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逐漸進入尾聲,青春卻剛剛吹響“號角”。距離開學還有一週,申城不少高中學校熱鬧起來,高一新生們或在操場上,或在校外基地裏,參加新生軍訓。記者在延安中學的籃球場上看到,390名高一新生在烈日下揮灑青春的汗水,這不僅僅是為了增強體質,錘鍊意志,更是為新學期開學上好“第一課”。
圖説:延安中學高一新生軍訓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周馨 攝(下同)
吃飯、洗澡都得重新“學”
今天清晨5時30分,天空剛矇矇亮,整個城市還未徹底甦醒,一道道鬧鈴聲卻在長寧區延安中學男生宿舍樓裏此起彼伏地響起。“兄弟們,趕緊起來洗漱,整理內務了!一會兒要晨會了!”高一(9)班的楊天逸聽到鬧鈴聲,一骨碌就爬了起來。今天是他從初中進入高中後新生軍訓的第四天。
經歷了三天的軍訓,楊天逸已和217寢室的室友培養起了默契,整個起牀流程變得流暢不少——寢室三人各自換掉睡衣後,立刻按照前一晚的分工,分頭整理寢室、擦拭櫥櫃、門窗,隨後,錯峯洗漱。楊天逸説,其實每天規定的起牀時間是早晨6時,但是,首次進入集體生活,大家都有點“手忙腳亂”,怕洗漱室大“堵車”,怕來不及整理內務,寢室室友一商量索性決定早點起。
“每天軍訓的日程排得滿滿的,在隊列訓練和拉練中提升體能,在整理內務中強化規則,在集體住宿中學會共處。第一次離家,在挑戰自我中體驗成功……”楊天逸告訴記者,原以為軍訓就是“訓”,沒想到習以為常的每個生活細節都需要重新“學習”。“比如,在家時洗澡時間可長可短,到了集體中你得多多考慮別人,否則就有可能造成澡堂擁堵。吃飯亦如此。”
“軍訓其實也是一場高中新階段的全面生活‘演習’,小到衣物清洗、生活用品整理,大到食堂錯峯就餐。”高一年級組長於在洋説,寄宿制學校的孩子除了要學會自我管理,也要學會處理同學、舍友之間的關係,從而更好地適應高中生活節奏。
乾坐一天也要同甘共苦
“齊步走!”“跑步走!”“向左轉!”“向右轉!”上午9時,今天的第二場操練正式開始。延安中學的籃球場上,11個高一班級列成整齊的方陣,聽着教官指揮行動。徐徐的微風不足以消除烈日的暴曬,汗水順着少男少女們的臉頰流淌而下,很快T恤被汗濕了,但是,沒人表示出不耐,曬得黝黑臉上露出堅定的神色。“三天軍訓,每個孩子都有很大的變化。集隊從一開始的十幾分鍾到現在4-5分鐘全員到位,很不容易。”於在洋説,為了保證學生的健康,學校制定了一套軍訓預案,每個班級的班主任都24小時在校培訓,校醫也會在軍訓場巡查,一旦發現孩子有身體不適,馬上會採取醫療措施。
軍訓場邊還設置了多個藍色的簡易涼亭,體力不支的學生可以申請在旁休息。記者留意到在籃球場東側的一個涼亭下坐着一位右手纏着繃帶的少年,他坐得筆直,眼睛全程關注着高一(3)班的方隊,時不時還會給同學們遞送飲用水和擦汗巾。原來,他是高一(3)班的新生郭澤圓,8月中旬他因為意外受傷剛動了右手的手術,目前仍在康復期。班主任朱藎文家訪時就曾勸他在家休息,軍訓開始前也多次詢問他是否需要請假,但是,郭澤圓卻堅持和新同學們同期到校。“學校的校訓就是自信、自強、自主、自立,受傷也是對我的意志品質的磨鍊。而且,開學後就要開啓正式的住宿生活,早點到校能更好地融入集體生活,我很樂意和新夥伴同甘共苦。”正如郭澤圓在他的軍訓日記裏提到那樣:看到同學們在耀眼的陽光下大汗淋漓仍然堅持訓練,我內心有了一種和他們並肩作戰的衝動。
幫助建立起默契和團魂
學生們軍訓的動作從生疏到逐漸成形,動作越來越標準,彼此間也建立起了互相鼓勵、勇往直前的默契。“軍訓帶來的不僅是炎熱更有堅定,教官教會我不只是要領,更是承擔。”高一(3)班的梁樂瑤説,軍訓讓自己收穫了新朋友,也讓班級燃起了“團魂”。
軍訓,是一堂獨立意識、自理能力、人際關係和未來規劃的升級課。“作為學生們高中生活的第一課,軍訓可謂包羅萬象,也是走進高中以後第一次完整的‘課程’。”於在洋表示,軍訓已經帶來不少成效。“以軍事訓練為主題的課程,對學生的能力提升幫助很大。一週軍訓還未結束,學生們的內務都有了很大提高,炎熱的天氣磨鍊了意志品質,這對今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有非常大的幫助。除此之外,學校在軍訓操練期間,還安排了各項活動,幫助新高一學生更深入地瞭解學校,開設校史回顧、勞動技能大賽、歌唱比賽、國防教育、興趣社團介紹等講座,邀請畢業的學長學姐迴歸講講‘過來人’故事。”
新民晚報記者 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