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光緒帝
黃海之戰是中日甲午戰爭第二個重要的戰役,結果北洋水師慘敗,海軍將領鄧世昌殉國。如今回顧這段歷史還是會被鄧世昌視死如歸駕駛致遠衝向吉野號的氣魄所震撼,但是也留了一個疑問,那就為何鄧世昌要駕駛致遠去撞吉野號呢,直到黃海之戰一百年以後從海中打撈的致遠號殘片中,似乎找到了答案。
年少好學渴望加入海軍
1849年在廣東一家小富家庭裏出生了一個男孩,他就是鄧世昌。鄧世昌的父親鄧煥莊是當地有名的茶葉商販,並且在多個地區都建有茶莊。但是無論鄧煥莊如何努力鄧家生意始終不温不火,為了盼望家族事業繁榮昌盛,鄧煥莊給自己剛出生的孩子起名為鄧永昌。但是當時清政府腐敗,要想振興鄧家豈是靠個人很能做得到的,於是鄧煥莊的父親希望家國能繁榮昌盛下去便將兒子改名為鄧世昌。
鄧世昌從小聰明好學,後來到了年齡後被父親送入學堂,鄧世昌一直都是班上的尖子生。在當時清政府閉關鎖國並且宣傳西方為蠻夷之地不足為慮,所以很多國人都看不起西方,但是鄧煥莊卻很有先見之明,他清楚世界正在日新月異的變化,於是在鄧世昌學完學堂的功課後還讓他學習英文。後來鄧家搬到了上海後鄧煥莊還不惜花大價錢送鄧世昌進入教會學校讀書,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
儘管鄧煥莊覺得西方文化與科技十分先進,但是他卻時時刻刻提醒鄧世昌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不要看不起中國本土知識,並且教育鄧世昌要忠心愛國,不可崇洋媚外。1867年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楨開設學堂招納學生學習駕駛船輪的技術,要求16歲以下並且聰明伶俐認識字,雖然鄧世昌很想去但是自己不是福州本地人而且也過了年齡。
結果招生人數不足又擴招收廣州、香港一帶年齡20歲左右的學生,於是鄧世昌將這一消息告訴了父親鄧煥莊。鄧煥莊覺得這是讓孩子可以學到一技之長的機會,於是痛快的同意了鄧世昌想去學習的想法。
加入船艦學堂學習駕駛技術
鄧世昌回到了老家廣州後參加了考試順利的進入了駕駛班。在班級裏鄧世昌不僅要學習英文數學以外,還要學習航海學以及地理學。好在鄧世昌聰明好學,再加上之前學過英語數學有着一定基礎,經過五年的學習後鄧世昌順利的從駕駛班畢業成為大清海軍預備員。
1873年鄧世昌和同學們第一次登上大清的軍艦“建威號”,這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海上航行訓練。教員們還讓學生自己親自駕駛建威號,練習駕駛航海技術,學員們還必須將自己所見所聞都給記錄下來寫成航海日記。建威號一路經過廈門、香港等港口城市,回去的時候由各學員輪番駕駛,進行理論到實踐的學習。
在諸多學員裏屬鄧世昌表現最為出色,凡是理論學習知識就門門皆優,在建威號航海實踐中鄧世昌更是憑藉着冷靜的性格和超高駕駛技術讓資深船員都自嘆不如。
而且鄧世昌的年紀比其他學生都要偏大,成年人穩重的性格在鄧世昌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所以就連船政大臣沈葆楨對他都是十分的看重,覺得鄧世昌稍加培養完全可以委以重任。果不其然鄧世昌在一次對抗海盜的時候立下戰功,被沈葆楨記以五品軍功,更被任命為 “琛航”運輸船的大副。
黃海之戰沉沒于波濤之中
1894年9月,日本的艦隊突然對中國巡邏艦在黃海領域發起了攻擊,大清的艦隊收到消息後立馬趕到了黃海對日軍艦隊進行阻擊,這就是黃海之戰。
日本艦隊的火力十分猛烈,讓擔任指揮的船艦受到了重創,連旗幟都被擊落。鄧世昌眼看着艦隊羣龍無首開始混亂,於是果斷的在自己的艦上升起戰旗,日軍艦隊看到致遠號成了新的領艦於是立刻對鄧世昌發起了進攻。
鄧世昌的致遠號在黃海之戰上戰鬥最為勇猛,艦上所有的火炮不停的向日軍開火,然而其他清軍艦隊卻被日艦打的潰不成軍,致遠號寡不敵眾艦體多處重傷並且燃起了大火。
當時清朝雖然花費了大量的物資用於海軍建設上,但是大部分的錢被一些貪官所貪污,軍隊的士兵也都是沒有經歷過嚴格的訓練,更沒有正兒八經的打過海戰。所以像鄧世昌那樣優秀的海軍官員在軍隊裏太少太少了,清軍水師這邊已經被日艦打沉了好幾艘戰艦,然而日本那邊也就幾艘受了重傷,但是還沒到下沉的地步,所以鄧世昌憑藉一人想贏得這場海戰太難了。
打不過怎麼辦,鄧世昌乾脆想到了魚死網破的方法。他站在船頭對着所有官兵説:“我們從軍衞國,早就將生死拋在腦後了,如今這種局面已經無力迴天,我等惟有以死明志了。”説完鄧世昌指着日軍的吉野號罵道:“如今倭寇憑藉着吉野耀武揚威,我們就擊沉它挫挫日軍的鋭氣。”全艦官兵齊聲喊道:“願與長官同存亡!”
於是鄧世昌駕駛着致遠號全力向吉野號衝了過去。日本人也很快反應了過來急忙對致遠號開火,不幸的是日軍一顆魚雷擊中了致遠號的魚雷發射管,導致致遠號發生爆炸沉沒在了茫茫的黃海上。
鄧世昌指揮撞向日艦的真相
鄧世昌隨其他官兵墜入了海中,隨從看到鄧世昌在水裏掙扎於是想拿救生圈救他,但是鄧世昌拒絕了,他説自己立志報國,如今未能阻擋日艦侵略,如今戰死於海中也是死得其所。這時候鄧世昌養的一隻狗遊了過來想拉主人上岸,鄧世昌也無動於衷,同愛犬一起淹沒在了波濤之下。
鄧世昌雖然以身殉國,但是黃海之戰也留給後人一個疑問,為何鄧世昌會義無反顧用致遠去撞敵人,那時候致遠號應該沒有彈盡糧絕呀。直到黃海之戰一百年以後,人們打撈到了當時被擊沉的致遠號,專家們對這個歷史文物進行研究發現了鄧世昌不顧一切撞吉野號的原因,原來致遠號的魚雷發射器上有一顆裝好的魚雷。
這顆待發射的魚雷也説明了鄧世昌當時是想用魚雷攻擊吉野號,但是當時魚雷比較落後,射程比較的短,所以鄧世昌才會駕駛致遠號衝向吉野號,等自己撞上的同時再發射,如果鄧世昌成功了吉野號必定會被擊沉。
儘管這顆魚雷未能攻擊到吉野號,致遠也沉沒在黃海之中,但是當時鄧世昌視死如歸的氣魄和膽量現如今看來也是十分的攝人心魄。英雄不會被歷史所遺忘,戰爭終會被正義所抹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