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的青藏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戴狐皮帽的藏地姑娘

三十年代的青藏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戴狐皮帽的藏地姑娘


【裕固族婦女,1933年。】九世紀時,從事傳統畜牧的裕固族先祖自鄂爾渾河流域分途西遷;一支來到了今張掖一帶。清朝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裕固族的各部落歸清。

三十年代的青藏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戴狐皮帽的藏地姑娘


【互助縣的土族婦女,1934年。】漢朝元狩年間,設立臨羌縣,互助為其轄地。明朝年間,此地隸屬於西寧衞,清朝時期,此地為西寧府轄地。1930年(民國十九年),互助設縣。

三十年代的青藏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戴狐皮帽的藏地姑娘


【互助縣的土族婦女,1934年。】明清時期的相關史志資料曾經記載,土族人口主要分佈在今甘肅天祝、青海互助等地;各地土族儘管同其它民族雜處,但小聚居區仍相對穩定。

三十年代的青藏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戴狐皮帽的藏地姑娘


【文都藏族鄉,藏族婦女在文都寺。】元朝初期,(第一代文都千户)阿什旦率部族遷至循化地區;後建護法殿(文都寺前身)。文都寺位於文都藏族鄉,該鄉隸屬於循化縣。

三十年代的青藏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戴狐皮帽的藏地姑娘


【文都藏族鄉,藏族婦女在文都寺。】清朝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設置隸屬於蘭州府的循化廳。清朝乾隆年間後期,廳境東、西間距一百五十公里,南、北逾一百七十公里。

三十年代的青藏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戴狐皮帽的藏地姑娘


【夏河縣的兩名戴着狐狸皮帽的藏族婦女,1937年。】藏族的傳統帽子做工非常精細、用料十分考究;狐皮帽是藏帽中的精品,藏地姑娘多在冬春季節才戴上。民國十七年設夏河縣。

三十年代的青藏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戴狐皮帽的藏地姑娘


【松潘縣的羌族婦女,1939年。】羌是古人對(西部)遊牧部落的泛稱,後大規模遷徙,一部成為今羌族。明朝洪武年間,設置松潘衞。清朝時期,設置松潘廳。民國二年設松潘縣。

三十年代的青藏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戴狐皮帽的藏地姑娘


【化隆縣(德恆隆)卡力崗藏族婦女,1934年。】卡力崗藏族(俗稱藏回)的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藏語、藏文;他們主要聚居在化隆回族自治縣的阿什努、德恆隆二鄉。

三十年代的青藏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戴狐皮帽的藏地姑娘


青藏高原的女人們,三十年代。攝影:霍爾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78 字。

轉載請註明: 三十年代的青藏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戴狐皮帽的藏地姑娘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