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方方地講生殖健康知識是一種剛需,尤其是理解和貫穿社會性別的性教育,更為關鍵。
9月23日,福州一小學課堂上,老師教學生如何使用衞生巾,男生舉手主動上台學習使用方法的視頻,引發關注。有網友對男生上台實踐學習表示不理解。授課的肖老師則認為,性教育課程是不分男女的,學校一直堅持根據不同年齡段去開展不同的性教育課程,出生教育、防性侵、青春的生理變化、月經和衞生巾課程、艾滋病的宣傳等內容都在其中。
一則正常的課堂教育視頻,流傳到網絡上,引發部分網友的“不適”,實屬沒想到。為什麼強調“正常”二字?因為2008年教育部頒佈《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就為性教育作為健康教育一部分提供了政策導向。2011年,國務院發佈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明確提出“把性與生殖健康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課程體系”。2020年修訂通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指出,學校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段的性教育。
在此新聞中,肖老師的教學落實了相關政策,教學方式上也並無不當渲染。有人説示範衞生巾用法也應該是女生示範,男生上台就有點“過了”。説這話顯然沒搞懂性教育課堂的本質。設計性教育課程,不僅僅是為了實用目的,更深一層的目的是要引導孩子們探討對性的認知,引發他們對情感和身體在社會意義層面的思考,從而涵養相互尊重的社會關係和性關係,更好地保護自身和他人的福祉。
很多“80後”可能還記得,學校神秘兮兮地讓男女同學分開上生理衞生課的那些事兒。那種諱莫如深的氛圍,反而加重了青春期男女生對生理知識的好奇。相比過去,現在中小學課堂上允許男同學示範衞生巾用法,正常多了,也文明多了。暖男不暖男的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在孩子心中播下了健康認識性別關係的種子。
全面性教育是優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中小學是開展性教育最適合的場所。各項調查數據,早已證明了三緘其口的“禁慾性教育”是非常危險的:比如我國每年人工流產總數中,25歲以下的女性約佔一半以上;比如HIV感染者中,15到24歲青年佔全人羣比例逐年增多;比如涉及未成年人的性侵害案件仍呈多發高發態勢等等。大大方方地講生殖健康知識是一種剛需,尤其是理解和貫穿社會性別的性教育,更為關鍵。
對這類課堂內容大驚小怪,或許恰恰反映了部分網友早期性教育這一課還沒有上好,社會整體的觀念水位還有提升的空間。前段時間,關於高鐵上應不應該售賣衞生巾這個話題,其實反映的也是這個問題。相比之下,有的15歲少年為緩解女同學的生理期尷尬在褲子上畫紅蜘蛛,有的五年級男同學舉手上台演示衞生巾正確用法等,讓大眾看到了這些年學校性教育的進步,看到了一個性別和諧社會的到來。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蘇月遮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