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輕鬆和諧度過孩子的青春期?這些前提父母一定要知道!
還有不到十天,孩子們的暑假就要“到期”了,暑去秋來涼意漸起,一年一度的秋季開學季也即將來臨。
不過面臨開學,可以説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最近這段時間有很多家長朋友在後台給我們發了不少留言和私信。
起初我以為現在孩子準備要去上學了,家長朋友們應該會問一些關於孩子如何快速適應和融入校園生活,以及新學校入學要注意哪些問題之類的。
結果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大多數家長更關心的是孩子開學即將步入青春期後,家長該如何去化解和應對的這類問題。
青春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成了每個父母心中的一道“坎”,彷彿孩子一旦到了青春期的年齡,就會從一個“乖小孩”一下轉變成一個“問題少年”似的。
究其根本,其實父母對於孩子青春期的焦慮來源更多的是一種“束手無策”的感覺。
大多數父母們都知道也有去設想過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可能會帶來哪些問題,但是他們想到問題後卻發現自己沒辦法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於是陷入了焦慮和煩躁“旋渦”。
01
我曾經看過一本書叫《父母的語言》。
書中有提到——每一個孩子大概有90%左右的語言是來自父母。
仔細一想,我們從0歲到18歲離家之前,確實每天無時無刻的被父母的語言所影響和塑造。
但説真的父母對孩子影響有那麼大嗎?
有很多網友不太贊同,於是就認為:
不要給父母施加那麼大的壓力了,因為有很多孩子實際上是被他的同伴,被他的老師等周遭一些關係密切的人所影響。
同伴和老師的影響固然會存在,但是如果你對身邊的朋友親戚等等多加觀察的話,其實不難發現:
即使身邊的人對我們的影響很大,但是我們跟父母的關係永遠是最核心的一個問題。
為什麼説身邊人對我們的影響沒有父母的影響大呢?
你是否發現在同一個班裏長大的羣體,甚至同一個小社團裏的人,都會出現完全不同的性格。
如果説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大,那上學期間都是老師一個人對着全班同學,按道理説就應該是一個班的人都被影響成同樣的性格。
那實際上真的是按道理所説的那樣嗎?
顯然不是。
因為我們從零歲開始,父母的語言就在我們身邊不斷的環繞。
國外還有科學對此進行了一項實驗。
科學家們專門去統計了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和一個體力勞動家庭。
他們統計了這兩個家庭跟孩子説話的這個詞彙量。
得出的結果是:根據英文的詞彙量算,相差有大約3000萬。
也就是説知識分子家庭會跟孩子説更多的話。
並且這裏邊還做了一個區分,他們説了更多積極的語言,還是説了更多消極的語言,這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因為父母每天會用他的話來定義我們,來描述和驅使我們,最後把我們變成了他們口中的那個“人”。
這種暗示和影響的力量對於一個孩子來説是非常巨大的。
02
我們再回想一下自己小時候,我們的三觀、待人方式和處理問題的思維和方法等方面是受誰的影響最大?
答案絕大多數都會是我們的父母。
比如説我在跟孩子的互動過程當中要記住一件事,孩子無時不刻不在學習。
平時你打孩子的時候,雖然他在哭,但他在哭的過程當中學會了一個道理——打人最有效!
或者你生氣把孩子關在門外,你説“爸媽再也不管你了”。這時候他又學會了一件事——生氣的時候人就要翻臉!
為什麼我們總講“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就是因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複印件”如果出了錯,那一定是“原件”本身出了錯,而不是複印過程出了問題。
這是我們做父母的都得了解的一個基礎——我們的語言,我們跟孩子的互動都是孩子學習的對象,孩子無時無刻都在學習着。
所以這就是以身作則的力量,這就是榜樣的力量,這就是影響的力量。
當我們埋怨自己的孩子時,一定要明白,自己有好多事可能沒做好,沒做夠,沒給他們樹立一個很好的榜樣。
要解決孩子的青春期問題沒有任何一條捷徑可以走,只能靠我們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去不斷提升自己,改變自己。
才能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去受我們的影響,從而得到由裏到外的“蜕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