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後,秦國日趨強大,至秦昭王贏稷之時,已有吞併東方六國之實力。可是吞併東方六國,首先要搬掉秦國門前縱向排列的4座大山:趙、魏、韓、楚4國。
此4國,韓國最弱;魏國曾經強,後來變弱;真正的強者是北方的趙國與南方的楚國。這情形,如同一隻豎立着的巨大啞鈴擋在秦國面前,啞鈴兩頭大,中間細,只要兩頭的趙國與楚國保持合作關係,並保持對中間的支援,秦國就突破不了。所以,對秦國而言,關鍵的關鍵,是想方設法,一點一點地削弱啞鈴的兩端——趙國和楚國的實力,並且破壞他們的友好關係。
秦國正是這麼做的:
從公元前282年到前280年三年時間,秦兵一直攻趙,第一次下兩城,第二次佔石城;第三次奪取了光狼城。在蠶食趙國的同時,公元前280年,秦國又同時與楚國交戰,秦將司馬錯佔領了黔中。秦國戰果輝煌,可是弊端也很快顯露出來:兩線同時作戰,使秦國感到壓力山大,應付不來,畢竟,趙、楚實力不可小覷。
為了避免陷入兩線作戰的泥潭中,秦王決定暫時與趙王言和,集中精力去對付楚國。也就是説,先穩住趙國,着力削弱楚國之後,再回來對付趙國。這才有了秦國和趙國的“澠池之會”。
那麼事情很明白了,秦王召開“澠池之會”,目的只有一個:與趙國休戰。不管秦王玩什麼花樣,都離開不了“休戰言和”這個目的。
趙國連吃敗仗,休戰言和雖是好事,可一旦休戰言和,有兩個結果:
秦必攻楚,楚國若失,則趙失去強援;二、楚國會怨恨趙國,今後不願再幫助趙國。二個結果對趙均不利,所以,從長遠講,藺相如的外交任務應該是:不能和秦國簽訂休戰協議。
而且,從當時的“國際背景”看,東方六國“合縱抗秦”是一種趨勢和共識。50多年前,也即公元前333年,在蘇秦的主導下,六國諸侯曾經成立過“合縱抗秦”的聯盟,説好了大家一起對付秦國的。後來雖然聯盟破裂,但合縱抗秦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
可惜,“澠池之會”的結果卻不是這樣的。
秦昭王是個不按套路出牌的梟雄。一場和談,本應在融洽、愉快的場面中進行,可秦昭王偏不,他要用強硬手段壓服趙王,用的啥強硬手段?
一、製造恐怖氣氛;
二、開啓折辱模式。
如何製造恐怖氣氛?
秦昭王把會談的地址選在了“西河之澠池”,澠池在哪?目前公認是河南省的三門峽市,當時則是秦、趙之邊境。邊境談判,本屬平常,然而由秦昭王主導,則讓人甚感不安。
為何?
早在20年前,即公元前299年,秦昭王做過一件缺德事。當年,秦昭王約楚懷王到武關會盟,楚懷王不顧大臣的勸阻去了,不料秦昭王直接扣留了楚懷王,並將其押解至秦都咸陽,楚懷王被幽禁2年後客死咸陽。有鑑如此,趙惠文王害怕成為楚懷王第二,所以不想去會談。但藺相如覺得趙國是強國,不去不符合強國形象;大將軍廉頗也在邊境陳兵5000以防不測,趙王這才去了。
這一點,秦昭王早算計到了,他並非想阻止趙王來和談,只是想在趙王心裏投放一些陰影而已。現在人家忐忑不安的來了,那就按部就班,開啓折辱模式吧?
然後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情節了。席上,賓主飲酒正酣,秦昭王忽然要趙王彈琴,然後叫史官記錄下來,説趙王為秦王服務;藺相如馬上懟了回來,逼迫秦王為趙王擊缶,也讓史官記錄下來。
不一會兒,秦國又提出要趙王獻十五城給秦王;藺相如説行啊!但秦國必須拿國都咸陽來交換……總之,憑着藺相如的機智勇敢,趙惠文王很體面的完成會談,沒有被狡猾的秦國污辱到。
於是和談結束,秦趙簽約、罷兵。
從整個過程我們看到,藺相如力保趙王不受折辱,是成功的;秦昭王與趙王和談目的達到,也是成功的。兩國都成功了,雙贏嗎?大謬不然。
前面説過,從趙國的長遠利益看,趙國是不能與秦國籤非戰和約的。可惜藺相如只知挽回趙王尊嚴,不知和談罷兵的危害性;只顧眼前利益,不管日後兇災,這難道不是目光短線嗎?
澠池之會後,趙國得到暫時的和平,秦國呢,得以抽身全力伐楚。公元前278年,秦兵攻佔楚都郢城,楚國元氣大傷,被迫遷都,從此一蹶不振。
秦國見好就收,又回頭對付趙國了。 公元前273年,秦敗趙,趙軍2萬人被沉溺於黃河;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趙40萬人被坑殺。此時,楚國與魏國皆不肯救趙,因為趙與秦曾言和休戰,坐視秦攻打楚與魏……
當我們看到了最終的結果,再來回想澠池之會上發生的一切,才發現秦昭王心機有多深沉,相比之下,藺相如的“機智與勇敢”實在是小兒科。
長平之戰三年後,即公元前257年,秦國大軍包圍趙國都城邯鄲,趙危。此時,趙國君臣上下都痛感:聯楚抗秦才是救國之道,只是,實在不好意思向楚國開口。
好在平原君趙勝有一門客名毛遂者,自薦前往楚國説和,而楚國識大體、顧大局,答應聯合,發兵救趙。邯鄲保衞戰取得全勝,秦國大敗。事實證明,趙楚聯合,可以敗秦。
可嘆的是,趙國明白得太晚了,邯鄲保衞戰雖勝,但趙與楚都已是疲憊之師,傷痕累累之國,經不起秦國之後的屢屢進犯,最終,趙於前225年亡國,楚於前223年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