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是怎樣在重重包圍下打響二戰的?

1938年秋,在慕尼黑會議上,蘇台德問題得到和平解決,德國人民滿心歡喜。會議結束後,張伯倫走過慕尼黑的街道,看到周圍都是沉浸於歡樂之中的人——德國人民希望能與歐洲各國和平共處,但同時要成為強者,得到人們的尊重。慕尼黑會議的召開,使德國人民更加相信,他們的這種希望需要希特勒政策的保障。因為希特勒不僅不經流血就輕易消除了壓抑德國人民民族意識的《凡爾賽合約》所帶來的後果,而且使德意志帝國的實力更加強大。這個時候,還在懷疑希特勒的政策,並看透希特勒魔鬼本性的人少之又少。而且,在希特勒的極權制度之下,這一小撮人根本沒有公開發表意見和憂慮的機會。這次會議之後,那些分佈在德國邊界以外的德國居民開始組成大大小小的團體紛紛以和平的方式併入“大德意志國家”中來,這使德意志帝國進一步壯大。當然,這並非希特勒之前預料到的。在希特勒看來,所謂的“大德意志”不過是個幌子,他之所以順勢提出這個口號,不過是想要利用二十世紀初歐洲在民族問題上的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被奪走了好幾個州,日耳曼人也成了戰敗民族。從這一事實出發,希特勒找到了有力的論據,並堅信這些論據能在德國人民心中得到全然合理的共鳴。在希特勒看來,對國界進行稍微的修改,能使德國人民更加信服於他的政策。

希特勒是怎樣在重重包圍下打響二戰的?

事實上,在慕尼黑會議召開前,希特勒已經開始盤算另一件事了——他要向歐洲乃至世界展示他所建立起的德國新武裝力量。在他看來,與其召開這次會議,不如直接同捷克斯洛伐克開戰。他認為,最便捷的手段就是向西方列強展現德軍的實力,從而讓他們害怕與德國發生任何意見上的分歧。可以確信的是,早在1937年,希特勒就下定決心,一有機會就“試驗軍事實力”,也就是從那時起,這種想法就成了他所有外交政策的目標。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內做好德國人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相信,希特勒推行的政策是為了進一步修改《《凡爾賽和約》》,將所有的德國人統一到一個國家中來。除此之外,希特勒對外還努力營造出一種政治形勢,那就是既能實行軍事性質的打擊,又不會招致敵對聯盟優勢兵力的反擊。

基於此,希特勒於1939年3月開始進攻捷克斯洛伐克。就對外政策而言,這一行動是十分冒險的——希特勒打破了他一再強調的將所有德國人統一到一個國家的宏偉藍圖。但是,就軍事角度而言,消滅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是實現以後計劃的必要前提。在此過程中,那些簽訂慕尼黑協定的大國因害怕戰爭並沒有跳出來反對,這使德國人民將這一行動視為希特勒政策的又一次證明。佔領捷克斯洛伐克之後,波蘭就成為希特勒的下一個敵人,但希特勒也明白,再故技重施是不可能的。所以,他選擇在政治和軍事上儘可能地孤立波蘭。當時的形勢是:法波聯盟仍然存在,而且受德國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影響,英國於1939年3月底向波蘭作出保證,如果波蘭受到侵略,便出兵幫忙。儘管如此,希特勒依然堅持進攻波蘭,並認為即使這樣,英法兩國也不敢貿然為波蘭出頭。因為根據幾年來的經驗,希特勒認為,只要讓英法相信,他們對波蘭採取的軍事援助時已為時過晚,那他們就可能在最後關頭退縮。為此,在對波蘭發動進攻前,希特勒讓德軍做足準備,以便在幾個星期之內解決掉波蘭,不給英法反應的時間。

希特勒是怎樣在重重包圍下打響二戰的?

當然,在對波蘭的衝突之前,蘇聯的立場也意義重大。所以,儘管希特勒之前在政治上與蘇聯並不親近,但為了拿下波蘭,他一改往日的對蘇態度,開始刻意討好蘇聯。克里姆林宮的領導人是經驗豐富的政治家,當然知道歐洲的緊張局勢一觸即發。他更知道,對於事態的進一步發展,蘇聯的態度至關重要。因此,斯大林也一改之前的謹慎態度,開始試探柏林方面。而另一方面,西方國家也開始與蘇聯進行談判。因為他們清楚地意識到,如果沒有蘇聯的軍事援助,他們對波蘭許下的承諾就毫無根基可言。因此,他們努力想要蘇聯成為希特勒的敵對勢力。6月,他們派出外交代表團,前往莫斯科。然而代表團遇到的俄國人也很清醒,他們並不願意受西方國家的蠱惑,輕易地捲入戰爭中。而且他們也明白,成為反對德國的主力,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更加糟糕的是,西方國家發現,即使蘇聯做出保證,波蘭人也並不相信——波蘭人擔心,俄國人一旦以“同盟者”的身份進入他們的國家,就永遠不會離開。因此,英法代表在莫斯科的談判陷入了僵局,不斷出現的矛盾和困難引起了無休止的爭吵,並讓談判更加複雜化,而俄國人與柏林的談判卻異常順利地進行着。

起初,希特勒懷疑蘇聯企圖通過與德交涉作為同西方國家談判的籌碼,直到7月底,希特勒終於確信他的懷疑是錯誤的,於是他指示帝國外交部長加快了談判進程。對蘇聯而言,與德國達成協議比與西方國家結盟更有利。此外,希特勒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了——他早已決定了發生衝突的日期。他希望在與波蘭發生衝突之前,能營造一個確定的政治形勢。所以他給俄國人的東西比西方國家給的要多得多——西方國家需要蘇聯的積極援助;而對希特勒而言,蘇聯只要保持中立就夠了,而且他還願意給蘇聯高昂的報酬,以讓其保持這種立場,那就是將波蘭的部分領土劃分給蘇聯,並承諾不涉足與蘇聯接壤的東歐小國。因此,8月23日,德蘇兩國在莫斯科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對於這一條約的意義,斯大林有很清楚的認識,如果德國開始進攻波蘭,英國將對德宣戰。這樣一來,即使不爆發世界大戰,也會爆發歐洲戰爭。雖然戰爭在蘇聯旁邊上演,但他不必捲入戰爭中,再加上蘇德的協議,戰爭一開始,蘇聯將不費一兵一卒就獲得大片的波蘭領土,這樣一來,蘇聯的西部前地也能明顯擴大。

如今,西方國家陷入了困境。1933年至1938年間,實力強於德國的西方國家沒有阻攔希特勒,這使德國的軍事和政治實力大大提升,現在爆發戰爭對西方國家而言是極其危險的。他們錯過了將德國的政策侷限於他們能控制的範圍內的機會。儘管如此,英國還是決定以暴制暴,以此回應希特勒的暴力行動。8月25日,英國與波蘭結成軍事同盟,希望這一明確的行為能制止希特勒進攻波蘭的計劃。同日,墨索里尼表示,意大利無力參戰——他認為這場戰爭不可能侷限於與波蘭一國開戰。這樣一來,希特勒不得不推遲他的進攻計劃(他原本預定於8月26日凌晨發起進攻)。希特勒做此決定,並非全然因為墨索里尼拒絕參戰,希特勒希望再給自己一些充分考慮這一決定的時間,同時也寄希望於法國人的避戰情緒會影響英國的立場。於是,賓特洛普受希特勒的委託,繼續與英國和波蘭談判,希望他們能明白,如果波蘭人不作出前所未有的讓步,它們註定要遭遇可怕的失敗。但英國和波蘭並沒有屈服。8月31日,希特勒斷定談判失敗,隨後,他發佈了有關展開戰爭的第1號訓令,該訓令指出:“現在,通過和平途徑解決德國再也不能容忍的東部邊界現狀的一切政治手段都已經用盡,我決定以武力達成這一目的。”1939年9月1日4時45分,德軍根據這一訓令開始進攻波蘭。

希特勒是怎樣在重重包圍下打響二戰的?

儘管已經付諸武力,希特勒依然希望英國和法國在目睹波蘭深陷絕境的慘狀後,不會參戰。無論如何,希特勒並不希望同時與那麼多西方國家作戰。基於此,他委託意大利主持召開了新的國際會議,企圖通過談判避免那些西方的敵人捲入戰爭中來。但這場新的談判很快就歸於失敗——英國於9月3日遞交了最後通牒,英國在通牒中聲稱,如果11時以前,德國沒有給出滿意的答覆(承諾停止對波蘭的一切進攻行動並從該國撤軍),那麼,從11時起,英國將與德國處於戰爭狀態。目擊者稱,當英國政府的最後通牒交到希特勒手中時,他發了好一陣的呆——他終於明白,他預估錯了英國人可能的反應,而他的行動太過草率了。接着,法國人的最後通牒也如同回聲一般送達,最後期限為17時。

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67 字。

轉載請註明: 希特勒是怎樣在重重包圍下打響二戰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