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穿透枝葉灑在老房子上,畫面美極了!在水杉林間停步,將這一幕用畫筆描繪,寫生課的作業如此美妙……上海理工大學擁有43幢歷史建築,而軍工路校區的36棟組成了滬上高校校園中最大的一片歷史建築羣,這些老建築不僅是師生學習、辦公、生活可使用的空間,也是可閲讀、可親近的育人平台。
圖為上海理工大學鳥瞰
圖為上海理工大學現存1906年至1948年間建造的各類建築物40餘幢,擁有上海高校中規模最大的市級優秀歷史建築羣
建造於1908年的思晏堂是校園裏最“年長”的建築,現為校長辦公樓,曾作為教學樓使用,鄭章成、陳中凡、吳經熊、徐志摩等人曾在這裏求學。大草坪旁散落的七幢歷史建築小樓構成了“滬江國際文化園”,供國內外、校內外師生交流、體驗多元文化。最近,日本中心請來日本花道老師教學生插花,德國中心邀請德企掌門人分享企業文化,新一批學生志願者也正在招新,一場場豐富的活動為老建築增添了勃勃的生機。
圖為上理工的學生在午後的陽光中體驗“一花一世界”日本花道
圖為上海理工大學滬江國際文化園推出英倫午後時光、日本花道和尋覓異國植物等系列活動
“校園可漫步,建築可閲讀,文化可觸摸”,上理工檔案館館長孔娜介紹説,去年,上理工的歷史建築有了“時光鑰匙”,每棟建築都貼上一枚二維碼,立於建築前的參觀者如同搭上“時光機”,一篇篇經過上理工檔案館考證的建築歷史故事呈現給眾人。
圖為上海理工大學的滬江國際文化園裏,英國文化交流中心前的葱蓮沐浴在陽光中
圖為上海理工大學的德國文化交流中心前,學生用畫筆描繪校園美景
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歷史建築也能“閲讀”。去年年末,上海交通大學早期建築羣成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老圖書館、執信西齋、文治堂、新建樓、盛宅、華山路校門、史穆烈士墓、五卅紀念柱等16處文物本體均有二維碼可以瞭解建築故事。學校還通過團隊參觀預約與志願者全程講解服務,為大家帶來更深度、更精彩的故事。
圖為交通大學老圖書館建成於1919年,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巴洛克風格建築,可容納藏書10萬餘冊,並以其獨有的建築藝術與魅力,出現在許多影視和攝影作品之中
圖為樹影婆娑中藏着一棟灰色小樓,它是如今同濟大學校園中歷史最悠久的建築物之一—旭日樓。始建於1947年的旭日樓,如今已成為校友文化展示及校友返校交流的場所
據瞭解,上海有1058處優秀歷史建築,高校的校園裏就有不少。這些老建築經過精心呵護,以更健康的姿態在校園裏為師生服務,建築裏那些歷史故事沉澱着,新的故事不斷被續寫,也因此,這些建築成為一批批學子的精神家園。
圖為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在聖約翰大學舊址上建立,建築立面採用歐美建築設計特色,屋頂造型借鑑中國宮殿大屋頂建築構圖元素,中西合璧
圖為相輝堂是復旦校園內最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之一,是復旦人共同的精神家園。相輝堂原名登輝堂,始建於1947年2月。最先登上登輝堂講台的正是李登輝老校長
圖為上海財經大學毓秀樓屬優秀歷史保護建築,建成於1953年,原名硅經教驗樓,距今已有67年曆史
本報記者 孫中欽 易蓉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