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
這一年是安史之亂爆發的第四個年頭,雖然叛軍方面出現了內訌,大聖燕王史思明殺掉了大燕皇帝安慶緒,自立為帝。但李唐王朝的平叛腳步也是舉步維艱,先是相州之戰,六十萬唐軍因為指揮無方,一敗塗地;緊接着在前線跟叛軍作戰的行營元帥郭子儀,遭到宦官魚朝恩的惡語中傷,從前線被調回京師,剝奪軍權。
唐軍因此士氣大沮,接連打了幾個敗仗,史思明的叛軍長驅直入,兵鋒直指東都洛陽。代替郭子儀擔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兼領朔方節度使的李光弼,權衡利弊,認為自己兵馬太少,防禦洛陽這樣的大城市,實在是捉襟見肘,不是叛軍的對手,便下令東都洛陽官吏百姓迅速撤出洛陽避難。
農曆九月二十七日,史思明帶兵攻入洛陽城內,東都洛陽剛光復兩年,再次失陷敵手,但值得慶幸的是,這次史思明得到的是一座空城。
安祿山
而李光弼在撤兵時,堅壁清野,沒有給史思明留下一點能夠使用的物資。反而將鐵、油料、糧秣等物資運往河陽(今河南孟縣南),準備依託城防據守,此時李光弼麾下的兵馬不過兩萬人,如果跟叛軍在平原上硬碰硬,恐怕不是史思明漁陽騎兵的對手。
史思明拿下洛陽後,又橫掃鄭州、滑州等城,欺負李光弼人少,便駐軍於白馬寺南,並在河陽城南邊空地修築月城,跟李光弼的唐軍對峙。
唐朝將軍
史思明多次派出兵馬前去攻城,但李光弼堅守不出,叛軍徒增傷亡。於是史思明派出麾下的驍將劉龍仙,到河陽城下挑戰罵陣。劉龍仙是叛軍中的勇將,驍勇善戰。一向輕視唐軍的他,帶領五千鐵騎來到河陽城下,為了逼李光弼出城,劉龍仙出口不遜,問候李光弼的先人。因為仗着自己人多勢眾,劉龍仙竟然刀入鞘、箭入壺、弓入韜,把右腿放在馬鬣上,怡然自得的大罵李光弼。
李光弼
在城樓上巡防的李光弼,自思劉龍仙的辱罵,會影響軍心,於是回頭對部下們説道:“你們哪個能替我將敵將的人頭取來?” 朔方軍大將、官拜兵馬使的鐵勒族人僕固懷恩請命出戰,但李光弼認為這種小事不應該讓僕固懷恩這種高級將官,以身犯險。
唐代將軍
從低級將官中,走出一名青年軍官,這個人便是白孝德。白孝德是西域胡人,龜茲王族白氏後裔,其父是龜茲王白莫苾,其兄白孝節在父親去世後,繼承王位。而白孝德從小便生長在龜茲,受到當地唐軍駐軍的影響。唐風尚武,而且兼容幷包,只要願為李唐效力,不問出身民族,均被接納。白孝德自幼習武,擅長騎射,馬上擅長使用雙槍,勇冠三軍,在唐軍服役,並跟隨唐軍南征北戰。
唐代騎兵
安史之亂後,唐肅宗從各處調兵平亂,安西大都護府長史李棲筠從軍中挑選七千精騎,入關勤王,白孝德也在其中,併成為蕃將僕固懷恩的部下,因為跟隨郭子儀克復兩京,白孝德因軍功升為裨將。
李光弼詢問白孝德,需要帶多少人馬。而白孝德堅持自己一人出戰,但李光弼想到敵軍有五千精兵,怕白孝德不能全身而退,於是一再堅持讓白孝德帶人做幫手。白孝德只帶五十名騎兵當後援,開城門,直取劉龍仙。
唐代騎兵
白孝德渡河後,手持雙槍直奔劉龍仙而來。劉龍仙看到白孝德單槍匹馬,沒把他放在眼裏,等到白孝德到了近前的時候,才準備迎戰。而此時白孝德卻神秘兮兮的對劉龍仙招手,沒有單挑的意思。劉龍仙以為是李光弼讓他來下書,便沒有拔出武器迎戰。
雙槍將並非董平一人
而白孝德直到距離劉龍仙十步之內,才開口説話,並問劉龍仙是否認識本將。劉龍仙破口大罵,白孝德突然大聲疾呼,挺槍發難。劉龍仙猝不及防,只能策馬狂奔,向本隊跑去,白孝德緊隨其後。劉龍仙罵戰半天,人困馬乏,速度不及白孝德,被一槍挑於馬下,白孝德覆上一刀斬落劉龍仙的首級。
唐代將軍
劉龍仙麾下的五千騎兵還沒反應過來發生什麼事情,自己的主將就被唐將單騎斬殺,又眼睜睜的看着白孝德帶着劉龍仙的首級揚長而去。氣急敗壞的史思明下令攻城,卻被唐軍箭矢擋了回去。史思明為取河陽,多次施計,卻被李光弼見招拆招。
還原的唐代士兵
而那位白孝德,也在之後的平叛戰事中屢立戰功,先是被擢升為都知兵馬使,後來一路高升成為鎮西、北庭行營的節度使。再後來進入朝廷擔任吏部尚書,封爵昌化郡王。白孝德66歲去世時,被唐德宗追贈太子太保,榮耀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