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轟轟烈烈的諾曼底登陸戰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為軍事歷史上,唯一一次大規模的兩棲作戰,雖然飽受業內的一些爭議,但依然是一個偉大的戰例。
如果説,飽受爭議最大的問題,一定是上岸部隊的傷亡慘重,要説比傷亡慘重更飽受批評的事情,一定是死守登陸場,沒有敢於穿插,包圍守軍。以至於40多萬德軍“從容”撤退,成為防守柏林的中堅力量,更是加重了日後進攻中的傷亡。
擁有數倍與敵的軍事力量,各路名將出謀劃策,卻打成了一場熱鬧非凡、沒有章法的“小家子氣”仗。從表面上看,確實是太不應該了,但如果從整個全局去分析這場戰役,就會發現導致這個結果的必然因素有許多。
首先,蘇德戰爭進入1942年,正是斯大林格勒保衞戰最困難的時期,按照英美蘇三國首腦初定的協議,英國要渡過英吉利海峽,在德國人的後方開闢戰場,以此減緩蘇軍的壓力。然而,“狡猾的”丘吉爾為了保衞英國“生命補給線”,出爾反爾,改向地中海,在非洲登陸。
隨着蘇德戰場的反轉,蘇軍開始反攻,眼看要進入西歐,此時的英美着急了。眼看着西歐的利益將被蘇聯獲取,既不能又沒有臉讓蘇軍停下,只得在暗暗叫苦的同時,“倉促”選擇儘快渡海作戰,正是因為要爭分奪秒,戰略上就侷限於先打過去再説。
其次,英美同盟之間,看似是一家人,但其實背後的小動作一直不斷。英國嫌美國參戰晚,不具備“老大”的資歷;美國更是看不慣英國人依賴他們的外援,才由守反攻,沒有當“老大”的實力。蒙哥馬利和巴頓的爭搶最能説明這個問題,他們是各方的“標誌性”人物。
於是,在制定具體戰術上,各有各的看法。為了自己的利益明爭暗鬥,各懷鬼胎。有的説讓自己的部隊首先進攻,有的選擇容易打的方向等等,雖然有統一的盟軍司令部,但司令部裏的人可是來自各個國家。可想而知,會亂到什麼樣子,最後選定的戰術一定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最保守的一種。
選擇這樣的渡海戰術,上面兩個原因如果只是“消極”原因的話,那麼積極的因素就是,此時的盟軍比任何時候都強大,足以在海峽對面的各個地方上岸。無論是哪一點,都將是德軍的噩夢,這種“自信”,讓他們不是太在意需要“花哨”的戰術來解決問題。兩棲作戰的經驗不多,更看重登陸場。
説道這個問題,大家一定會有不同的看法。因為兩棲作戰在很早就有,雖然失敗的多,但二戰期間,幾次兩棲作戰還是成功的。其實,我要説的是,諾曼底戰役前兩棲作戰勝利或者順利的經驗少,沒有什麼可借鑑的。
一是,同盟國曾成功地發動過三次兩棲進攻,然而,對方的海岸線都沒有設防。在北非,美英聯軍出奇制勝,卻遇到了許多困難;在西西里島,敵方雖然是心灰意懶的意軍,但還是發生了一些無法想象的混亂;在薩萊諾,德軍差一點兒將他們趕回海里,儘管在人員和武器的數量上,都不如英美軍隊。
二是,德最高統帥部為了對付來自海上的威脅,保護大後方,也在調兵遣將。不惜將東線的精鋭部隊調往西線,加強防禦;有“戰術家”美稱的隆美爾也被調往西線,建立大西洋壁壘,這將對未來上岸的盟軍構成了巨大威脅。
一旦渡海戰役開始,建立不了堅強的集結地域,被趕下海,再次渡海將延遲到1945年以後。推翻納粹德國的統治還是小事,最大的問題還是西歐的利益將落到蘇聯的手裏。所以,必須保證上岸的同時,不惜一切代價穩固集結地域,保證後續部隊和物資源源不斷的上岸,再考慮擴大戰果的事情。海陸空新式武器太多,配合不成熟。
讓他們最感自信的,除了有強大的陸軍,更有各類作戰的新式武器。但是新武器不協同,配合就發揮不了最大的火力支援。雖然也演練多次,但是沒有經過實戰的錘鍊,效能將大打折扣。
而且,為了達到戰役突然性和儘快建立集結地域,大口徑艦炮只進行了30分鐘的火力襲擊。沒有摧毀守軍的工事,導致人員傷亡慘重,這也是戰後備受指責的地方。殊不知,如果對德海防火力打擊2小時,可能減少上岸部隊的傷亡,但機動能力很強的德裝甲集羣會源源不斷的前來增援。
因此,同盟國把能上岸,以及穩固集結地域的勝利成為諾曼底登陸的首要目標。而將德軍滯留在沿岸,包圍並殲滅在法國本土成為次要目標,因為他們堅信隨着登岸部隊的越來越多,對手敗退是遲早的事情。
於是就有了戰後一線業內人士的批評和指責。雖然,此次大規模的登陸作戰在軍事上沒有什麼可以炫耀的戰果,但其政治影響還是很大的。一方面,他把戰爭引向了敵佔區,極大的鼓舞了全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士氣;另一方面,抄了德軍的後路,有效的配合蘇軍的反攻,加速了納粹德國的滅亡。
最為重要的是,由於英美的快速介入西歐戰事,蘇聯試圖解放並獨佔西歐的可能成為泡影。也就是説,意識形態上的較量自始至終存在,戰後的美蘇“冷戰”就是最好的説明。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