心勸你就業沒有錯、學校統計就業率沒有錯、社會管理系統對就業率保持一定的張力也沒有錯。我們需要在適度承壓的就業環境下,關注就業匹配度,按照社會需求調整專業結構,不要讓被錯配的專業和崗位轉化為“慢就業”。同時,通過合理的壓力傳導系統對逃避就業的懶散人羣形成擠壓,對於那些消耗家庭積累的人進行正確引導,謹防啃老成為“慢就業”的後盾。
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