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
其結果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之間進行了數百年的混戰,最終,由始皇帝嬴政一錘定音,創建了一個大一統帝國。而對於秦國為什麼能夠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完成最後的統一,很多史學家給出了自己的見解。在蘇洵的《六國論》中,也曾提到過秦實現大一統的原因。
他認為:秦滅六國,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六國本身。
但是,在唯物主義者看來,導致秦國勝利,六國失敗的,並非是哪一個國家,而是大眾的選擇,畢竟歷史是由人民羣眾創造的。經歷了幾個世紀的戰亂,各個國家的國民都迫切希望結束戰爭,實現統一。而此時,正好秦國強大,便接受了這個歷史使命。
但實際上,完成一統卻是廣大老百姓的選擇,因為,他們已經厭倦了戰爭,非常渴望和平。俗話説,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便是如此。
然而,春秋戰國各國局勢的發展,也頗有戲劇性。在春秋戰國的初期,秦只是一個偏遠小國,國內非常落後。因此,這也國家也從來不被大國放在眼裏,即使是盟會,他們也沒有資格參加。但就是這個沒有被大家放在眼裏的小國,其之後的成長,卻是令人驚歎。
戰國七雄時,韓、趙、魏三國的聯軍打敗了其它國家,使得自己興盛了起來。但是,之後的內訌,卻大大削弱了三國的國力。
魏國曾經當過霸主,因為,魏國地處平原,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富裕。同時,魏國還有幾位牛逼的人物,李俚、西門豹與吳起,這都是上過教科書的人物。三人從政治、水利、軍事等各方面,提升了魏國的國力。但是,奈何當時的魏國國君沒有一雙慧眼,沒有發現秦國的潛力。
也因此,在魏國強盛時期,魏國並沒有把秦國放在眼裏,從而,給了秦國休養生息的機會。雖然,沒有攻打秦國,但是,國力強盛的魏國卻也沒有閒着,趙國就是它的第一個目標。孫臏圍魏救趙的典故,便出自於此。過了幾年,魏國又開始攻打韓國,但這一次,魏國又毫無意外地敗在了孫臏的手上,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
那麼,強盛的魏國為什麼突然開始節節敗退了呢?
這時候,不得不提一下龐涓,無論在哪個影視劇或文學作品中,他的形象都是負面的。因為,他氣量狹小又屢屢迫害孫臏,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使魏國失去了一個人才。這樣的人,無論有多大的才華,都於國於君於民沒有益處。更何況,他和孫臏都是鬼谷子的徒弟,既同出一門,又迫害同門。
可見,此人的人品真的惡劣之極。
而魏國重用這樣的奸佞小人,使得泱泱大國開始走向下坡路,估計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是,齊國卻因此得到了孫臏這個軍事天才,開始了奮發之路。歷史就是這麼有趣,幾年後,龐涓和孫臏在齊、魏的戰場上,作為對立面相遇了,最終,龐涓被齊軍射殺。
然而,更奇妙的是,此人即使到死,也沒有覺得自己應該感到愧疚,反而痛罵孫臏,真是可笑又可恨。
在此之後,齊國取代魏國,成為了當時的第一大國。
而數年後,齊國又因為與燕國的混戰,元氣大傷。此時的秦國,因為,距離齊國較遠,得以遠離戰火,但這時,秦孝公遇到了一個改變秦國命運的人——公孫鞅,也就是後人常説的商鞅。
商鞅本是衞國人,後來到了魏國,魏國宰相公叔痤非常賞識他,便把他推薦給了魏王,並説:“此人才幹高我十倍,如不能重用他,就把他殺掉吧。”但是,魏王卻沒有將這個人的話聽進去,於是,失意但保住了命的商鞅遊蕩到了秦國,正趕上了秦孝公在招聘人才。
如此,商鞅便將自己的治國方略,統統講給了秦王聽。秦王聽後,深以為然,並將商鞅引為知己,商鞅最終得到了秦王的重用,這也使得秦朝開始了商鞅的一系列變法。商鞅變法後,秦國的軍事、政治、經濟都上了一個台階,面貌一新,終於發展成了一個大國。
之後,各國的有識之士紛紛前來投奔,厭倦了多年殺伐的農民也紛紛趕來秦國,使得秦國一時之間竟成了有志之人的天堂,連秦王都開始厲兵秣馬。
此時,人才濟濟的秦國,可以説成了七國之中的翹楚。與此同時,其它的六國,經過了多年的相互征戰和殺伐,早已經成了強弩之末,不僅國力衰退,連百姓都厭倦了戰爭,期待和平。總的來説,六國再無力與秦國一爭長短。從此之後,秦國統一六國已經成為了必然之勢,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最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戰國時期長期諸侯割據的局面,建立了一個以咸陽為首都的幅員遼闊的國家。不僅如此,秦王嬴政兼採傳説中的三皇五帝的尊號,宣佈自己是這個國家的第一位皇帝,後世子孫代代相承,遞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萬世皇帝。
除此之外,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不僅奠定了中國2000餘年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還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稱“百代都行秦政法”。
參考資料:
【《史記·卷五·秦本紀》、《戰國策》、《史記·卷六十八·商君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