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想讓你走,從來不缺方法!
“老闆在電視上演講,稱疫情期間一個月虧了1個億,但沒有裁掉一個員工……實際上,目前的薪酬體制算是變相裁員了!”一位娃哈哈的員工透露。
01
工資縮水
今年疫情後,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儘管娃哈哈2月份虧損了一個億,但是娃哈哈不裁員、不減薪,不僅如此,還要招收更多的員工。
但這番“不裁員、不減薪”的美言,在內部員工看來,並不温情。
“從今年開始,月工資拿500多的人比比皆是,也走了很大一批人,剩下的都在等公司變革,希望公司好轉;工資縮水,各種考核,很多人收入不如經銷商業務員。”娃哈哈的員工齊小偉(化名)向快消君透露了娃哈哈疫情之後,真實的生存現狀。
疫情之後,娃哈哈進行了薪酬制度改革。這樁變革,考核指標之苛刻,在內部員工看來就是在變相裁員。
新的薪酬考核機制是“月銷售額不足十萬,且人均消費不足0.5元無銷售津貼,僅享受基本工資1800元,扣除社保拿到手200元-500元不等。”齊小偉説。
“很難。去年11月,還沒有‘人均消費不足0.5元無銷售津貼’這一説。有些人負責的縣,按照之前人口普查40多萬人算,即每個月銷售額需20多萬元;還有部分人口很少的縣城,人均消費可能達到2元,但銷售額不足10萬,也拿不到基本工資。”齊小偉説。
因為沒有達到人均“0.5元消費的指標”,齊小偉近幾個月的月收入都只有2000元上下(基本工資),扣除五險一金後,到手也就幾百元。
快消君拿到一份娃哈哈某省10月業績通報,僅該省份10月就有60多位客户經理未能達到10萬元的業績要求,佔到該區域客户經理總人數的43%左右,也就是説,這部分員工都只發最低收入,拿到手不過幾百元。
“疫情期間更慘,2、3月沒有通報,但那會兒還在疫情期間,大家都能理解”,齊小偉説,目前很多銷售策略就是,衝一個月,放一個月,無法每個月都拿到銷售津貼。
因為薪資實在太低,不少娃哈哈員工只能選擇離職。
“我在娃哈哈只幹了一年多一點,就經歷了三次調薪,每次調薪過後都是明升暗降,可以根據薪酬考核係數算出來”,因為薪水太低被迫離職的娃哈哈前員工鍾小英(化名)告訴快消君。鍾小英所言的娃哈哈內部薪酬體制,和齊小偉基本一致。
而這種情況,不僅像鍾小英這樣剛去娃哈哈的不到兩年的員工需要“克服”,就連娃哈哈的老員工也需要面臨着同樣的窘境。
“還有一個月只發1000多或者幾百元的老員工。好多老員工學歷也不高,離職的話很難有保障,大部分不怎麼掙錢的老員工都是為了交夠15年社保,為了以後有個保障。公司的新鮮血液存活時間都不長。”鍾小英反映。
02
新品遇阻
其實,娃哈哈對員工的福利,在業界算是不錯的,至少枱面上可以保證“不裁員”。
其員工工資縮水的背後,是近幾年娃哈哈不振的業績。浙江省工商聯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娃哈哈巔峯時期,銷售額達到783億元,但是到2019年,銷售額只有464億元。
“跟娃哈哈的鼎盛時期,肯定是不能比的。銷售額下降,自然養不起那麼多人了,優勝劣汰。整個飲料行業這幾年也都不太行。娃哈哈含乳飲料比重較大,這幾年,含乳飲料市場在下行。奶茶店也越來越多,品牌奶茶店也有下沉趨勢。比如,蜜雪冰城,一杯奶茶就幾元錢,對消費者來説,為什麼不買奶茶要去買含乳飲料呢?”一位娃哈哈前市場部高管告訴快消君。
大眾對娃哈哈的印象,還停留在早年的AD鈣奶、營養快線和爽歪歪的時代。
“市場沒有一支新品能撐起營養快線下滑的銷售額,一直是老產品新作,拿AD鈣奶做文章”,在齊小偉看來,娃哈哈的眾多新品,多是AD鈣奶的“變形記”。
“AD鈣奶好賣,其他都一般般。娃哈哈還有鋅多多、鈣多多、大紅棗枸杞等產品。這幾年營養快線也賣的不太好。”華中一位三線城市的超市老闆如此反饋。
近日,趕在2020年年底,娃哈哈又一口氣推出了20餘款新品。不出意外,其新品多還是在“模仿”當下流行的產品,比如0糖0脂的302蘇打氣泡水。
上個世紀90年代,娃哈哈瞄上了市面上暢銷的樂百氏果奶和樂百氏AD鈣奶,並推出了同款產品。當時,憑藉着強大的渠道,兩款產品都創造了銷售奇蹟。
它們大部分的產品路線和推廣方式幾乎一致——找一個市場上的成功飲料對標,然後迅速複製一款,並藉助娃哈哈強大的經銷商渠道投放,同時輔以大規模廣告宣傳。
但這條路,在新品開發困難的今天,無法“暢銷”。
舊的大單品,利潤都不高,要走量才能賺錢。曾經,營養快線,因為競品低價衝擊,利潤低,不少經銷商甚至都不願意進貨。
“量大不掙錢、掙錢的沒有量”,娃哈哈的西北區經銷商劉強(化名)道出了“新品”困境下經銷商的難處。市場消費力不行、高利差產品不多、價格亂……在種種困境下,劉強今年最終決定放棄娃哈哈的代理。特別是疫情之後,一堆沒有處理的娃哈哈禮盒,到現在都沒有處理。
“公司沒有售後,庫房貨沒有人管,新品和禮盒最容易被壓貨,賣不出去最後賠錢。”劉強告訴快消君。
娃哈哈擁有成熟的線下供應鏈和經銷商體系,但也正因為這樣,在推新品的過程中,娃哈哈過分依賴線下渠道。無論在產品營銷上,還是電商渠道,都略顯遲鈍。
以農夫山泉的茶π為例,2016年初,農夫山泉推出茶“π”,上市僅用5個月左右的時間,便達成10億的銷售額。而茶π自誕生之初,便先後邀請Bigbang、吳亦凡、賴冠霖以及權志龍作為其代言人,種種營銷決策都在極大程度上帶動了茶π飲品的銷量。
而娃哈哈這麼多年來的營銷,多停留在簡單粗暴的廣告語轟炸上。在整體的品牌宣傳上,多是靠媒體廣告,即衞視、央視廣告投放、綜藝節目廣告冠名、網劇電視劇廣告植入等。這些廣告的思路幾乎也和十年前一樣,強調的就是曝光。
但前述曾經的娃哈哈市場部高管認為:“飲料行業,做出大的爆品,本來就是很難的。不止對娃哈哈是這樣,對其他企業也是這樣。一個新品做出來,涉及到的營銷策略、經銷商利潤等等因素太多了。不僅僅是娃哈哈,可口可樂、康師傅也都很難做出新品,整個行業就農夫山泉稍微好一點。”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飲料新品的成活率僅10%左右。大家都忙着推新,活下來的又有多少呢?
03
“年輕化”改革
“我覺得,娃哈哈的這些產品都又稠又甜的,現在人的口味發生變化了,並不喜歡這樣的口味。”前述超市老闆道出了娃哈哈對消費者把握的迷失。過時、土,這些標籤不時被用在娃哈哈身上,而娃哈哈的市場也更多集中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
“現在,主流的新消費羣體對於圈層文化有更深的瞭解”,在12月初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娃哈哈“接班人”宗馥莉談及了自己對新營銷的想法,為了適應新的消費者需求,娃哈哈今年通過與頭部玩家合作、與各平台整合營銷的方式,重點拓展了二次元、電競、潮玩這三個圈層。
一直以來,外界對宗馥莉的接班,多是“不看好”的態度。2012年,在宗馥莉的建議下,娃哈哈進軍地產界,當時在全國很多地方都鋪開的娃歐商場最後虧損連連,草草收場;宗馥莉主導的品牌kellyone,在市場上也幾乎沒有名氣。2019年,因代言人事件,一度還把宗馥莉推向風口浪尖。
但娃哈哈也確實在宗馥莉看似叛逆的改革中發生着改變。
“我個人覺得,宗小姐上台後,在娃哈哈年輕化方面,還是做了不少事情的。比如AD鈣奶,現在可以打“情懷”牌,重新有一撥年輕人的市場,這些還是有效果的。”前述已經離職的高管表達了對宗馥莉的肯定。
近年來,娃哈哈通過跨界聯名、經典煥新等多種方式,着力推動AD鈣奶、營養快線等王牌單品的IP化打造。
比如AD鈣奶,作為娃哈哈連續風靡24年的王牌單品,自帶IP價值在新時代重新“出圈”。娃哈哈先後推出AD鈣奶味月餅、哈哈棕;與鍾薛高聯手打造“未成年雪糕”;入駐B站,派出AD鈣奶空降B站盛典BilibiliWorld;推出AD鈣奶系列校服,打造“未成年學院”,帶消費者重回學生時代……
除了更換代言人融入粉絲圈層,娃哈哈還將產品受眾與各個場景進行了重合度對比,依靠受眾定位平台,來尋求年輕羣體喜愛的方式引發互動。
針對電競人羣,娃哈哈與2020年度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合作,推出了聯名款蘇打水,並計劃組建專屬電競戰隊,與電競愛好者實現更深度的互動溝通。
這些舉動的目的是既要勾起成年人的童心,也要引發Z時代的情感認同。
隨着娃哈哈奶茶店和電商新零售的佈局,這家“老土”的老牌飲料企業,在邁向新時代的路途上,雖然步伐慢了些,但好在趕了個晚集。娃哈哈體量巨大,想讓使企業全面煥新並非一朝一夕之事。
只是,如今的市場,變化之快已今非昔比,娃哈哈還有多少試錯的時間、誰都無法判定。但在這個過程中,員工如果被“犧牲”了,這家公司的根基是否也會隨之動搖呢?
轉載自:快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