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康寧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中心。
開學一週了,孩子們都回到學校重新開始校園生活,但在寧波市康寧醫院兒童青少年診療中心,還有幾位孩子因為開學前的焦慮情緒問題,暫緩返校腳步。每年開學季,都是開學焦慮現象出現頻次最高的時候。專家提醒,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
開學了她沒去報到
卻拎着行李住進了心理病房
開學了,孩子們都揹着書包重返校園,但今年上初二的小芳卻拎着行李住進了寧波市康寧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病房。“沒辦法,她死活不肯去學校,一定要來住院……”看着孩子這麼堅決,怕逼急了真的出事,家長只能送來繼續治療。原來,年前小芳就曾來住院,因為回家過除夕而辦理出院,原計劃除夕後返院,但小芳回家後情緒平穩,便未返院,不曾想臨近開學了,她卻不肯返校。
寧波市康寧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診療中心副主任醫師程芳介紹,小芳有抑鬱症,經前期治療,抑鬱情緒好轉,但小學時被欺凌的經歷,讓她滋生了開學焦慮。臨近開學,小芳擔心返校後沒有朋友,遇到困難沒人幫助,甚至有可能被再次欺凌等,倍感煎熬和恐慌,希望繼續治療。
瞭解到小芳的情況後,程芳告知家長:“住院治療可以引導孩子走出這個心結,同時病房內的小朋友可以模擬類似校園的環境氛圍,在工作人員引導下,逐步交友的體驗能讓小芳意識到自己有交往能力,會被同伴接納,能幫她重樹信心,早日順利返校。”
想到學校不讓打球
男孩就不想再去學校了
經過一個寒假或暑假,重返校園時,不少孩子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程芳介紹,開學焦慮是一個現象,只有嚴重的才被稱為“開學焦慮症”。開學以來,程芳在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也遇到過出現輕度焦慮表現的孩子。
小龍是一位高中生,初中時品學兼優的他如願考上了一所知名重點高中,到了這裏身邊都是“學霸”,每次考到中游都挺不容易,讓他感覺學習壓力大多了。小龍愛運動,學習之餘,他最喜歡和同學們一起打乒乓球。但因為上學期小龍的成績退步比較明顯,班主任和父母都希望他減少打球時間,多投入到學習中。小龍嘴上雖然答應了,但心裏並不開心。
讓小龍父母沒想到的是,這樣一個插曲,會影響到孩子這學期的開學。開學前,看到羣裏一條條開學準備的通知,小龍開始在家裏發脾氣,表示不願去學校,否則就要離家出走。無奈之下,父母只能求助心理醫生。
詳細瞭解了小龍的情況後,程芳表示,小龍的情況並不嚴重,不願上學只是因為“不讓多運動”。希望家長和老師能理解,打乒乓球是小龍自己調節壓力的一種方法,如禁止,可能讓其壓力無處宣泄,且讓小龍滋生逆反情緒。經溝通後,小龍得知可以自如安排自己的“乒乓”時間後,便如期重返校園。
家長要多陪伴多溝通陪孩子度過適應期
面對開學或上學,孩子表現出焦慮、抗拒、情緒暴躁、精力不集中,有的甚至表現出胃痛、失眠、易疲倦等身心症狀,這就是開學焦慮現象。記者瞭解到,隨着“雙減”政策落地,有開學焦慮表現的孩子有所減少,雖然開學焦慮的表現只有嚴重到影響學習、生活才能稱為疾病,但對孩子的心理還是會有不良影響,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如果孩子有焦慮表現,家長該怎麼辦?程芳表示,看到孩子有問題,家長難免不淡定,但切記孩子焦慮時,家長一定不要焦慮,更不要挖苦諷刺或是責備孩子。先要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問題。“比如可以和孩子説説自己上班的心情,長假過後想到要上班,也會有類似表現,但堅持上班後,有可能就慢慢適應了,這樣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目前的表現並非很糟糕,是可控可調整可被理解接納的,便更願意敞開心扉和家長溝通。”程芳表示,面對開學或上學,孩子有焦慮表現是正常現象,不要過度擔心。如果孩子的焦慮症狀過重,家人或自己的調節無效,影響到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則需要求助專業的兒童心理醫生。
“寒假在家舒適放鬆的生活方式會讓孩子們留戀居家的日子,也會導致他們對開學產生牴觸情緒,不想上學。”程芳説,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多學習上的壓力,多留些時間來陪伴孩子,每天與孩子聊聊學校裏開心的事情。同時要留心觀察,及時掌握孩子的心理變化,只有家長表現得從容淡定,孩子才能從家長的身上獲取更多“可控”的信息,才能幫助孩子度過這段適應期。
寧波晚報記者孫美星
通訊員孫夢璐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