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梅認為,疏導年輕人的焦慮問題,可以從年輕人學習、工作和生活預期的引導着手。至於如何改善,僅僅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全社會包括市場、政府、社會的通力合作。 (資料照片)
【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相互交往的舞台,它給人們提供了一個背景知識,在這個背景知識下,人們能夠相互理解、形成共識。同時,人們之間的協商溝通又穩固了“生活世界”的共同體。我們社會中,“生活世界”的基礎共識是存在的,在社會治理過程中,如何通過互相傾聽、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溝通機制進一步促進“生活世界”的構建至關重要
各方通力合作,用向好的預期引導人們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要通過全社會的合力打開新的通路,使國內的選擇多起來,讓年輕人看到這些選擇併為之做準備。有了預期和方向,人們就可以行動起來。人們行動起來,社會的活力就回來了
文匯報:從社會學家的角度,您如何看待和思考新冠肺炎疫情所引發的焦慮問題?它給社會治理與社會建設提出了什麼樣的課題?
李友梅:我們通常講的焦慮是心理學意義上的消極“焦慮”,指人們在身處複雜不確定情境時由於處境和目標的無法預期而產生的不適應感和不愉快的情緒狀態。在社會學家看來,焦慮無處不在。阿蘭·德波頓在《身份的焦慮》中説“生活就是用一種焦慮代替另一種焦慮,用一種慾望代替另一種慾望的過程”。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不需要去關注焦慮問題。
經過這次疫情,國內外的環境發生了重要變化,人類社會突然處在了一個新的結構當中。不難想象,當前的焦慮不是一個人羣的孤立現象,焦慮的產生和傳導往往是一種社會性的因果關係。疏導年輕人的焦慮問題,我們可以從年輕人學習、工作和生活預期的引導着手,有一個合理可求的預期可以生成改變現狀的動力。至於如何改善,僅僅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全社會包括市場、政府、社會的通力合作。
文匯報:那麼,如何引導年輕人有向好的預期?
李友梅:我覺得可以拿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為年輕人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和就業機會。學生擔心升學和就業,究其主要原因而言,目前國內企業復工復產,許多企業轉型發展並提升了生產能級,這意味着就業求職者要具備相應的高技能,也必然導致普通技能的崗位數量相對減少。國家目前正在想辦法多渠道拓展就業機會,比如在大學、科研機構裏增加助研崗位。
職業培訓學校的改革創新也要跟上,不僅要擴大、升級,還要具有多樣性,讓學生們有更多學習選擇,這是需要科學有效設計的。在這個體系中,職業培訓學校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職業保障。因此,職業培訓學校的教育要對接未來的產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新需要,根據新需要的技能來開辦職業學校或者設置新的課程,目的是讓學生們通過在學校的技能學習建立起職業預期和生活預期——也就是讓他們先看到未來的就業可能,再有針對性地做具體的學習規劃。這是政府、市場和社會可以合力促成的一件事,尤其對於培養製造業技能的學校而言,它們需要很多投入。
文匯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除了 “穩定的政策”這顆階段性的 “定心丸”外,還需要哪些 “穩”的舉措?
李友梅:同時需要建立相應的數據平台,對高技能高素養職業崗位的最新數據進行定期公開發布,而且要與職業培訓學校的升級發展聯通起來。
受疫情衝擊,國際間的交流少了,人們的選擇也少了許多,一些原本存在的路被堵住了。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我們要通過全社會的合力打開新的通路,使國內的選擇多起來,讓年輕人看到這些選擇併為之做準備。有了預期和方向,人們就可以行動起來。人們行動起來,社會的活力就回來了。
與年輕人溝通是一門必須學習的藝術
■社會心理是會傳導的,尤其是社會心態在羣體之間的影響很快。溝通需要耐心地傾聽,有時還需要協商,這是給予引導的過程。建議在正式上課前安排一段時間,作為學生的心理心態疏導調適期,除了對防護作説明,也要專門幫助他們將近半年來腦子裏積攢的那些問題紓解開來
文匯報:疫情發生到現在,學生有長達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待在家中,這對學生迴歸學校、畢業生進入社會,是否會造成影響?
李友梅:這麼長一段時間裏,年輕人基本上就待在家裏,每天接觸的除了父母,就是上網,由於每個家庭一個孩子,他們的注意力分配均由自己安排,包括焦慮的緩解甚至憂鬱的分散。網上的信息涉及國內國外,錯綜紛擾,孩子們識別是非的能力還不成熟,加上疫情中許多網絡信息真假難辨。如何更好地幫助這些年輕人?我建議在正式上課前安排一段時間,作為學生的心理心態疏導調適期,除了對防護作説明,也要專門幫助他們將近半年來腦子裏積攢的那些問題紓解開來。暑假很快來臨,如何利用好暑假前的這段時間梳理學生的心理心態顯得尤為重要。尤其對即將走向社會的畢業生羣體,要為他們設計一些講座,使他們能夠擁有認識社會的正確方法,幫助他們建立起對未來職業生活的積極預期。
文匯報:年輕人看重被理解,因此需要與他們溝通,您如何看待溝通問題?
李友梅:社會心理是會傳導的,尤其是社會心態在羣體之間的影響很快。溝通需要耐心地傾聽,有時還需要協商,我覺得這是給予引導的過程。與年輕人溝通思想是一門藝術,我們都需要學習這種藝術修養。社會學研究常使用“生活世界”這個概念。“生活世界”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相互交往的舞台,它給人們提供了一個背景知識,在這個背景知識下,人們能夠相互理解、形成共識。同時,人們之間的協商溝通又穩固了“生活世界”的共同體。我們社會中,“生活世界”的基礎共識是存在的,在社會治理過程中,如何通過互相傾聽、互相尊重、互相包容的溝通機制進一步促進“生活世界”的構建至關重要。
文匯報:今年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對年輕人的就業,您有什麼建議?
李友梅:在日本有職業規劃公司,專門為求職者設計個性化的職業規劃,職業規劃師本身是一個專門的職業,他們根據每個求職者的現有閲歷、知識儲備和技術能力等,開設相應的交流輔導課程,幫助其選擇未來適合走的職業路。我們也需要這樣的專業化服務,使年輕人形成合適的職業預期。我們的社會建設以民生為重點,這方面的思路還要再打開一點。可以進一步在社會治理的軟件建設下功夫,社會治理的本質是對不同的價值理念進行協調。
文匯報:疫情過去後,除了精神過度的緊繃,還存在一種相反的情況,就是懈怠,如何應對這種社會心態?
李友梅: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以往的一些社區治理方式經過此次疫情鬆勁了。接下來,依然要追求有質量有品位的生活。因此,我們需要重視建立健全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文匯報:我們如何理解共同體在社會中的作用?
李友梅:在社會學視野中, “共同體”是一個古老的話題。社會學家滕尼斯指出,“共同體”是有機的生命結合和持久的共同生活。從農業社會發展到工業社會尤其是後工業社會時,隨着社會流動的增加,共同體的形式也經歷了現代嬗變。從現代化的角度看,基於穩定的共同生活、共享價值、共有觀念來維繫的社會團結是傳統的社會共同體,而當代社會共同體已經不是同質同構的組織形態,而是異質化功能性的,由此提出的公共議題、公共利益必須要依靠基於文明理性、公共精神之上的民主協商、責任分擔才能達成可接受的共同原則。我們的生活中有多種形式的共同體,比如基於血緣、地緣和傳統業緣的初級共同體,基於相同價值的高級的共同體,以及網絡形態下的跨越傳統階層劃分的新型共同體等。現代社會的共同體應基於公共性精神而形成相互包容、協商民主的良好氛圍,哪怕觀點不同甚至相互對立,通過溝通交流也可以慢慢地接近,最終的目的是把問題弄清楚,這個過程中大家有力往一處使,“眾人拾柴火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