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咪讀呀 分享知識
作為世界名校,美國著名的哈佛大學在錄取學生的過程中特別注重8項個人素質:
1、 Self—confidence 自信心
2、 Warmth of personality 熱情
3、 Intellectual creativity 創造精神
4、 Intellectual curiosity 學習的慾望
5、 Initiative 學習的主動性
6、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責任感
7、 Reaction to setbacks 對失敗的態度
8、 Energy 活力
其中有兩項都與學習有關,哈佛商學院教授柯比説:唯有“學習力”,才能讓孩子真正提升效率,做人生的主人。
而無論是創造精神還是學習主動性,學習力背後的支撐離不開“專注力”——缺少專注力的人,學習中往往難以高效地完成學習,工作中以無法成為高效率的精英人士。
何為專注力?通俗而言,就是做一件事能夠全神貫注、不被外界干擾。但在大多數情況之下,能夠擁有這份專注力的人其實並不多,這也是為什麼在人類智商水平起點差不多的情況下,一個班級的學生,總有有優劣之分。一位語文全國特級教師説過,課堂45分鐘學習,是學習好壞的風水嶺。我的一位同事説:“自己的孩子上小學二年級,晚上從來不用費心輔導。”她問孩子為什麼題目都會做,孩子説:課堂專心聽講就夠了。在我們自己讀書時,大概也有同感,有的同學平時並不會在學習中投入大量時間,但每到考試成績卻十分優良。
這是源於專注課堂講解,把每一個知識點學習到位,問題都在課堂上解決掉了,課後需要花費的時間自然就會變少。專注力是提高效率的重要環節。
最近,經朋友推薦,閲讀了《奇特的一生》,讀後令人思緒萬千。書中主要講述了生物學家、昆蟲學家、哲學家、數學家柳比歇夫的故事,以及他 56 年如一日的時間管理法。柳比歇夫的自我約束和專注力讓人無比欽佩。他嚴格制定每一天每一個時段的作息,並貫徹到位。
作者格拉寧由衷地讚美柳比歇夫:“他通過他的方法證明,如果把一切集中到一個目標上,可以取得那麼多的成就。只要連續多年有系統地、深思熟慮地採用他的方法,你就可以超過天才。”這句話很好的證明了,比起優越的智商條件,能夠讓一個人有所成就的最大因素就是對學習新知識的“專注力”。
試試這幾個小辦法,一定讓孩子的學習專注力有一個質的飛躍:1、不打擾既是對專注力最好的保護
那天小小費正專心致志地玩玩具,姥姥推門進來就要給孩子喂蘋果,我悄悄拉拉姥姥的衣服説“讓他自己轉移注意力的時候再讓孩子吃吧。”
你是否很熟悉這樣的畫面,孩子正在研究一個玩具怎麼拆卸,搗鼓來搗鼓去就是不得要領,家長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動手拿過玩具説,説“來,媽媽幫助你。”
孩子吃飯,邊吃邊玩,忍不住就走過去端起他的碗:“吃得太慢了,奶奶喂吧,吃快點別等飯菜涼了。”
延遲、研究、迷惑,這些孩子在和困難或者新生事物打交道的過程,都是他們不斷挑戰自我的環節。允許他們慢一拍,不打擾,是對孩子專注力最大的保護。
2、記錄成就進行前後比較
“專注力”的培養不能空洞地告訴孩子,你該怎樣做,而是要在對比中讓孩子感受到“專注力”帶來的學習成果。家長可以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記錄每一次“專注學習”的時間。
比如,今天我們要畫畫,可以和孩子約定:“我們現在計時間開始囉。”然後記錄在白紙上,對比每一次專注學習帶來的收穫,讓孩子逐漸對自己充滿自信,開始主動培養自己的“專注力”。
3、有意識地訓練小小費屬於容易急躁的孩子,有時候遇到一些難題,他往往難以靜下心來。於是我和他玩了這樣一個“挖寶藏”的遊戲。
他有一大盒lego小積木,裝在一個塑料桶裏。我讓他閉眼,然後挑出一輛玩具小車(要區別積木),把小車迅速放進一大盒小積木堆的底部,並讓孩子挑出來。一開始,小小費只是拿手在積木堆裏劃拉,怎麼也找不到。
我告訴他:“挖寶藏,要有耐心、細心,專心。你看,把小積木一點點拿出來,放在桌上,隨着積木漸漸減少,裏面藏着的‘寶物’不就露出來了嗎?”小小費大呼好玩。就這樣我們玩了一下午,他也漸漸學會和困難較勁。武俠小説裏,曾寫為了讓習武者達到心無旁騖的境界,讓練習者“捻豆子”:把黑豆與黃豆混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分類。儘管今時今日,我們不用真的讓孩子捻豆子,諸如這樣的訓練會幫助孩子培養起專注度——一旦要開始完成一項任務的時候,馬上把情緒和思維統統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當然 ,前提一定是這件事好玩、有趣。
在這個不學習就會被淘汰的社會里,提高學習效率就是提高核心競爭力,提高學習的“專注力”更是重中之重。所以與其用高壓學習逼迫孩子,不如從小培養,尋找一個能夠調動他們“專注力”的方式,引導他們學會何為聚精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