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十多年後,我開始羨慕起如今的大學生了。不為別的,就衝那越做越精緻、偶爾還會夾雜些土特產的錄取通知書。正巧這兩天,又到了各大高校投遞“紅色信封”的日子。跟如今的通知書“大禮包”相比,我們當年收到的通知書,恐怕只能用“簡易”來形容。儘管如此,這封壓箱底的快遞還是被我悉心珍藏着。畢竟,它見證了我曾經的奮鬥和那已然逝去的青春。
不知從何時起,大學錄取通知書開始在豪奢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看着網上那些或“寶石”鑲嵌,或綢緞包面,甚至連芯片、3D打印等高科技都用上了的豪奢通知書的照片,我竟一時間有種五味雜陳的感覺。
一方面,是欣慰於我們的大學終於懂得自我包裝、自我營銷了。長期以來,受高考按分數依次錄取模式的影響,中國的高校基本處於賣方市場,皇帝的女兒不愁嫁,自然也無需在吸引生源方面花什麼力氣。不像國外的大學,雖然很多也有聯考制度,但主要還是靠學校自主招生,所以為了吸引更多、更優秀的學生報考,大學會千方百計想出各種花式宣傳手法,又是講故事,又是販賣情懷,有時也顯擺一下歷史和成就,目的只為增加關注度,以求脱穎而出。
不過最近這幾年,國內高校也開始意識到這點,有些搬出自己的國寶大師,有些請來在讀的“顏值擔當”,拍攝了不少質量上乘、令人印象深刻的招生宣傳片。像前不久出圈的雲南農業大學“招生減章片”,雖然是一些學生自發搞怪的,卻取得了相當成功的傳播效果。跟過去相比,這的確是一種進步。
但相較於全國3000多所高等學校的總量,這樣的成功案例畢竟是少數。特別是對於大多數不怎麼有名的二三本院校來説,如何讓大家看到、聽到、瞭解到自己,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而且,相比宣傳片,錄取通知書因為能夠更為精準地觸達更多人,所以相關“創意”,才會引起學校的跟風模仿。這本來沒有問題,但凡事都得有個度,有道是“大學之大,在大師不在大樓”,自然更不在一封通知書了。一些過於花哨的錄取通知書,也招致人們的批評。
有些豪奢版通知書的“大禮包”,每份的費用起碼也得百八十元,再算上每屆幾千到一萬不等的學生數量,總體來看,這着實不是一筆小錢。考慮到現在很多大學,尤其中西部高校的辦學經費並不寬裕,是儘可能花在教育科研等裏子上,還是“浪費”在製作通知書等面子工程上,其實大家心裏都清楚。
事實上,今天我們回頭看過去保存下來的那些錄取通知書,大多是很樸素的。要説精美也只在於紙面的花樣與紋飾,而真正“值錢”的地方是校長的簽名。和現在要麼電腦打印,要麼蓋蓋印章不同,那時候通知書上的學生姓名和校長簽名都是手寫的,它充分體現了高校對於學生的尊重,而這不啻為另一種形式的言傳身教。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有些大學也開始邀請老教授、知名校友,用毛筆來書寫新生錄取通知書,這樣的做法很有意義。至於在通知書裏附上校長推薦書單的做法,亦相當實用。因為高考結束後的那個暑假最為漫長,沒有了學業壓力的準大學生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補上過去想看卻沒有看的課外書,以拓展知識面,為接下來的大學教育作好準備。
總之,大學通知書理應精美,畢竟很多人會保存一生,但它不必豪奢。相比一紙通知書,之後4年的教育質量,才是決定學生對學校評價的關鍵。大學之間比比這個,可能更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