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城南地區高質量發展”主題採訪中,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城南行動計劃實施五年來取得了顯著成就。五年來,城南地區生產總值由2017年的4572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6956億元,增長52%,產業結構從一般製造業向高端裝備製造和智能製造全面轉變。在過去五年裏,城南地區不斷引入名校資源、打造中國藥谷,建設千億產業集羣,在發展短板不斷補齊、發展格局逐步清晰的背景下,城南地區正在崛起。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
相對於城北,北京城南一度是教育窪地。
2016年初,王教凱調入北京二中亦莊學校擔任黨委書記兼校長,“我從海淀過來又是從人大附中來的,一開始心理落差很大,因為當時經開區的教育相對還是比較落後的”。但在人大附中聯合總校校長劉彭芝的鼓勵和支持下,王教凱陸續把人大附中的優質教學管理經驗帶到亦莊。
2017年夏天,在經開區管委會和大興區政府的共同指導下,原亦莊中學合併入北京二中亦莊學校,形成人大附中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學校(以下簡稱“人開學校”)南北校區的最初雛形。2017年10月30日,人開學校與人大附中聯合總校簽署聯合辦學協議,人開學校正式成為人大附中教育集團的一員。“一大批學生穿上了人大附中的校服,使得區域內的教育充滿了活力”,據王教凱回憶,學生和老師們當時的內心都很激動,而隨着學生成績逐年提升,經開區的老百姓也非常高興。此後,人開學校的老師定期前往人大附中本部進行調研、參加培訓。
近年來,人開學校中高考捷報頻傳,高考平均分在北京市名列前茅,全區高考前兩名連續兩年出自人開學校,該校2019年高考個人最好成績位列北京市理科第三名。
王教凱表示:“我們對於學生巨大的提升力和塑造力贏得了老百姓的口碑。學生成績的顯著提升不僅僅是因為掛上了人大附中的招牌,還得益於學校利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地域優勢,建立‘科技領先’的戰略目標,全力打造面向未來的教育。”如今,人開學校已經成為一所集小學、初中、高中及國際高中為一體的十二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在校生6000餘人。
人開學校的到來只是城南地區引入優質教育資源的一個縮影,導入優質資源,讓民生幸福更有厚度,是城南地區公共服務供給保障提質增量的重點規劃。教育方面,城南地區通過與名校簽約合作辦學、落地市統籌特色優質學校等多種途徑,加快引入優質教育資源。隨着人大附中豐台學校、北理工附屬實驗學校等14所學校建成啓用,北京第五實驗學校將於2022年9月開學招生,城南地區在過去五年共新增中小學學位4萬個以上,優質教育資源持續注入。
從“醫藥基地”到“中國藥谷”
位於城南地區的大興生物醫藥基地,是全國著名的“中國藥谷”。
2006年剛剛入駐大興生物醫藥基地時,這裏還不叫“中國藥谷”。據北京以嶺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志廣回憶,作為以嶺藥業的北京分公司,選址既要考慮到和位於石家莊的總部溝通順暢,也要考慮到所在園區的政策支持和產業協同。而位於大興區的生物醫藥基地,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我們當時來的時候,附近交通並不發達,也沒有大興機場,沒想到如今這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過去的五年裏,大廣高速、地鐵4號線開通和大興國際機場通航等,為大興區乃至整個城南地區吸引人才和知名企業的入駐提供了公共交通的保障和各項便利條件。
“在市區管委會以及委辦局的支持和指導下,從我們進入園區以來,就一直給予我們一站式的服務。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們北京以嶺藥業的年產值從最初的1.55億元提高到去年的31億元。”張志廣認為,企業的發展與政策大力扶持密不可分,“尤其是2020年疫情以來,我們作為疫情防控藥品的生產企業,市區管委會以及產業園對於我們的資金支持,幫助我們升級改造製藥車間,提升產能近兩倍”。 作為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的園區企業,以嶺藥業的連花清瘟、科興中維的疫苗等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興生物醫藥基地總經理申海成透露,作為國家級生物醫藥專業園區,近五年來,中關村科技園區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基地以創建科技創新區為立足,支持企業開展創新藥物研究開發、大品種工藝提升改造,擁有上市產品622個,在研產品232個,一類新藥28個(5個已上市,23個進入臨牀),國家創新醫療器械16個(9個已上市,7個進入臨牀研究),為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藥谷”,打造國際化生命健康領域創新型產業化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園區聚集了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12個國家級院所,科興中維、熱景生物等159個高精尖項目,經過多年夯基壘台, 2021年迎來爆發式增長,提前躋身千億級產業集羣。
從打基礎到築高地
2009年11月6日,北京市出台《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城南行動計劃”),將北京城市南部地區作為本市未來發展的重要空間和京津冀區域合作的門户通道。城南由此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一階段城南行動計劃(2010-2012年)平均每年完成投資80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佔比63%、產業佔比15%,而到了第四階段城南行動計劃(2021-2025年)時,平均每年投資1000億元,產業投資佔比超過50%,基礎設施投資佔比16%。從投資結構上可以看出,城南地區由打基礎、補短板階段,全面轉向築高地、上水平、產業加快落地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投到城南的比重由30%增加到36%。
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城南地區湧現出了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高端汽車、產業互聯網、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6個千億級產業集羣,培育了智能製造、新材料等若干個百億級產業集羣,產業發展由企業簡單聚集不斷向集羣創新、轉型跨越轉變。以經開區為例,高端汽車是經開區的四大主導產業之一,佈局了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以及燃料電池產業,已形成以奔馳、北汽新能源等為龍頭,以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等創新型研發機構為代表,以百度阿波羅公園自動駕駛基地、小馬智行等智能網聯翹楚企業為依託的產業集羣,成為經開區乃至全市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
過去五年來,城南地區生產總值由2017年的4572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6956億元,增長52%,佔全市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佔比提高5.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由5570億元增長到9063億元,增長63%,產業結構從一般製造業向高端裝備製造和智能製造全面轉變。
如今,城南地區綜合承載能力明顯提升,發展高地逐步顯現,發展格局逐步清晰。隨着第四輪城南行動計劃的進行,城南也將抓住“兩區”“三平台”重大發展機遇,充分發揮資源集聚和空間承載優勢,積極承接更多首都功能,激發南部地區發展的巨大潛力,打造具有吸引力的首都發展新高地和新的增長極。 北京商報記者 程銘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