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峯山上的千年茶馬古道

在隆回縣和漵浦縣之間,有一條橫穿雪峯山的千年茶馬古道。

雪峯山上的千年茶馬古道

這條古道,由青石塊與砂土相間鋪就而成,已有上千年曆史。在此古道上,屈原向天發過問;林公則徐前往湘西巡視過營伍;舒公新城歸家省過親;賀龍關嚮應帶軍長征過……在這古道上,留下過很多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

這條古道,從古代至明清及解放前,一直是上通雲南貴州四川重慶,下達湖南兩廣福建的重要交通之路。

這條古道,是西南地區的“絲綢之路”,兩湖兩廣與滇黔川之間的茶葉、馬匹、木材、布匹、針線、毛巾、紙張、小商品等生產生活物資,都是通過馬幫與貨郎,經此路運輸交易。

雪峯山上的千年茶馬古道

這條古道,五里一亭,十里一鋪。道上有很多的驛站和茶亭。

多年前,在寶慶府和湘西,活躍着一羣羣商人在此道上穿梭。他們僱着挑夫和馬幫,從湘西販運茶油、桐油、藥材、牛羊等商品,去江浙兩廣一帶銷給商户,再囤來絲綢、布匹、針線等生活物資銷給湘西的店家,走東奔西兩不放空。

在這條茶馬古道上,既有求財的商人,就有在道上混生活的強人,他們神出鬼沒,謀財害命,令人防不勝防。

在這古道上隆回縣與漵浦縣的交界處,有一個著名關隘叫老鷹坡,坡上有一驛站叫德懿亭,有很多名人路過此地,也留下了足跡。

這條茶馬古道歷經千年的世界沉浮,到處都有故事,到處都寫着歷史的滄桑。

雪峯山上的千年茶馬古道

屈原流放在漵浦近十年,走遍漵浦東南方雪峯山上的山山水水。在楚辭中描寫的段落,即可尋找到古道上的痕跡。當他向東方沿古道而行或溯溪而上,站在漵浦地界與寶慶府交界之老鷹坡,當在雲霧遮天蔽日之時,看到下面萬丈深淵,森林茂密之情景時,向寶慶府方向遠眺,觀察到雪峯山橫亙於天地之中的情景,留下美好詩篇:“…入漵浦餘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

雪峯山上的千年茶馬古道

還有幾位愛寫日記的名人如實記錄了自己親歷此路的時間、經過和當時的情景,為後人研究這段古道的歷史提供了可靠的真實資料。他們是湖廣總督林則徐、辭海主編舒新城、紅軍日記中的紅二軍團副政委關嚮應。

據漵浦史志辦《漵浦大事記》載,順治七年(1650年)八月,清將線國安在新化橫陽山襲牛萬才部,牛萬才敗死。其部將賀元魁率餘眾退據對馬江(今屬沿溪鄉)。順治九年正月,遭清張國柱部進襲,全軍覆滅。“對馬江”就在滿天星山後不遠的楊柳江,據當地人稱,賀元奎就是對馬江人,而他的部隊隱匿在滿天星的大水慄坪、小水慄坪和太平,另一個叫“矛刀壠裏”的地方則是他們打造和收藏兵器的兵器庫。

1945年5月,日軍妄圖走這古道橫跨雪峯山這一天然屏障搶佔芷江機場,先頭部隊在滿天星下面的兩丫坪被國軍100軍楊殷部擊敗,繳獲山炮3門,俘虜300餘人(據邱維達《我對雪峯山會戰的回憶》)。聽當地人説,日軍大部隊爬到老鷹坡半坡時得到情報,國軍己在老鷹坡頂挖好戰壕嚴陣以待,日軍只好退下山去,改道去了小沙江,最後在龍潭戰役殘敗投降。因為有老鷹坡這一天險,才沒發生這一場大戰鬥。

老鷹坡上有一亭,叫德懿亭,早年殘垣斷壁,甚是滄桑,這兩年進行了修復。清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年)八月,山梨乍熟,野生獼猴桃尚青,近代中國第一人臣林公則徐前往湘西巡視營伍,辦理軍政,由寶慶至漵浦,走的就是這條茶馬古道。當年八月二十四日,由黃泥(金)井上爛(蘭)草田,因人困馬乏,天又下雨,當晚夜宿於蘭草田上老鷹坡半坡中的關帝屆內。二十五日清晨,冒雨就程。

雪峯山上的千年茶馬古道

但見“傍高涯而臨深澗,路窄如線。”林公雖久經江湖之險,亦心有惴惴,遂走下官轎,在荊棘間跌跌撞撞,於懸崖間攀爬跳躍,費九牛二虎之力,爬上了老鷹坡,喝過一海碗德懿亭的滾水茶後,繼續西行,內修法度,外抗列強。

林宮在日記中描述:“此坡極為險峻,一上十五里,始到嶺頂,石徑逼窄,肩與不能轉身,多徒步而上。是時天己開霽,自嶺頂下視澗底之雲,有如浪湧,想黃山雲海不是過也”。

《辭海》主編舒新城,於民國二十年十月(一九三一年十月),歸家省視父病,走的也是這條路,其日記中有如下記載:“十月二十三日,凌晨四時十分(由匡家鋪)上道,走一條夾道,旁有古廟一座,七時到黃泥井,行兩裏至楠木橋,又行八里至爛(蘭)草田,時己至九時半,因等消息,在此留宿一晚。十月二十四日,一行人於六時四十分冒險啓行上老鷹坡,一上一下共有五十里,上坡之十五里峭峻異常,下坡三十五里中也有十五里很是兇險……”

老鷹坡因從蘭草田上來的途中,有懸崖峭壁大石頭形象逼真老鷹鷹嘴而得名為老鷹坡。老鷹坡這條茶馬古道,不知走過多少上雲貴,下福建兩廣的商旅,踏遍過多少衣錦歸來之人,也讓好些人成為永遠的不歸人。許多資料中查出歷史上的老鷹坡,不是現在這樣寧靜和安逸,不是這樣的雜草叢生,以前雖然是同樣險峻陡峭,可過往商旅如雲。其實路的坎坷,路的險峻,對於走南闖北的人來説,並不可怕,真正的危險,是藏在灌木叢林中的刀光劍影。因為老鷹坡的險惡地形,“草野同志”多半在此襲擊商旅, 或劫財,或取命,方圓幾十裏之內流傳着一句俗語——“打搶就上老鷹坡”。

雪峯山上的千年茶馬古道

雲霧山莊是近年來探秘老鷹坡的新入口,從前的雲貴之行,從土橋出發,過土橋廊橋,溯云溪河而上,至蘭草田,入深山絕谷,上老鷹坡,探漵浦,直達雲貴兩省。它曾經盛極一時,是金石橋人、鴨田人、洋溪人等打探世界的唯一觸角,亦是他鄉之客入金石橋的唯一可能。它是商旅的,文化的,軍事的,也是一條勝景層出不窮的路。金石橋人挑一袋乾糧,過老鷹坡上貴州刮山漆;文人墨客由此接近屈原和他的《楚辭》;金戈鐵馬,在此留下連天號角;此後,它又被遊者所忠愛,在詩詞歌賦中蕩氣迴腸。石板路上腳印重重疊疊,樹木蒼苔間歲月深深,舉目一望,盡是百年老枝。雲煙出岫處,疑為神靈之住所。斗轉星移之時,有多少人在這條石板路上魂飛夢斷,亦有多少人在這條路上走向富貴通達。

林則徐走過的98年後,於1935年12月中旬,紅軍長征過程中賀龍元帥等部隊也走過這條路,有歷史記載為證:“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率領紅二軍團南下湘中,突圍長征。行程如下:十二月十三日,紅二軍團先遣隊由漵浦縣金雞壠進入隆回境內,當晚在爛草田(今蘭草田)、黃泥井(今黃金井)等地宿營。十二月十四日,紅二軍團主力甩脱尾追之敵——陳光中的六十三師,自老鷹坡進入隆回爛草田、黃泥井。十二月十五日,紅五師新兵團經上井、洞下、孫家壠,向司門前一帶轉移。賀龍率主力部隊抵達黃泥井一帶,紅四師駐黃泥井, 紅六師駐五羅凼,賀龍住驢嘴灣(蘆基灣)。同日,大部隊離開黃泥井,紅六師留下擔任後衞,並派出一個連去鴨田偵察。該連在鴨田附近與敵保安團發生遭遇戰。十六日至十七日:為擺脱追敵,賀龍指揮了著名的鴨田戰鬥。

雪峯山上的千年茶馬古道

賀龍率紅二軍團,從老鷹坡打馬東行,天寒地凍,積冰盈尺,呼氣成霜,人馬不能前行。稍有不慎,便人仰馬翻,命絕崖下。賀龍及其所率隊伍進不能,退亦不能,惶然無措。賀龍只得沿壁下山,隻身來到幾里之下的蘭草田村,敲開了村民李恆田的門,請李恆田及父老鄉村設法助一臂之力。李恆田率眾鏟冰鋪草,開鑿道路眾鏟冰鋪草,開鑿道路,以人和解決了天時地理之困,是夜賀龍及其隊伍得以安歇在五羅村。

天生的雄關險隘和交通要塞,註定了這裏成為烽火狼煙之地,獨臂將軍賀炳炎,曾帶着他的紅二軍炮兵軍團,在這裏安營紮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國民黨的尖刀,都曾在這裏短兵相見過。

古木叢中,曾經深挖戰壕,高築堡壘,一個山谷,一段斜坡,都有可能曾為戰場。一塊爬滿青苔的石頭,截鏽跡班的鐵器,都有可能曾為兵器,黃土下的英靈理沒在時光裏,藉藉無聞, 但他們的確為共和國的命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老鷹坡的麻石板官道繼續向深山更深處延伸,上嶺下坡之處,還有善因亭,孤獨而安靜,簡單而豐富。再走,小溪出沒,有小巧玲瓏的紅螃蟹、可遇而不可求的黃蛤蟆、石蛙、畢生只選擇山泉與石縫的蟾蜍,這些都是高山物種,遺世而獨立。溪水積聚處,就在高山峽谷間成就了一方水庫,冷冽,碧透,道似無情卻有情。一座 小小的橋忽然在深澗處冒出來,粗看古樸可愛,在萬丈寂寞中綴一點人煙痕跡。

雪峯山上的千年茶馬古道

古道上的橋,都是用石塊嵌攏而成,此外再無任何材料,它經過多少次山洪的撕扯,經過多少風刀霜劍嚴相逼,竟然還是這麼強壯完好。小橋那邊是重掩面紗的兩丫坪,兩丫坪屬於漵浦,但這只是行政上的劃分,這條千年古道上的景與物,是聯為一體的長卷,這條路上的金石橋人和漵浦人,在情感上、經濟上、風俗上,亦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甚至於語言,都是相互滲入的。

辣子衝,黃土坎,雷打洞,金雞七壠……它們是真正的人與自然的結合,分佈在千年古道旁邊,環繞着老鷹坡,不沾半點塵埃,如老鷹坡所輻射的一道道光茫。夕陽下的石板古道上,賀龍的馬蹄印尚存;歇肩坪上,林則徐歇過的德懿亭殘跡仍在;古木叢中,衝鋒陷陣的聲音,似依稀可聞;一草一木,一枝一葉,都在泄露着一段豐富的、沉甸甸的過往。

千年古道,老鷹坡關隘茶亭,先人足跡猶在,德懿亭對聯尚存:“君請息肩,老鷹坡上途猶遠;客來解蹬,洗馬灘頭水正清。”

來源:寶慶府 天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06 字。

轉載請註明: 雪峯山上的千年茶馬古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