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人”不該是年輕的唯一樣態
“本科生有三條出路——保研、考研、出國。”記得剛上大學時,凡是有學長向新生指點迷津的場合,都能聽到這句“過來人”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
想當年,“內卷”還是標準的學術用語,一知半解的學生愛在論文裏賣弄這樣的“高級詞彙”。不過,就大學生的競爭模式而言,這些年來並沒有發生多大變化。當下熱議的“內卷”競爭,在10多年前已見端倪。當然,隨着考研競爭的愈發激烈,尤其是在疫情影響下留學充滿不確定性的今年,可想而知,保研成了某種程度上的“最佳”選項。
多數專業的本科學習期限是4年,對於追求保研的學生來説,到了大三結束後的暑假,最晚不過大四開學前兩個月,這場比賽便進入關鍵的決勝局了。記得當年保研考試前(一般學校都會冠之以“夏令營”的稱號),我所在的寢室進入了一段詭異的時期,彷彿大選前的“沉默期”,誰都不對是否爭取保研公開表態,彷彿這件事根本不存在。直到入選夏令營的名單公示,才發現對牀的舍友也在角逐之列。
作為範圍極其有限的競爭,保研無疑符合當下對“內卷”的界定。相比龐大的考研報名人數,保研一般是同專業內部同學的較量,大家知根知底,連對方內褲的顏色都一清二楚。雖然保研的整體錄取率較高,但想到一個室友可能就淘汰了另一個室友,甚至男朋友擠佔了女朋友的保研名額,這種面對面的競爭無疑更加殘酷。
由於知名高校傾向於把錄取名額留給推免生(無論是本校生源還是擁有推免資格的同層次院校考生),甚至一些專業只招收推免生,那些來自二本、三本的本科畢業生根本無法獲得保研比賽的入場券。這場在內部人看來殘酷的遊戲,足以讓更多的外部考生羨慕。實際上,“內卷”的語境最早出現在幾所國內一流大學,“你捲了嗎”更像是精英學生的自我調侃。
消除“內卷”的一個可行方式,就是破除“內”,讓競爭來得更加開放和公開。這當然不是否認保研(推免)這一招考形式的優勢——相比功利性和應試特徵顯著的考研,保研更能體現對考生綜合素質的考察。“卷人”斤斤計較的各種指標,恰恰反映了人才培養指向的複雜性和多元性。高校傾向於把更多招生計劃投放於保研,本質上也是出於對優質生源的渴求,這本不該成為苛責的理由。
然而,在肯定追求招生效率的同時,同樣不能遺忘機會公平。從範圍有限的報名者中選拔幸運兒,遺漏了大量具有潛質但因為各種原因被落下的學生。很多小有成就的學者,並沒有拿到一個光鮮耀眼的本科文憑,就充分證明了這個事實。對招生單位來説,從自己的畢業生中挑選,確實容易招到“不那麼壞”的學生,但僅僅這樣就夠了嗎?
人們在理解保研模式時,習慣性地與考研比較,意在強調保研所精簡的漫長的備考。但是,保研仍然需要考試,它的潛台詞其實是培養單位根據自身要求挑選更有學術潛力的研究生。這種以申請製為基本形式的招生形式,意味着招生單位要付出更多考察的努力,而不是簡單地批改一份試卷。人才評價從來不是輕輕鬆鬆完成的事,在有限的範圍裏挑選苗子固然不會犯大錯,但可能錯失更多良機。顯然,只有擴大保研所面向的範圍,才能促進機會公平,同時讓更多年輕人脱穎而出。
與保研競爭類似,表現在就業領域的“內卷”,也存在有限競爭的問題。其中,經常被討論的就是校園招聘提出“應屆生”身份的要求。
校園招聘要求“應屆生”,對畢業生來説既是一種保護,也是一種限制。保護體現在應聘者不用過度擔心自己工作經驗的匱乏,因為競爭者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同齡人。基於這個理由,部分企業也把校園招聘視為自己履行社會責任的體現。但是,“應屆生”政策要求畢業生在規定時間內應聘,讓找工作像是升學考一樣“只有一次機會”。在畢業生價值取向多元的當下,有人要“間隔年”,有人想從事一段時間的志願服務,甚至僅僅希望待業在家一段時間,其中合理的訴求應該得到更好滿足。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教育部出台政策,允許畢業生可適當延長擇業時間,將户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待落實工作單位後再辦理手續。此舉對緩解“應屆生”身份帶來的內卷焦慮,無疑有着積極意義。對這兩年的大學生來説,得以在更長時間內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工作機會。從長遠看,放寬應屆生的認定標準,設置就業緩衝期,能賦予畢業生更多試錯機會,也更有利於社會的人才配置。
當初天天唸叨“保研、考研、出國”三條路的我們這屆大學生,不知不覺到了而立之年。現在看來,這三條路並沒有優劣之分。有本科畢業早早工作的同學歷經磨練成為新興企業高管,也有出國讀博者依然在漫漫學術征程上攀爬,幸福生活本有多重維度。如果心裏只有眼前的小池塘,那麼當時獲得再幸運的機會也激不起太大的浪花;如果胸中裝得下大洋,一時得失就沒那麼重要。走出“內卷”,最後還是要看你有沒有把自己“卷”起來。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