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麻辣財經:科學傳播,如何激活青少年的好奇心?

由 納喇傲兒 發佈於 經典

“有學生問我,考上清華和中500萬彩票哪個更難?今天我們就討論一下這個問題。”知名網紅科普達人、人大附中物理教師李永樂的一則科普視頻,在某播放平台上收穫了極高的點擊率,並吸引了大量網友在彈幕留言:

“原來概率是這麼算出來的。”

“扎心了,都不大。”

“應該早點學數學正態分佈。”

“看來買彩票中500萬的概率比考上清華還低5000倍……”

用有趣的話題引入,靠通俗易懂的話語解讀,加之專業科學的分析,李永樂的科普作品受到了包括青少年羣體在內廣泛人羣的喜愛。

在日前舉辦的一場名為“科學傳播如何激活青少年的好奇‘芯’”主題沙龍上,包括李永樂等科普達人在內的院士、專家、教師、學生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青少年好奇心的培養。

增強青少年的科學興趣,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離不開科學普及。好的科學普及能在青少年的心中播下一粒種子,有望長成一棵挺拔的參天大樹。當前青少年科普還存在哪些問題?青少年到底喜歡看什麼科普作品?從家庭、學校到社會,該如何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麻辣姐就在現場,為您一一道來。

有些科普作品,青少年為什麼不愛看?

中國科協前不久發佈的第十一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10.56%,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4.36個百分點。儘管我國科學素質水平快速提升,但總體水平仍然偏低,提升青少年羣體的科學素質依然任重道遠。

不少專家認為,青少年科普存在的首要痛點是吸引力不夠。“學生根本聽不下去,對科普書籍有強烈的抗拒。”一位初中化學老師説,自己也覺得一些科普書籍過於晦澀僵硬,沒有辦法將深邃道理説得簡單、説得有趣。尤其互聯網發展帶來了信息碎片化,學生們的注意力資源更容易被分散。而市面上真正理解青少年心理、符合青少年閲讀習慣、順應青少年成長規律的科普精品也不夠多。

專家們還認為,隨着時代的發展變化,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形式亟需與時俱進。比如科技館是青少年接受科普的重要場所,但是一些科技館展品侷限於陳列,缺乏真正有效的互動。還有一些家長和老師始終對青少年科普缺乏深刻的認知。很多人把對科學的需求變成了對考試的需求,有人覺得科學和數學唯一的作用就是助力考試拿高分,生活中其實沒什麼用。孩子説學校的“自然”“科學”等課程更像是“點綴”和“調劑”。

專家認為,青少年科普工作中的缺位、誤區等問題,容易導致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創造力被扼殺或者被忽視。構建優秀的青少年科普傳播格局,促進更多高質量科普產品產出,培養更多科普人才,是意義重大、刻不容緩的事情。

培養青少年好奇心和創造力,需要構建科學傳播體系

培養青少年好奇心,第一課堂“家庭”和學校都很重要。

清華大學學生厲海川是一名科普愛好者,也是位科普小作家。“從小時候開始,我家書櫃就擺滿了科普書籍,包括牛津少兒百科全書等,兩本加起來1000多頁厚,每頁我都看過很多遍。在我最具有好奇心的年齡時,是這些科普書籍滋養了我的好奇心。”對青少年特別是幼兒來説,閲讀是培養好奇心最好的方式之一,通過閲讀開闊眼界和深入思考,能夠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和對事物判斷的方法和能力。

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挺説,培養青少年好奇心和創造力,需要構建有利於好奇心培育發展的科學教育和科學傳播體系。孩子的好奇心可能是一時的,好奇心一旦被激發起來,父母和老師可以發揮作用,引導幫助孩子堅持下去。

李永樂老師認為,“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過多把精力投入到傳授考試技巧和解題套路,而忽略了知識本身的美。要把學生帶到科學花園裏,讓學生明白知識和科普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承擔起培養孩子科學精神的責任。我現在做的,就是希望讓那些正在讀書的孩子和已經畢業的成年人感受到科學的魅力,讓他們知道學習科學不僅僅是為了考試考證考大學,而是能夠理解這個世界,最終改造這個世界。”

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社會各方力量的及時補位,也能夠幫助孩子們獲得更多嘗試的空間和鍛鍊的機會。

最近,《科學故事會》編輯部正在承辦一個青少年的科學創作活動。主辦方説,在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中,閲讀和寫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內容。類似科學創作活動,就是希望向青少年敞開機會,鼓勵更多的家長、老師以及孩子參與到科學傳播中來。一方面,閲讀科幻、科普作品,有助於增強青少年的知識儲備,喚起他們對科學的喜愛;另一方面激勵青少年自己動手寫,更能激發他們的參與感、培養持續動力。

媒體傳播平台是否優質,也直接關係青少年科普工作推進的力度。國外一些充滿創意的媒體傳播形式和內容可供借鑑。王挺舉例説,日本的一檔科普節目,邀請文藝明星到演播室,這些人雖然不是科學達人,但能吸引受眾的目光。然後,鏡頭轉到高校實驗室,教授並不講述高深的知識,只是手上拿日常生活的道具,通過打比方、演示等通俗的方法來講解科學原理。鏡頭再一轉,轉入學校的室內體育場,請兩位女孩跳舞,用肢體表示電子的相吸和相斥等科學道理,非常生動形象。

只學知識可不夠!還要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

我們都知道,科普內容的定位不同,種類很多。有的科普是為了傳授知識,向讀者傳播他們不知道的前沿知識。比如什麼是中微子振盪?新冠肺炎疫苗分為哪幾種路線?比如“一張圖讀懂量子糾纏”“一分鐘瞭解候鳥大遷徙”。隨着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這類知識導向的科普越來越觸手可及。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金湧看來,除了知識導向,科普還有一個重要分類——思維導向。不是給人講知識,而是講知識產生的過程。例如,愛因斯坦為什麼能夠提出相對論?青蒿素的發明背後有哪些故事?結合當時科學家的社會背景和思想脈絡,分析他們是怎樣一步一步得到最終結論的。金湧認為,“思維導向的科普能夠培養人的創新思維。一個人也許非常聰明,但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創新。創新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種能力的養成,表現在想象力、聯想力、思辨力、觀察力,還有好奇心和事業心等。”

王挺説,當前應該做一些更有效、高質量的科學傳播。他對一次科普活動印象深刻。“我去年參觀了一家幼兒園,那家幼兒園把孩子們午飯剩下的果皮拿來做酵素。大大的教室裏堆滿了做酵素的容器,小朋友們在老師引導下參與手工流水線,從酵素分離到成品,再到做成肥皂和洗手液,認認真真地自己動手做。幼兒園走廊裏,種滿了由孩子做的酵素培育出的水培蔬菜,實現了垃圾變害為寶。”王挺介紹,在整個過程裏,孩子們嘰嘰喳喳不停發問,在勞動技能培養和快樂動手中激發了好奇心和想象力,一舉多得。

可以看到,當前,高質量的科普正從以知識導向的傳統1.0模式,向思維導向或者科學方法導向、科學精神導向的2.0模式轉變。麻辣姐期待,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青少年科普,不再為了科普而科普,而是融入社會每一個方面,既在課堂裏,也在課堂外,堅持推進高質量的科普工作,幫助青少年的科學素養踏上一個新台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