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楞格河,蒙古的母親河,北方遊牧民族的搖籃

美麗的色楞格,
河水寬又長,
穿越大森林,
歌唱向遠方,
金色的麥田,
掀起千重浪,
迷人的原野,
伴隨在你身旁。
……
節選自歌曲《色楞格河》
這是一首流傳於蒙古國的歌曲,歌頌了被譽為蒙古“母親河”的色楞格河。它在蒙古族心目中的地位與長江黃河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一樣的,都是無可替代的。穿越歷史的時空,從蒙古歷史再往上追溯幾千年,色楞格河都無愧於北方遊牧民族搖籃的稱號。

色楞格河,蒙古的母親河,北方遊牧民族的搖籃
色楞格河風光01 蒙古的母親河
現今的外蒙古面積有156.7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內陸國,僅次於哈薩克斯坦。而廣義的外蒙古地區還包括唐努烏梁海和外貝加爾的布里亞特蒙古地區。這些地區在中國古代泛稱為漠北,在中原人的印象中,這裏到處都是黃沙漫漫的不毛之地。其實不然,只有內蒙古西部和外蒙古的南部一帶才是沙漠,其它廣大地區都是水草豐美的宜牧之地。在這其中,尤以北部的色楞格河流域條件最好。
色楞格河發源於蒙古扎布漢省境內,原名叫伊德爾河,河流先向北流,然後轉向東北,先後接納楚魯特河、木倫河、哈努伊河、額吉河、鄂爾渾河等支流後,在納烏斯基附近進入俄羅斯境內,河流繼續向東北流,沿途接納吉達河、奇科伊河、希洛克河和烏達河等支流後,在烏蘭烏德轉向西北流,最後注入貝加爾湖。河流全長1486公里(其中409公里在俄羅斯境內),流域面積44.7萬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300億立方米。色楞格河是外蒙古最大的和水量最充沛的一條河流。

色楞格河,蒙古的母親河,北方遊牧民族的搖籃
色楞格河流域
從地圖上看,色楞格河及其眾多的支流呈扇形分佈,非常像張開腕足的八爪魚。現在的外蒙古很多地區都受到沙化的影響,而位置靠北的色楞格河流域卻仍然生機盎然。由於降水相對豐富,氣候濕潤,上游大部分是草原帶,中下游是森林草原帶,分佈着大面積的牧場,這裏是外蒙古農牧業最發達的地區。
正是得益於色楞格河豐沛的水資源,一些重要的城市都沿河而建。蒙古首都烏蘭巴托位於色楞格河的支流鄂爾渾河上游,河畔的其它著名城市還有蘇赫巴托爾市,俄羅斯的烏蘭烏德、色楞格斯克等城市。

色楞格河,蒙古的母親河,北方遊牧民族的搖籃
烏蘭烏德自然風光02遊牧民族的搖籃
匈奴是第一個見諸於中國史冊並於中原糾集了上千年的遊牧民族,商朝時叫獯鬻,周朝時叫獫狁,到了戰國時方稱為匈奴。當時它的核心統治區域在陰山一帶,由於靠近中土,屢屢侵犯中原,所以秦、趙、燕等國都不得不修築長城來防備它。到了秦末漢初之際,匈奴的一代天驕冒頓單于東滅東胡,西敗月氏,向南佔領河南地(今天河套平原),向北收降丁零、堅昆等部,統一了蒙古高原,建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遊牧帝國,至此,北方引弓之民,併為一家。
由於匈奴的騎兵很強大,漢初不得不以和親政策示弱於匈奴。到了漢武帝時,由於國力的強大,開始對匈奴轉守為攻,在衞青、霍去病的接連打擊下,河南地和河西走廊都被漢朝奪佔漠南水草最為豐美的根據地喪失了。為了防備漢帝國的襲擊,匈奴主力不得不北撤到色楞格河流域。

色楞格河,蒙古的母親河,北方遊牧民族的搖籃
北撤到那裏有三個好處。一是更安全了,漠北和漢帝國隔着被稱為“瀚海”的戈壁大漠,漢帝國的遠征軍就是能穿透這個屏障也變得更虛弱了,也比較容易對付了。第二是色楞格河流域在地理位置上正好位於蒙古高原的核心,戰略地位太重要了。匈奴背靠貝加爾湖,向東可以牽制東胡系諸民族,向西可以出擊西域,附近還可以徵調丁零、堅昆等遊牧民來補充兵源,向南居高臨下以窺伺漢帝國。第三,色楞格河流域腹地寬廣,水草條件好,足以能讓受傷的匈奴在此休養生息。
公元前119年,衞青、霍去病率五萬騎兵分兩路出擊,衞青擊潰單于,霍去病追殲左賢王7萬餘人,封狼居胥。兩軍共殲滅匈奴軍9萬餘人,使其一時無力南下。而漢朝因人力、物資損失很大,以及為了征伐朝鮮、西羌及西南夷,也暫時停止對匈奴的用兵。匈奴經過十幾年的休養,勢力復振。

色楞格河,蒙古的母親河,北方遊牧民族的搖籃
西漢時期形勢圖
但屬於匈奴的時代終究會過去,隨着東邊鮮卑的強大,匈奴慢慢被逐出了色楞格河流域,南匈奴漸漸和其它民族融合,北匈奴西遷,它的遊牧霸權結束了。
在匈奴之後,以色楞格河流域為中心,走出了一個又一個的遊牧帝國,他們以快馬強弓不斷衝擊着中國和世界的歷史。鮮卑、柔然、突厥、回紇、黠戛斯、契丹和蒙古先後成為了這裏的主人,他們無一例外都以色楞格河為據點,進可攻、退可守,不斷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歷史舞台上綻放異彩。

色楞格河,蒙古的母親河,北方遊牧民族的搖籃
在我國曆史上,鮮卑是一個應該大書特書的遊牧民族,因為它是第一個統一黃河流域的少數民族政權,而蒙古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的少數民族。而突厥和蒙古都是以色楞格河流域為基地,開始了他們征服中亞、西亞和歐洲的歷程。
而無論是哪一個遊牧民族,都是把色楞格河流域當成了統治中心。不管是匈奴的單于庭,還是柔然、突厥的可汗庭、回紇的牙帳,都把“首都”設在了這裏。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後,其首都就設在了和林,故址就在當今的色楞格河支流鄂爾渾河的上游。這裏是蒙古高原的中心地帶,森林茂密,盛夏時鮮花遍野,風景迷人。它的地緣位置極為重要,在13世紀中期,這裏是世界的中心。

色楞格河,蒙古的母親河,北方遊牧民族的搖籃
烏蘭巴托周圍牧場風光03後記
進入明清時期,色楞格河流域屬於喀爾喀蒙古,下游靠近貝加爾湖一帶屬於布里亞特蒙古,廣義上它們都屬於外蒙古。1638年(明崇禎十一年,)喀爾喀正式臣服於清,向清政府獻九白之貢。但與此同時,俄國人的鐵蹄也踏上了這片土地。
1644年,哥薩克的五十人長(相當於現在的加強排長)伊凡諾夫帶領75個人從勒拿河中游的雅庫斯克來到貝加爾湖, 這是俄國人第一次出現在貝加爾湖上。在此之前,哥薩克人以驚人的速度席捲整個西伯利亞。哥薩克不斷與布里亞特人發生衝突,戰鬥,擠佔土地,收刮實物。哥薩克雖然人數大大少於布里亞特人,後勤補給又嚴重缺乏,但在武器上大佔優勢。由於同哥薩克作戰連連失利,從1648年起,貝加爾湖一帶和安加拉河沿岸的布里亞特人開始向東遷移到外貝加爾和喀爾喀蒙古地區。

色楞格河,蒙古的母親河,北方遊牧民族的搖籃
貝加爾湖
沙俄在侵略我國東北黑龍江流域的同時,也向蒙古地區侵略,哥薩克在烏丁斯克、色楞格斯克、尼布楚建立城堡,奴役和鎮壓當地的布利亞特人和喀爾喀人。《中俄尼布楚條約》只規定了黑龍江流域的歸屬,中俄中段邊界還是空白。在此期間,哥薩克沿着色楞格河不斷侵入蒙古,擄掠人口,劫奪牛羊,在中國的土地上建屋蓋房,設立據點,中俄中段邊界的形勢,日益緊張。
1727年,中俄雙方簽訂了《布連斯奇條約》,第二年又簽訂了《恰克圖界約》,中國代表團接受了俄方的全部要求,把恰克圖以北的大片領土讓給了俄國。從此,中國不僅永遠失去了貝加爾湖,連同色楞格河下游的大片土地也劃歸了俄國。

色楞格河,蒙古的母親河,北方遊牧民族的搖籃
布里亞特蒙古人
1945年,外蒙古獨立後,現在的色楞格河分屬俄蒙兩國,它仍然靜靜地流淌着,徹底湮滅在人們的歷史記憶之中。
圖/來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來源於師説123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84 字。

轉載請註明: 色楞格河,蒙古的母親河,北方遊牧民族的搖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