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潘志賢 實習生 李旭陽
2020年高招錄取工作接近尾聲,今年全國高考人數為1071萬,但並不是所有人能上一所好大學。以人口大省河南為例,115.8萬名學生參加高考,僅有不到13萬人過了一本線,更多的學生只能上普通的二本大學。
為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高校轉型勢在必行。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曾表示,“未來90%的高校都應該轉向應用型”。但是具體怎麼轉型目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路徑。
應用型本科高校的轉型之路該怎麼走?近日,河南省委組織部、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廳舉辦了為期四天的河南省應用型本科高校主要領導幹部研討班,邀請40所應用型大學的負責人以及全國有關的專家學者,共商應用型大學的發展之路。
大學的辦學水平體現在服務與定位的水平上
“不同層次高校,只要服務質量到位,就能夠辦出高水平,這些學校就是一流的。”湖北大學原黨委書記尚鋼認為,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上定位各不相同,可能是研究型,也可能是應用型,但不應以定位來判斷大學的水平,“大學的辦學水平不是體現在辦學定位上,而是體現在服務於定位的水平上。”
“大學發展從原來的金字塔結構發展成五指山結構。”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校長柯勤飛説,原來大學都是金字塔結構,大家奔的目標是一樣的,現在分不同的類別,大家都可以做自己領航的,可以做自己的先行者或者先鋒隊,應用型大學也能在自己的領域闖出一番天地。
“應用型大學是工業化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產物。”浙江科技學院校長趙東福認為,隨着工業化的發展,特別是高新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產業行業的發展越來越需要勞動者具有更高的專業教育水平和專業技術水平。應用型大學就應運而生了,2000年前後,進入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院校基本上都定位為應用型大學。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是應用型大學的辦學使命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是應用型大學重要的辦學使命。”趙東福強調,應用型大學要緊緊圍繞所在區域經濟社會及行業發展需求,調整升級改造傳統學科專業,發展新興特色學科專業,以適應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知識生產正在嚮應用化模式轉型。”柯勤飛指出,現在不再是在單一的學科範圍內,生產以知識體系為導向的理論知識和學科知識,必須回應社會需求,要解決複雜問題或者重大問題,就需要有跨學科的思維,建立跨學科特色學院或者特色研究院。
“大學現在由一個學術共同體,逐步向多元共同體轉變。”尚鋼認為,現在大學要走出象牙塔,把大學的發展和國家、社會緊密聯繫起來,融入地方辦學,深入產教融合,依託政府有力的政策,利用企業的有效平台和有效資源,全方位地發展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
“學科專業必須一體化建設。”北京聯合大學校長李學偉認為,為了適應快速發展的社會,應用型大學要“豐學科,瘦專業”。
“減少專業並不是撤銷專業,而是通過豐富的學科平台和科研團隊發揮作用,形成多學科教師專業體系,提高專業的適應能力,隨行就市。”李學偉説,“根據政府、社會需求,可以靈活開設各類專業版,如非遺班、網格學員班等,不受傳統學科建制的影響。”
“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不僅是大學的責任與使命,也已成為衡量高校辦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參數。”河南省教育廳廳長鄭邦山總結道,應用型本科高校與生俱來的使命就是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發展的關鍵就是推動產教深度融合發展,只有如此,應用型本科高校才能具有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
教師的創新能力直接關乎學校的創新能力
“現在大學中首先要有大師。”山東理工大學副校長查玉喜説,為把錢花到引進人才上,真正受益的最大的受益者是學生,學生經常能夠在校園裏見到院士、傑青和教授,能夠和他們聊聊天,對他的人生髮展成長軌跡影響是深遠的,有些時候可以説是終身受益。
“大學教師的發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大學的發展水平和質量。”尚鋼説,學校管理層要為學者成名家創造條件。
為此,幾年前在湖北大學中層幹部的公開選拔會上,尚鋼出了三道考核題,分別是:説出我們學校的長江學者;介紹長江學者的研究領域;針對競聘崗位,談一談如何服務這個長江學者。
“實踐教學和企業市場結合,我們要建設純學科和專業領軍人+雙師型團隊。”李學偉説,要想留住大師,幹部隊伍一定是要懂業務需求的服務型管理幹部隊伍,高校幹部不能總是從輔導員隊伍裏來,要從青年教師裏選,這樣幹部能夠懂教師的需求,管理隊伍和教師隊伍才能有機協調。
“教師的創新能力直接關乎學校的創新能力,應用創新大學也要創新,但是我們的重點不是0到1,我們更多的是1到N,也就是手段創新、方法創新、集成創新。”柯勤飛強調,“只有把創新作為學校發展基因來考慮,制度不行改制度,政策不行改政策,方法不行改方法,老師的教學內容不行改內容,應用型大學的發展才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