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高清老照片丨這些珍貴影像值得珍藏!

由 廉擁軍 發佈於 經典

70年前
中國人民志願軍
高舉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旗幟
跨過鴨綠江
打響了赴朝後的第一場戰役
在這場持續了約兩年零九個月的戰爭中
志願軍戰士們用自己的鮮血
捍衞了正義,換來了和平
讓我們通過一組珍貴老照片
回眸崢嶸歲月
致敬中國人民志願軍
1950年10月初,侵略軍悍然越過三八線,並把戰火燒到中國邊境。圖為安東市(今遼寧省丹東市)對岸朝鮮新義州在濃煙烈火中。新華社發(楊振亞 攝)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和朝鮮人民一道共同抗擊侵略者。新華社發
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中朝軍隊連續進行了5次戰役,把侵略軍從鴨綠江和圖們江邊趕回到三八線附近。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渡過漢江後圍殲殘敵。新華社發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發起進攻(1951年攝)。新華社發
這是抗美援朝時期敵機炸燬的鐵路大橋。抗美援朝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工兵戰士們在朝鮮前線,克服種種困難修橋、築路、構築工事等,保證了運輸線的暢通,有力地支援了前線的戰鬥。新華社發(李忠林 攝)
抗美援朝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工兵戰士們搶修被敵機炸燬的渡橋。新華社發(李忠林 攝)
抗美援朝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運輸部隊的戰士奮勇搶救被敵機轟炸起火的軍需物資(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952年3月1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女護士在戰場上為傷員包紮傷口。新華社記者 錢嗣傑 攝
1952年3月1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火炮在戰場上掩護坦克進攻。新華社記者 錢嗣傑 攝
1952年3月1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們向敵人發起進攻。新華社記者 錢嗣傑 攝
抗美援朝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運輸部隊克服一切困難,為前方運送各種物資。圖為運輸部隊的戰士們在檢查車輛(1952年6月攝)。新華社發
抗美援朝時期,中國人民志願軍運輸部隊克服一切困難,為前方運送各種物資。圖為運輸部隊的車輛行進在運輸線上(1952年6月攝)。新華社發
1952年,在上甘嶺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指戰員在炮火支援下,攻上537.7高地北山。新華社發
1952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一連班長王彥林(右)在上甘嶺戰役中率領全班反擊537.7高地北山之敵,連續攻佔9個山頭,掃除25個火力點,先後殲敵250餘名,榮立特等功,榮獲二級戰鬥英雄稱號。新華社發
1952年,在上甘嶺戰役中堅守在坑道中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積蓄坑道巖壁上的滲水,以解決缺水問題。新華社發
1952年,在上甘嶺戰役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突破敵人的火力封鎖,將彈藥補給等送往前沿陣地。新華社發
1952年,在上甘嶺戰役中,堅守在坑道里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準備夜間出擊。新華社發
1952年8月3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在某陣地會師後舉行聯歡會。新華社記者 錢嗣傑 攝
在上甘嶺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高射炮部隊在夜間猛烈射擊敵機。1952年10月14日,抗美援朝最著名的戰役上甘嶺戰役打響。此役,美軍先後投入6萬餘人的兵力,出動3000架次飛機和170餘輛坦克,進攻不到3.7平方公里的上甘嶺陣地。在44天的激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共殲敵2.5萬餘人。新華社發(張文 攝)
在朝鮮前線,雖然戰鬥激烈,生活艱苦,但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始終保持着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這是戰鬥間隙,坑道里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歌聲、笑聲不斷(1952年攝)。新華社發(葛力羣 攝)
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一起歡慶戰鬥勝利(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1954年9月2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在安東市(今遼寧省丹東市)舉行大會,歡迎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部隊。新華社記者 蔡忠植 攝
1955年10月25日,在朝鮮檜倉郡修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舉行落成典禮。新華社發
1958年3月1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部隊到達安東市(今遼寧省丹東市),在車站受到熱烈歡迎。新華社發(劉寶成 攝)
1958年7月13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部隊的炮兵部隊受到安東市(今遼寧省丹東市)人民的熱烈歡迎。新華社發(張玉同 攝)
1958年9月2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歸國部隊乘火車到達安東(今遼寧省丹東市),受到祖國人民的熱烈歡迎。新華社發
1958年,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歸國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舉行告別聯歡。新華社記者 呂厚民 攝
1958年,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這是朝鮮人民歡送中國人民志願軍回國的場面。新華社記者 呂厚民 攝
來源:解放軍報微信綜合自新華社、《國家記憶》等
責編:郝多
編審:陳衞平 張斌
<結束語>我們有一種天生的惰性,總想着能夠吃最少的苦,走最短的彎路,獲得最大的收益。有些事情,別人可以替你做,但無法替你感受,缺少了這一段心路歷程,你即使再成功,精神的田地裏依然是一片荒蕪。成功的快樂,收穫的滿足,不在奮鬥的終點,而在拼搏的過程,所以,該你走的路,要自己去走,別人無法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