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難道對收回燕雲十六州就沒有任何措施嗎不,他們有措施

這個問題問的就相當的不專業了,誰説趙匡胤的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計劃,有的不過最後因為他的駕崩,而崩潰,趙匡胤採取了和平贖買的政策,但是最終沒有實現。
先來看一下燕雲十六州的歷史,燕雲十六州是:幽州(今北京)、順州(今北京順義)、儒州(今北京延慶)、檀州(今北京密雲)、薊州(今天津薊縣)、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媯州(今河北懷來)、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縣)、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東)、朔州(今山西朔州)、雲州(今山西大同)。
幽、薊、瀛、莫、涿、檀、順七州位於太行山北支的東南方,其餘九州在山的西北,十六州大致是今北京、天津和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大片土地。
北宋難道對收回燕雲十六州就沒有任何措施嗎不,他們有措施
燕雲十六州所處的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公元936年,中國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後唐河東節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晉國,遼太宗與石敬瑭約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展到長城沿線,往後中原數個朝代都沒有能夠完全收復。
北宋難道對收回燕雲十六州就沒有任何措施嗎不,他們有措施
燕雲十六州為險要之地,易守難攻。失去燕雲十六州這個北部屏障,直接導致中原赤裸裸地暴露在北方少數民族的鐵蹄下(因中原士兵善守城,而北方少數民族士兵善攻),對宋朝的衰變乃至滅亡有着重大影響。
這篇區域是在太重要了,宋朝開國之後,面對遼朝(契丹)鐵騎由燕雲十六州疾馳而至的威脅,不得不在汴京附近廣植樹木。宋太祖趙匡胤不忘收復燕雲,曾在內府庫專置“封樁庫”,打算用金錢贖回失地。根據記載“太祖別置封樁庫,嘗密謂近臣曰:‘石晉(後晉石敬瑭)割幽燕以賂契丹,使一方之人獨限外境,朕甚憫之。欲俟斯庫所蓄滿三五十萬,即遣使與契丹約,苟能歸我土地民庶,則當盡此金帛充其贖值。如曰不可,朕將散滯財,募勇士,俾圖攻取耳。”
北宋難道對收回燕雲十六州就沒有任何措施嗎不,他們有措施
這相當於是轉款專用了,可是宋太祖趙匡胤沒有等到那一天就去世了,他的後人繼任者們也沒有繼承他的遺志,封樁庫的作用也發生了變化宋太宗先改名右藏庫,太平興國三年(978)又改內藏庫。南宋孝宗時再置封樁庫,分上下二庫,收存各種雜税收入,以備急用。
所以説宋朝對燕雲十六州還是有想法的,畢竟那裏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如果宋朝在軍事上能壓倒遼國,他們早就拿回來了,最後不得不想用贖買的方式來要回燕雲十六州,其實這有點痴心妄想呀。不過最後宋朝還是拿回來燕雲十六州,宋金聯盟,攻打遼國,收回了空殼子的燕雲十六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13 字。

轉載請註明: 北宋難道對收回燕雲十六州就沒有任何措施嗎不,他們有措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